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眼睛應永遠盯著戰爭

2020-12-19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近現代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兩次被捲入戰爭,一次是甲午戰爭,一次是抗美援朝戰爭,結局迥然不同。1894年,朝鮮因爆發東學黨起義向清國乞援,清政府派兵入朝,但又不做徹底的軍事準備,滿朝文武仍迷戀於歌舞昇平。日本乘隙而入,佔領朝鮮全境,並把戰火引入中國境內。經過黃海、威海衛兩場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甲午之殤,給中華民族留下錐心刺骨的傷痛。1950年,朝鮮半島再燃戰火。唇亡齒寒之際,中共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果斷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歷經2年9個月浴血奮戰,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贏得尊重、以弱勝強的揚威之戰,也是凝聚民心、鞏固政權的立國之戰。歷史一再證明,軍強才能國安,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舊格局轉換、新舊秩序更迭、新舊體制更替,必須有硬實力硬手段才能維護自身利益。我國越是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面臨的外部風險就會越多,同各種敵對勢力作鬥爭就會越激烈。儘管現在我們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和選擇增多,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只有把軍隊搞強大,底氣才足,腰杆才硬。

為什麼要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

研戰知戰方能勝戰,軍人的眼睛應永遠盯著戰爭。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歷史上也沒有兩場完全相同的戰爭。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如同一條變色龍,每一次戰爭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千變萬化,各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塹壕被認為是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法國人修築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卻成為全世界的笑柄;坦克擁有「陸戰之王」的美譽,但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陸地鐵甲被美軍武裝直升機完爆吊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打仗是一門大學問,既有基本的制勝機理,又有許多不確定性,充滿奧妙和智慧,只有下功夫鑽透這門大學問,才能找準勝戰的方向、掌握打贏的規律。

當前,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智能化戰爭初見端倪。在研究戰爭上掉隊一時會產生「時差」,落後一個時期就會形成「代差」。面對新的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每一名軍人都應以甘當小學生的態度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加強新時代軍事學習,集中精力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把自己搞透、把對手搞透、把戰場搞透,真正成為戰爭的明白人。

為什麼說指揮是一個決定性因素

1948年10月3日,毛澤東讓秘書把一份右上角標有AAAA符號的電報送給電報員,指示立即發給東北野戰軍。電報在分析敵我態勢之後,指出:「在五個月前(四五月間),長春本來好打,你們不敢打,在兩個月前(即七月間)長春之敵同樣好打,你們又不敢打,現在攻錦部署業已完畢……又不敢打錦州……」一封電報,用了三個「不敢打」,措辭之嚴厲,前所未有!電報剛發走,毛澤東又寫了一封電報:「我們不贊成你們再改計劃,而認為你們應集中精力力爭十天攻取錦州。」東北野戰軍在收到電報後5小時回電:「堅決執行中央的指示,攻打錦州。」1948年10月15日,解放軍攻克錦州,全殲守敵10萬。錦州之戰是遼瀋戰役的關鍵一戰,對東北國民黨軍隊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充分展現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為奪取東北戰場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一支軍隊能不能打勝仗,領導指揮體制是關鍵。西方學界對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00多個著名戰例進行定量分析後得出結論:指揮系統對戰局勝負的作用,相當於參戰部隊戰鬥力總和的40%。現代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其中很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指揮對抗的作用空前上升,作戰指揮戰略性、聯合性、時效性、專業性、精確性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年,世界軍事強國謀求指揮優勢、升級作戰體系的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俄羅斯高度重視作戰指揮能力建設,在敘利亞作戰中,以國家防禦指揮中心為本部,以在敘機動部署的「綜合機動指揮方艙」為節點的一體化指揮系統發揮了重大的跨域指揮控制作用。特別是在敘利亞搭建的「兵力與兵器統一指控系統」,藉助該系統,指揮官能實時看到戰場景況,實時下達作戰命令。俄軍認為,該指揮系統將部隊戰鬥力提高了1至1.5倍,指揮周期縮短80%,彈藥消耗減少15%。

