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參加南昌起義,三個軍的黨代表都有誰,為何只有他是元帥軍銜

2021-01-20 熊熊講歷史

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參加偉大的南昌起義共有三個軍,軍長分別是,第九軍軍長韋杵(未到任),第11軍軍長葉挺(兼任此次起義前線總指揮),第20軍軍長賀老總(兼任總指揮)。這三個軍肯定是這次起義的主力,沒有這三個軍的參加,南昌起義也不會如此順利的取得成功。因此,這三位軍長只要是活到解放後的都是元帥軍銜,除第九軍軍長韋杵外,他是因病沒有參加,而由副軍長朱老總代替,也就是後來十大元帥之首的朱老總。葉挺是在抗戰勝利後因飛機出了事故逝世。

其實,當時這三個軍除了軍長以外,每一個軍還有一位黨代表。也就相當於是,後來我軍每一個軍事單位的政委。要知道,在解放戰爭時期,不管是野戰軍,兵團,縱隊,軍,師都有一個政委的職務。其實和南昌起義時的黨代表性質差不多。那麼,你們知道嗎?當年參加南昌起義,三個軍的黨代表都有誰嗎?為何只有第11軍的黨代表,在解放後是元帥軍銜!其餘兩位又是什麼軍銜?

南昌起義的第九軍黨代表是朱克靖,他是湖南醴陵人,是我黨一位才子,在沒有參加革命之前畢業於北大。參加革命後到蘇聯學習過,之後又和朱老總一起參加南昌起義。當時,朱克靖是第九軍黨代表,而朱老總是副軍長。因為軍長韋杵生病沒有參加,所以這兩位是第九軍的最高軍事主官。在他們的帶領下參加了南昌起義,成為起義中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

朱克靖

不過,朱克靖很不幸運,在起義軍撤出南昌時與部隊走散。從此朱克靖同黨組織失去聯繫,但他並沒有放棄革命,先後在天津、桂林、南昌等地堅持革命活動。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後,朱克靖恢復了黨的組織關係,並被任命為新四軍政治部顧問兼直屬戰地服務團團長,負責宣傳、民運工作等工作。不過,惡運再次降臨,朱克靖頭上,在抗日戰爭結束後,解放戰爭又爆發了。也就是在1947年7月,朱克靖因叛徒出賣被特務抓捕了,最後在南京郊外英勇就義,沒能活到解放後。

廖乾吾 影視形象

南昌起義第20軍黨代表是廖乾吾,他是陝西平利人,是我黨史上一位資歷比較老的革命家,在1922年就加入了我黨。曾經在周公的推薦下,任中山先生大元帥府鐵甲車隊的黨代表,之後又任北伐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參加北伐戰爭。在那個時候,廖乾吾在我黨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後來由蔣介石叛變革命,廖乾吾就與葉挺一同參加了南昌起義,並擔任11軍的黨代表。

不過在起義軍南下失敗後,廖乾吾同周公,葉挺等人,一起轉到香港,之後為工作需要廖乾吾到上海工作。1930年又被派赴湖南主持工作,不料被何鍵抓捕。面對敵人的折磨,他堅貞不屈,沒有向敵人透露有關紅軍的消息。最後反動派沒有辦法,就在9月3日秘密將其殺害。

聶 帥

南昌起義第11軍黨代表是聶榮臻,可能大家對這位都比較熟悉吧,他也是後來十大元帥之一的聶帥。也是我黨史上一位軍政兼優的元帥,之後擔任過紅一軍團的政委,抗戰時期又是115師副師長,解放時期又是華北野戰軍司令員,因此在解放後,他被授予元帥軍銜。同時也是成為南昌起義三個軍的黨代表,唯一擁有元帥軍銜的人。很可惜,剩下的兩位都在革命戰爭年代都犧牲了。

