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沿海國家兵力20多萬,元帥軍銜授予國王,軍隊總監只是中將

2020-12-14 體感天下

眾所周知,摩洛哥王國(The Kingdom of Morocco)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沿海王國,人口約3650 萬,經濟總量在非洲排名第五。該國的皇家武裝部隊建於1956年5月14日,1957年和1960年建立空軍和海軍。

摩洛哥王國總兵力20多萬,其中三軍19.85萬人(約20萬),憲兵和輔助部隊4萬人。另外還有預備役15萬人,準軍事人員4.2萬人,應該說具備一定的軍事實力。那麼,該國的軍銜設置是怎樣的呢?相信很多軍迷都有興趣了解一下。

摩洛哥陸軍軍銜區分為元帥、上將、中將、少將、準將、大校(Colonel Major)、上校(Colonel)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和少尉。其中,大校的英文名字是Colonel Major,與上校有明顯不同,因此本文將其稱為大校,不知道是否科學和親切。

摩洛哥海軍和空軍軍銜與陸軍基本一致,只是沒有元帥軍銜,而且海軍的軍銜名稱,與陸軍也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摩洛哥憲兵的最高軍銜是中將,而皇家衛隊的最高軍銜只是準將,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摩洛哥的皇家衛隊最多也就是旅級規模。

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為軍隊最高統帥兼總參謀長,因此摩洛哥的元帥軍銜一般由國王佩戴,比如現國王穆罕默德六世(Mohammed VI)。

摩洛哥軍隊的陸、海、空三軍均設有總監,一般是中將以上軍銜,是由國王直接指揮的大臣。我們從摩洛哥武裝力量前任總監布查伊布·阿羅布(Bouchaib Arroub)出訪美軍的照片可以看出,他只是中將軍銜。因此,摩洛哥將官軍銜很有特色,準將從2星起步,上將已經是5顆星。

大家可以從這張摩洛哥海軍將官軍銜圖片中發現,該國的上將都是五星上將,如果肩章軍銜標誌,那麼在花環的中心位置還有一顆星,這顆星就是判斷上將和中將軍銜的關鍵,本文作者就是通過這顆星判斷查伊布·阿羅布是中將軍銜的。

摩洛哥三軍士兵軍銜如上圖所示,陸海空三軍並不統一。陸軍士兵區分為一級準尉、二級準尉、軍士長、上士、中士、一級下士、下士、一等兵、列兵。空軍沒有軍士長軍銜,有二級中士和一級下士軍銜。海軍的列兵沒有軍銜標誌。