這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我軍領導指揮體制全面重塑,「聯」的壁壘已經打破,「戰」的效能正在凸顯。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西部戰區聯指中心震後5分鐘即啟動應急機制,20分鐘內前方指揮組人員到位完成編組受領任務,30分鐘完成一切準備,迅即向災區馳援……新的「中軍帳」已經搭起,但要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彰顯指揮效能,仍面臨不少矛盾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打通聯合作戰全系統全流程指揮鏈路,推進我軍指揮能力不斷增強。

為什麼練兵先練將

「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是軍中脊梁、部隊中堅,更是士兵信賴的主心骨。練出良將,方可訓育鐵甲精兵、帶出勝戰勁旅。

楊得志將軍一生中打過大小戰鬥3000多次。長徵中,他帶領紅一團血戰湘江,突破烏江天險,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過雪山草地,為中央紅軍順利北上開闢了通路,被美國記者斯諾譽為「長徵第一功」。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和邊境作戰,取得了卓越的戰績。「但得轅門能拜將,邊牆何用兩三重?」正是有一大批智勇雙全、能徵善戰的戰將,我軍才創造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

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學習中增強本領,歷來是我軍的練將之法。1954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向中央軍委寫報告提出:「建議開辦戰役系,加強高級將領的訓練,第一期學員名額,擬宜適應國防工作最低的要求,至少為30至40名兵團及其以上高級將領。」中央軍委迅速批准了他們的報告,首批進入戰役系學習的有52名赫赫有名的將領。三年時間裡,圍繞成為「成熟的戰役指揮員」這個目標,他們固基礎、補短板、強能力,系統學習軍事政治理論和現代軍事科學,學習現代戰爭條件下諸軍種合成軍隊攻防戰役及其組織指揮。這個系也被稱為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個「將軍系」。張震回憶說:「軍事學院的學習,是個加油站,也是個新起點,為爾後的工作,打下了更為紮實的基礎。」

昨天的戰爭背影不遠,今天的戰爭面貌一新,明天的戰爭雛形已現。面對嚴峻的安全形勢和現實的能力短板,領導幹部要有強烈的「本領恐慌」,下功夫解決好「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問題,回歸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本真本位,著力提高戰略素養、聯合素養、指揮素養、科技素養,在重大軍事鬥爭實踐、重大軍事演訓活動中磨礪自己,提高打仗本領,當好備戰打仗的帶頭人。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褚當陽 申偉 林位華