相關焦點

  • 他是鐵甲車隊的老大,葉挺手下第一悍將,部下中兩位都是元帥,為何他...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當時的核心部隊第二方面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師長是周士第。當時,這個周士第的麾下有後來的兩位元帥——陳毅只是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指導員,林彪是第二方面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三營七連的連長。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關於元帥軍銜的四個疑問
    起初,元帥只表達將帥之長的含義,到了南北朝時期,元帥演變為統軍徵戰的官職稱呼,隋唐以後將該職位保留,依據分工,冠以不同名號。從模糊的「將帥之長」的概念,到官位職稱,元帥在古代中國並不代表軍銜,真正將元帥當成最高軍銜來稱呼的,是16世紀的法國軍隊。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第4師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第10團的團長叫徐德操。徐德操是湖南平江人,1914年生,15歲入團,16歲參加紅軍。徐德操性格剛烈,勇猛善戰。他經常手持一把大刀,率先殺入敵群。楊國夫是安徽霍邱人,1905年生,1929年參加紅軍,先後任紅4軍第12師35團連長,第10師30副營長,紅30軍第90師270團團長等職。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後,270團編入紅三軍團,任第10團副團長。長徵結束後,任紅一軍團第4師12團團長。
  • 八路軍6位師長中,有5位成為開國元帥,為何只有他是個上將?
    1937年,為了抵禦日方的侵略,在國共兩黨的商議下決定合作,國民政府把紅軍主力改為八路軍並且分成為3個師來管理。這三個師分別是由師長林彪和副師長聶榮臻帶領的115師,師長賀龍和副師長蕭克帶領的120師;和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帶領的129師。
  • 紅3軍團成立時下轄2個軍,軍長和政委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紅3軍團成立時,下轄第5軍和第8軍。那麼這2個軍的軍長和政委都是誰?1955年被授什麼軍銜?建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28年12月初率紅軍主力到達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編為紅四軍第三十三團,任紅四軍副黨代表兼團黨代表。1930年5月,紅五軍擴編為紅3軍團,滕代遠任政委兼第5軍政委。建國後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沒有被授予軍銜。
  • 他是開國少將,但他的衛兵是將軍元帥見到他,想叫他「老師」
    他的家庭非常重視學風。自幼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國學功底紮實,有文字出口。1921年考入湖南省第一師範學院。在校期間,他聆聽了主席的革命講話,深受啟發。此後,他閱讀了大量進步樹,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思想。1924年,他決心參軍,千裡迢迢來到廣州,考入桂軍軍校,第二年參加士官生起義。
  •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4位授元帥軍銜,為何他只授上將?
    在此期間,紅軍經歷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先後誕生了10個軍團。然而這10個軍團的軍團長,倖存的只有6位。那麼這6位都是誰?其中4位是元帥,1位只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一軍團軍團長朱老總、林總
  • 南昌起義時他是師長,55年授上將銜,手下連長卻成元帥
    1927年的南昌起義,揭開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其實在此之前,就有一支武裝力量完全由我黨獨立領導。鐵甲車隊三位負責人都是我黨黨員(周士第24年12月入黨),所以說這是第一支由我黨獨立領導的武裝力量,第二年徐成章趕赴廣寧支援農民運動,周士第就由副隊長升為隊長,正式成為這支隊伍的領導者,從這可以看出周士第在我黨中的資歷是很深的。在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以及第二次東徵討伐陳炯明戰役中,周士第率領鐵甲車隊立下大功。
  • 他是人民軍隊創建者之一,卻無軍銜,林彪說他資格夠被授予元帥
    畢業於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的滕代遠,和比他小三歲的湖南老鄉粟裕是同學,他倆都是1923年考入這所學校的。 由此創建了著名的紅5軍,彭德懷任軍長,滕代遠任黨代表,鄧萍為紅5軍軍委書記,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為委員。 12月10日,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700多人到達井岡山,同毛主席、朱德領導的紅4軍會師,紅5軍上山部隊暫編為紅4軍第30團,由彭德懷任紅4軍副軍長兼紅30團團長,滕代遠任紅4軍副黨代表兼紅30團黨代表。
  • 秋收起義時他就是連長,黨齡比元帥都高,55年為何僅授中將?