這就是本期的世界軍銜知識介紹,下一期,我們介紹摩洛哥的軍事勳章和獎章,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元帥軍銜,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是美國軍隊中級別最高的軍銜,象徵著美國軍人至高的榮譽。那麼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呢?,三個榮譽性質的虛銜(已經不再授予)。
  • 二戰日軍「元帥」是最高軍銜?從元帥府職能看,它只是個榮譽稱號
    研究二戰史應特別注意,日軍的「元帥」嚴格來說並非是一級軍銜,而僅僅是授予少數陸海軍大將的「榮譽稱號」,可以理解為帶有「勳位」的性質,所以某位大將銜軍官獲授元帥後,其正式稱謂是「元帥陸軍大將」或者「元帥海軍大將」,說明其正式軍銜仍然是大將,這個稱謂雖然看起來很可笑,但事實的確如此。
  • 中國軍銜制度已實施百餘年,在各歷史時期授予的最高軍銜都是誰?
    軍銜制的起源15世紀開始,部分歐洲國家逐漸用軍銜制代替了官銜制。軍銜制正式把士兵納入到軍隊等級體系之中。16世紀,軍銜制已在西歐國家趨於成熟。軍銜制體現了軍人的軍事、業務素養和兵種區分以及貢獻大小。清政府為了消除這一弊端,也為了提高軍隊士氣和地位。決定使用軍銜制。通過1901年至1905年的五年時間。清政府新軍軍銜體制正是建立完成。清朝 「新軍」軍銜的共設置5等15級
  •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眾所周知在一支部隊當中,軍隊指揮官的軍銜不僅是一種榮譽和權利等級的體現,更是在部隊當中地位和國家政府對於你的信任的體現,不過我們在研究歷史當中發現,抗日戰爭時期的一種軍銜十分奇怪,而且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種。
  • 1952年評定軍隊級別,將全軍將士劃為24級,分別授予啥軍銜
    這一級別的將領,在1955年全部被授予大將軍銜,十大大將中佔據了八席,他們全部位列人民軍隊36位軍事家之中,資歷、貢獻都是出類拔萃的。第三等第一級:正兵團級。十大大將中,許光達和王樹聲位於這一級別,中將中,徐立清位於這一級別。其餘的19位正兵團級將領全部被授予上將軍銜。第三等第二級:副兵團級。
  • 二戰時期,很多國家設立了元帥軍銜,這些元帥中有哪些世界名將?
    「元帥」最初是一種職務。後逐漸成為世界各國軍人的最高軍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國家湧現出大量的著名軍事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大元帥肩章蘇聯是各國元帥分級最多的國家。蘇聯元帥共分為四級。
  • 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
    那麼,在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開國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老總。朱老總年輕時徒步長途跋涉上千裡,前往雲南昆明,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從此,開始了自己在滇軍中的生涯。在滇軍期間,朱老總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很快便出人頭地了。
  • 古今中外的軍銜,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為何和平時期無元帥?
    同時,最高級別軍銜也是平常人包括軍迷群體關心的話題,大家喜歡討論元帥和將軍這些高級別軍銜,很少有人去關注每一名列兵軍銜的軍人。那麼,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考慮過。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戰時和和平時期授予標準的區別。元帥一般在戰時授予,讓一名大將軍掛帥出徵了,授予他元帥軍銜,也就不為過。
  • 參加人民軍隊的26位東北軍將領,都授予啥軍銜
    在五五授銜時,有25位出身東北軍的將領被授予將軍軍銜,他們分別是上將呂正操、中將萬毅、少將解方、張學思、陳銳霆、賈陶、沙克、封永順、趙東寰、於權伸、趙承金、高存信、李覺、徐明、宋學飛、金振鍾、張志毅、楊有山、張加洛、羅文、紀亭榭、管松濤、郭維城、王振乾和江潮。
  • 中將王諍:從未指揮過戰鬥卻被授予中將軍銜,只因他是紅軍千裡眼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但是卻從未衝鋒陷陣,也未曾指揮千軍萬馬。他就是王諍將軍。王生於1909年5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幼年讀過私塾。17歲時,他考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學習無線電通訊知識。在蘇州工業專科學校讀了兩年書,19歲那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通訊學科學習。畢業後就參加了北伐,投入實戰。
  • 26位參加過人民軍隊的東北軍將領,建國後都授予什麼軍銜?
    五個人中,25名東北軍將領被授予上將呂正操、中將萬毅、少將解方、張學思、陳銳霆、賈陶、沙克、封永順、趙東寰、於權伸、趙承金、高存信、李覺、徐明、宋學飛、金振鍾、張志毅、楊有山、張加洛、羅文、紀亭榭、管松濤、郭維城、王振乾、江潮等將軍的軍銜。除張廷樞、萬毅之外,呂正操是投靠革命的東北軍將領中,級別最高的。
  • 1955年授銜時,他負責宣讀十大元帥的名單,但他自己卻沒有軍銜
    關於這次授銜,歷史客棧已經介紹過很多次了,十大元帥、十大大將、開國上將、中將、少將的名單,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 今天介紹的,是在這次授銜儀式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彭真。
  • 人民軍隊先後成立過53個縱隊,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啥軍銜
    這一部分將領在授銜時的職務,已經遠遠高過正軍級,在1952年的級別評定為,都是正兵團級幹部,所以在授銜時大部分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再比如許光達大將,從解放戰爭初期的縱隊司令做到了兵團司令員,建國後又擔任人民軍隊的裝甲兵司令員,雖然在1952年被評定為正兵團級,但憑藉裝甲兵司令員的身份依然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軍銜制度是一項國際性的軍事制度,是國家授予軍人以區別其等級、地位、權力、責任、榮譽待遇的稱號和標誌的制度。第六,給軍隊離休幹部授勳,對1955年至1965年間所授予的軍官軍銜重新予以確認,以協調在職幹部和離退休幹部的關係。1988年,新的軍銜制度正式實施。但比起50年代的軍銜,目前的軍銜更加簡明,等級級別進一步減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軍銜體制。新公布的軍銜制度不設元帥、大將和大尉,而以一級上將為最高軍銜。
  • 關於元帥軍銜的四個疑問
    起初,元帥只表達將帥之長的含義,到了南北朝時期,元帥演變為統軍徵戰的官職稱呼,隋唐以後將該職位保留,依據分工,冠以不同名號。從模糊的「將帥之長」的概念,到官位職稱,元帥在古代中國並不代表軍銜,真正將元帥當成最高軍銜來稱呼的,是16世紀的法國軍隊。
  •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軍銜中沒了大將和元帥?
    1955年,新中國成立後向戰爭時功績優異的將領授予元帥和大將軍銜,我國的開國十大元帥和開國十大將便是這時候授予,而10年後我國又取消了軍銜,但是軍隊畢竟離不開等級管理,取消軍銜後,讓部隊裡的工作開展不易,也不利於軍事交往。
  • 解放軍首位女性中將,父親元帥丈夫上將,網友:世界軍銜最高家庭
    而我國在建國後更是誕生了解放軍首位女中將聶力,她的父親正是十大元帥之一的聶榮臻,而他的丈夫丁衡高也是一位上將,網友曾笑稱,聶力家是世界軍銜最高家庭。雖然只是女子,但聶力用事實證明了她絲毫沒有辜負父親的期待,繼承了父親的風姿。聶力成就斐然,相比起父親也毫不遜色。
  • 授銜時,人民軍隊十位最傑出的參謀長,分別授予啥軍銜
    第七位:解方。 解方的軍事能力非常突出,在1952年的級別評定中也是準兵團級,是夠得上中將資格的。但因為解方參加革命較晚,資歷稍顯淺了點,最終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四野的名將實在太多了。 第六位:耿飈。
  • 後來授予什麼軍銜?有一位足可授元帥!
    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有多位棄暗投明的國民黨將領被授予了軍銜。其中有三位名將被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抗戰名將陳明仁、堅持綏遠抗戰的董其武、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重大貢獻的陶峙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