相關焦點

  • 在阿富汗犯罪的軍人應嚴懲,澳大利亞這事沒完!該出手時就出手!
    近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阿富汗問題視頻公開會上表示,所有外國駐軍在阿富汗的犯罪人員都應被繩之以法。國際社會應給阿富汗人民一個公平正義的交代。但問題來了,阿富汗有這個能力將這些罪犯繩之以法麼?如果沒有的話,誰能來幫助阿富汗人民實現公平正義呢?
  • 為什麼不能和貓咪對視,貓咪卻用眼睛盯著你?看完了解了
    本文由小狄愛養貓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方式非常多,有的朋友會通過聚會聊天增進感情,在聊天時大家非常喜歡互相盯著對方的眼睛,這樣能夠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誠,還能非常容易體會到對方的內心。
  • 韓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都尊重中國軍人
    在韓戰前,美國享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大發戰爭財,本土還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是當時絕對的超級大國。當時美國人驕傲得很,這一點從麥克阿瑟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可看出來。圖|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韓戰對美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韓戰後,美國人整體沉淪在鬱悶之中。
  • 美國軍人與日本軍人,是怎樣評價我國軍人的?
    對於俄羅斯軍人,我們會認為他們是天生的戰鬥民族,好戰也不畏戰,而對於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自然在我們心中是無比驕傲的一個存在,每一次出場都那麼精神抖擻,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在別國軍人眼中,又是如何評價中國軍人的呢?在我國的戰爭歷史上,日本和美國都曾與我國軍人在戰場上有過一番激烈的較量,所以這兩國的評價也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 一旦發生戰爭,中國能調動多少兵力?千萬軍人隨時待命
    二戰後和平發展成為了世界共同的主題,因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所以大家都渴望和平。在和平發展的主題下,世界局勢仍然是動蕩不堪,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形成了兩極分化的格局,美蘇的冷戰也增加了世界的不確定性。為了提升自身的實力,世界各國都不斷對軍隊規模進行改進。
  • 百家故事:別轉身,你身後有一雙眼睛一直盯著你
    我們來到地裡打著豬草,我的心始終不能平復,總是感覺背後有一雙眼睛盯著我,我不敢轉身,催促弟弟趕緊打豬草,才弄了半背簍,我就叫著弟弟趕緊回家。返回時又得路過那條河,於是我走在前面,到那條河的時候由於我當時穿的是涼鞋,裡面有許多稀泥巴,實在無法正常走路,硬著頭皮把腳伸進河裡站著洗洗腳。
  • 俄羅斯姑娘紅場贊中國軍人:帥極了
    在現場的一位俄羅斯姑娘說,中國軍人帥極了,她的不少女性朋友都在網上表達了對中國軍人的愛慕之情。俄羅斯媒體則評價說:中國人已經超越了所有的儀仗隊,他們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調一致。在現場的一位俄國軍人則從專業角度點評了中俄兩國軍人正步的不同。他說,俄羅斯正步,是對前沙俄軍隊傳統正步稍作修改後形成的。
  • 八一建軍節特別獻禮丨永遠保持當兵時的那麼一股勁
    這也是和平年代,革命軍人對職責使命的真實展現。「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這不僅是一句歌詞,更應是社會的集體價值取向,也是每一名退役軍人當年無悔的追求。青春熱血奉獻沙場,綻放壯麗的風採。「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軍人偉大的寫照。戰爭是軍人存在的理由,戰爭更是軍人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用鮮血與生命去渲染的壯美捲軸。
  • 電影《永遠的0》:批判戰爭的愚昧 宣揚反戰訊息 歌頌生命的可貴
    2014年在香港上映的日本電影《永遠的0》,改編自同名小說作品,是我近年觀看過最精彩的電影之一,用小人物的故事去批判戰爭的愚昧,歌頌生命的可貴,以及親情的偉大,宣揚反戰訊息,甚有啟發性和討論的價值。故事節奏明快,感人煽情,賺人熱淚,觀看前請準備好紙巾。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軍人的?日本軍人和韓國軍人的評價出乎意料
