近年來,大龍開發區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不斷延伸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方法、拓展招商渠道,抓實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園區與世界做生意的各類型企業,均攬有「高精專」人才。技術要素,在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
截至目前,大龍開發區有外貿企業60餘家,其中生產型企業20餘家,主要代表企業有紅星錳業、匯成新材料、中偉新材料等技術密集型企業和東億電氣、弘邦電子、陽光箱包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今年,預計實現進出口總額4200萬美元,是2015年的2.8倍。
紅星錳業主要從事新能源新材料應用領域錳鋇系列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生產和經營。自2002年落戶後,企業持續深耕技術創新,積極銜接細分市場,大量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擴大產能、加快發展。
砥礪前行18載,紅星錳業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高端高純硫酸錳和第三大電解二氧化錳產品經營企業,系開發區鋰離子動力電池新能源新材料主導產業重要支撐。
該企業現有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9名、本科生50名,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行業優勢得到進一步夯實。曾先後獲評國家火炬計劃和國家重點新產品實施單位,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先進適用技術示範推廣、大龍開發區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園區重點項目支撐單位;貴州省「錳資源深加工及三元電池材料回收項目」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單位,貴州省千企改造「雙百工程」高成長性及龍頭企業、貴州省工業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
於2012年成立的匯成新材料是一家專注於高純細無機功能材料領域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產品有電池用硫酸錳、電池用四氧化三錳、電池用代汞緩蝕劑等。
起步發展以來,匯成新材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牽頭成立「貴州省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企業有4人入選省市級專家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待遇,2人擔任全國性行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以上職務。
如今,匯成新材料生產的電池用硫酸錳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0%,電池用四氧化三錳產能國內第一,電池用代汞緩蝕劑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85%,在細分市場具有突出優勢。陸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出口質量安全示範企業」、科技部「國家火炬銅仁錳產業特色基地示範企業」和貴州省「資源綜合利用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擁有國家專利36項,其中23項已獲得授權。
去年10月,匯成新材料與貴州大學、貴州理工學院、銅仁學院及湖南匯通高新儲能材料公司合作申報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用錳系正極材料製備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該項目採用新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原料成本降低22%,用電消耗降低90%,耗水量降低50%。
外貿企業技術先行,內銷企業同樣如是。大龍開發區企業眾多,吸引不同領域的技術人才前來。他們依託企業運營展示才幹實現自我價值,通過不斷提升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為開發區「申創國家級開發區、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建設生態工業新城」貢獻力量。(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