    自1927年南昌起義,我黨揭開獨立領導革命武裝,創建人民軍隊的序幕,戰鬥生涯二十餘載,為革命獻身的先烈千千萬,能夠活下來,見證新中國成立的革命將士非常不容易。而這些倖存者也基本上都成為軍中的高級將領。
  • 經常聽到十大元帥,但你知道十大將軍是哪十個嗎?
    在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帥軍銜;周恩來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將軍銜。中國軍隊著名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由此確立。(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59位少將)1.粟裕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1]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會同人。中國現代傑出的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
  • 揭秘美國為何不設元帥軍銜
    美國為何不設元帥軍銜?竟和這兩位將軍有關 眾所周知,元帥軍銜是軍人至高無上的榮譽。在二戰時期有許多國家都變有元帥軍銜,像德國和蘇聯最多,而蘇聯首腦史達林自己也給自己封了個大元帥軍銜,可見元帥軍銜是多麼誘惑人。而在我國建國首次施行軍銜時,也對十位戰功卓越的人進行業了授封。
  • 第一野戰軍有五個兵團,司令員都是誰?後都授了什麼軍銜?
    第一野戰軍的前身是西北野戰軍,1949年1月15日,改名為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同時把原來的7個縱隊整編為7個軍並組建了第1第2兵團,後又相繼增編了第18第19兵團,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後,又增編了第22兵團,第一野戰軍就有了五個兵團。
  • 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二方面軍最少
    8位開國元帥分別是朱老總,他作為「紅軍之父」、紅一方面軍的創始人之一,是理所當然的十大元帥之首;彭老總,紅3軍團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後長期擔任我軍副總司令,功勳卓著。林在南昌起義後,追隨朱老總上了井岡山,後成為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將。
  • 四野第41軍轄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為何就他授了中將軍銜?
    第41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吳克華,他從部隊成立不久就帶領著這支光榮的部隊,先後任第5支隊副司令員、第5旅旅長、第5師師長、第41軍軍長。第41軍成立之時,下轄有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蔡正國、左葉、周光、田維揚、江燮元、盧燕秋。一、第121師師長,先是由蔡正國擔任,1949年6月蔡正國調40軍任副軍長後,由152師師長左葉接任。
  • 如果國民黨軍也評選「十大元帥」,都有哪些人會入選?
    中國人歷來喜歡排名,尤其是武將,什麼五虎將、八驃騎、十三太保,歷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1955年,我軍也實施了第一次授銜,其中,十大元帥作為最高的軍銜,自然也受到了人們最熱烈的關注。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國民黨軍在抗戰勝利後授銜,他們的「十大元帥」都會有誰入選呢?
  • 1955年授銜:讓軍銜的都有誰?其實個個都厲害
    軍銜是軍人的榮譽,是對每一位軍人最好的肯定、讚揚與激勵。而國家進行授銜,也是國家軍隊走向正規化和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的步驟。1955年,我國對有功之臣進行了授銜: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上將等等。當時,老百姓對此事也津津樂道,幾乎每家都能熟練地背出十大元帥是誰,而且家中也張貼了十大元帥的畫像。
  • 八一南昌起義走出許多開國將帥,其中有5位開國上將,他們是誰?
    據有關資料顯示,後來的開國上將中,有5位曾參加過南昌起義。他們是誰呢?我們往下看:第一位是周士第,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第25師師長。周士第是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參與組建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
  • 華東野戰軍非常特殊的2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是我軍建制規模最龐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其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15個縱隊,其中14個縱隊是步兵縱隊,1個縱隊是特種兵縱隊。在華東野戰軍15個縱隊之中,有2個縱隊非常特殊,因為這2個縱隊沒有數字序列作戰番號,而是以地方名稱而命名的。這2個縱隊分別就是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