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古今中外的軍銜領域,最高級別軍銜不僅是軍人嚮往的目標,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嘛。大家有時討論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蘇聯的朱可夫元帥,有時討論中國的十大元帥,都非常有趣。同時,最高級別軍銜也是平常人包括軍迷群體關心的話題,大家喜歡討論元帥和將軍這些高級別軍銜,很少有人去關注每一名列兵軍銜的軍人。
那麼,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考慮過。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戰時和和平時期授予標準的區別。元帥一般在戰時授予,讓一名大將軍掛帥出徵了,授予他元帥軍銜,也就不為過。當然,這裡的軍銜指的是現代軍銜,並非中國古代戰爭裡的「元帥」。
編制數量之間存在的巨大區別。以我們國家為例子,1955年授銜過程中,10位老一輩革命家獲得了元帥軍銜,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這在中國軍事歷史上被稱為「中國十大元帥」。此後,中國再沒有授予過元帥軍銜,也就是說,我軍的元帥軍銜,停留在了10個。1988年恢復軍銜制之後,我國設置的最高軍銜是一級上將,這個軍銜也是戰時授予,平時一般不授予,所以我們看到的最高軍銜,也就是三星上將了。
中國1955年授銜時的將軍軍銜很多,比如有10位老一輩革命家獲得了大將軍銜,他們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這在軍事歷史上被稱為「中國十大大將」。
1955年,有55位將領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175位將領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798位將領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簡單算了一下,元帥與將軍的比例大約中1:100,我們其實可以這樣理解,一名元帥可以率領100名將軍,你說元帥的級別高還是不高。
目前,07式軍裝的上將軍銜肩章是三顆金星,加一個松枝標誌。在資歷章方面,上將的資歷章必定是六排以上的大區級資歷章,軍委委員級別的上將還是7排資歷章。其實,在部隊員額與上將的比例方面,10萬軍隊對應一名上將,還是比較合理的。3萬部隊的國家,授予上將軍銜就有些勉強了。
在外國,有的國家授予元帥軍銜,有的國家不授予,比如美國最高軍銜是五星上將,一般理解之下,這個軍銜與元帥等同。法國甚至還有七星元帥軍銜,比美軍的五星上將軍銜還多2顆星,你說法蘭西人的個性張揚不張揚?(軸心國的軍銜不介紹,一是因為它們戰敗了,二是因為反法西斯工作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