    「軍人」這個職業是神聖的,無論在哪個國家軍人都是承擔起保衛家園,捍衛祖國的光榮使命,在中國也是一樣,保家衛國的天性深深的刻入了神州華夏每一個兒女的心,從最早的歷史開始,中國軍人對抗外族之亂的事就未停止過,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會產生許多抵禦外敵的軍人英雄。
  • 李誕寫真照曝光,穿彩色襯衫配短袖,小眼睛盯著「雞翅」搞怪十足
    他永遠都是這麼經典的小短髮造型,戴著一副細框眼鏡,圓圓的腦袋,看上去有點憨憨的,很難想像他的口才竟然這麼好。他穿著一件彩色撞色襯衫,外搭一件亮眼吸睛的橙色短袖,他的小眼睛緊緊盯著面前的「雞翅」,看起來非常搞怪。他其他的造型也是如此。或是明亮的藍色,或是搶眼的粉色,穿在李誕身上感覺都非常搞笑。
  • 同樣都是救災,我國軍人與美國軍人有什麼不同?
    想不被壓榨,就必須足夠強大,想足夠強大,就必須要有一支戰力極高的軍隊,一群極富軍事素養的軍人。在大多數時候軍人都在軍營裡訓練或者是演習,但是一旦中國遇到什麼大的災害,軍人就會迅速出動。在所有人都可以去避難和逃命的時候,他們卻要去到最危險的地方,用自己的生命為民眾撐起一個新的明天。
  • 英雄交響曲:抗戰時的軍人雕塑
    抗日英雄雕塑,大型人物群雕,景觀廣場雕塑 軍人是什麼:軍人是祖國最忠誠的兒女,軍人是時代最可敬的英雄,軍人是真正無私無畏的勇士。今天—— 他們又威震天下,扼制戰爭,仁義為民,守護和平。祖國有災,軍人總是臨危不懼,死神面前軍人也從不後退半步。只要是人民需要,再苦再難軍人也絕不眨一眨眼睛。
  • 《喬喬的異想世界》:希望所有兒童的眼睛永遠清澈透明
    這是一個叫喬喬的十歲男孩,生活在納粹德國,有一雙藍色的眼睛。他雖然還不會繫鞋帶,但已經是納粹童子軍的積極分子,夢想成為最完美的法西斯。當喬喬接到燒書的命令,藍眼睛曾經有一絲猶豫,但集體的力量使他消除了心中的懷疑,將手中的書籍扔到了火裡,他的思想也仿佛在熊熊火焰中得到升華。但當夥伴們要他殺死兔子的時候,喬喬拒絕了,因此受到了同伴的恥笑。他要加倍努力,以消除「喬喬兔」的恥辱,結果在實彈射擊時灼傷了臉孔。猝不及防地,喬喬發現媽媽在家裡藏了一個猶太女孩。
  • 杭州姑娘背脊發涼:洗澡時身後總有一雙眼睛盯著自己……
    最近,95後女孩小董(化名)很是苦惱,晚上洗澡的時候總感覺窗戶那邊有人盯著自己,於是派人蹲點一查究竟。果然,晚上衛生間燈一亮,就有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現在窗戶邊......女子洗澡時總感覺背後有一雙眼睛95後女孩小董住在杭州下城區某小區內的公司宿舍,室友是幾位年齡相仿的女同事。
  • 致敬軍人!過年軍人也想家,道出百萬軍人的心聲……
    說句心裡話 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媽媽 已是滿頭白髮說句那實在話 我也有愛常思念那個夢中的她 夢中的她······ 過年將至,各地的遊子紛紛踏上回家的行程,但是對於軍人來說,此時此刻才正是祖國人民需要他們的重要時刻。
  • 豆瓣高分前蘇聯電影:戰爭,永遠是孩子的事
    關於戰爭,很多時候我們在講述一種英雄主義,比如炸碉堡的董存瑞,還有許多甚至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特派員、間諜等等,當然,戰爭也會毫不留情地將孩子捲入其中,比如放牛娃王二小,比如影視作品中的小兵張嘎,但是對於戰爭,孩子眼中看到的究竟是怎樣的世界呢?在前蘇聯導演安德列·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伊萬的童年》中,就試圖從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眼中,去看待戰爭。
  • 心理測試:您認為哪隻眼睛在盯著您?測下現在是否有人喜歡你?
    您認為哪隻眼睛在盯著您?目前測試中有沒有人喜歡你!ABCa如果你感覺這個人正盯著你看,那說明現在有人喜歡上了你。您是一位高顏值的女孩,自己的魅力也很高,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人山人海的焦點,臉上總是散發著自信的光芒。
  • 「take your eye off the ball」別理解成「眼睛不要盯著球」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take your eye off the ball,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眼睛不要盯著球」,其正確的含義是:take your eye off the ball 不注意,不小心,分心If
  • 密蘇裡號--以軍人的榮耀結束血腥戰爭的夢魘
    1991年,在海灣戰爭中最後一次發射完「戰斧」飛彈之後,參與了二戰、韓戰和波斯灣戰爭的「密蘇裡」號於1992年退役。從1999年開始,「密蘇裡」號一直停泊在珍珠港內,與沉沒在港中的「亞利桑那」號遙遙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