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6位師長中,有5位成為開國元帥,為何只有他是個上將?

2020-12-05 金史鑑

1937年,為了抵禦日方的侵略,在國共兩黨的商議下決定合作,國民政府把紅軍主力改為八路軍並且分成為3個師來管理。這三個師分別是由師長林彪和副師長聶榮臻帶領的115師,師長賀龍和副師長蕭克帶領的120師;和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帶領的129師。然而在戰爭結束後,這6名師級幹部中有5名幹部都被授予了開國元帥軍銜,唯獨只有一個人是被授予的上將軍銜,他就是120師的副師長蕭克將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蕭克為我國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說起來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蕭克,1907年生人,湖南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可以說是科班出身。曾經在葉挺的獨立團中擔任連長,蕭克將軍在那時候起就有著出色的指揮能力。之後在葉挺的帶領下參加了南昌起義,憑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在不到三年裡他就升為了師長,更是在兩年後接連又升為了軍長。1937年,成為了八路軍六位師級領導的其中一名。

在抗日戰爭期間,蕭克曾負責在多個戰場的前線進行指揮作戰,而且多個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工作也都參與過,為抵禦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後來前線打的火熱的時候,突然被調回了延安進行華北軍政大學的創建,並被委命為副校長。一直到了1949年才被調回了部隊擔任第四野軍參謀長。所以到最後授銜的時候,蕭克只是上將軍銜。後來在1980年才被當選為政協副主席。

不過蕭克將軍的志向並不在於軍銜的高低。晚年時候的蕭克將軍成為了一名作家,將自己的經歷都寫成了回憶錄,還曾寫過一篇長篇小說並榮獲了茅盾文學獎,這實在是令人敬佩不已。

相關焦點

  • 八路軍的6位師長,1955年授銜,5人是元帥,只有他一人是上將
    按照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1937年8月25日,在陝北的紅軍全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不久後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但「八路軍」的簡稱卻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今天。 改編後的八路軍一共有三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129師。三個師各設一名師長,一名副師長,所以三個師加起來共有6位師長。
  •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4位授元帥軍銜,為何他只授上將?
    在此期間,紅軍經歷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先後誕生了10個軍團。然而這10個軍團的軍團長,倖存的只有6位。那麼這6位都是誰?其中4位是元帥,1位只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一軍團軍團長朱老總、林總
  • 他23歲當八路軍師長,41歲成開國上將,兒女中走出3位將軍
    土地革命時期,贛南、閩西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這裡是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根據地,所以說這裡的人民群眾對革命的貢獻也幾乎是最大,建國後福建走出83位開國將軍,絕大多數都來自閩西地區,其中有兩位開國上將,一位是劉亞樓將軍,另一位就是楊成武將軍。
  • 他當紅軍師長年僅23歲,41歲就成開國上將,子女中出了3位將軍
    例如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肖華,14歲當縣委書記,17歲成師級幹部,22歲被任命為縱隊司令。因為太過年輕,很多戰友、領導都稱呼肖華為「紅小鬼」、「娃娃司令」。 其實除了肖華將軍外,在55位開國上將中,還有一位英雄少年,他14歲參加革命,17歲當紅軍團政委,同樣是名副其實的「紅小鬼」,他就是開國上將楊成武將軍。
  • 除了三個主力師,八路軍還有一個師,師長還是開國上將
    八路軍到底有多少個師?很多人以為,三個主力師,115師、120師和129師。真的是這樣嗎?非也。八路軍至少還有一個師,這就是獨立第一師,師長楊成武后來是開國上將。 楊成武應該是第一位當上八路軍師長的開國上將。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此省有多輝煌?十大元帥中獨佔3位,十位大將中獨佔6位
    在共和國一千六百多名開國將帥中,按照籍貫統計,走出開國將帥最多的是江西省,共有蕭華等327位開國將軍,佔據開國將帥總數的五分之一。然而江西省並不是走出開國元帥最多的省,也不是走出開國大將最多的省。十位開國元帥和十位開國大將中,來自湖南省的有9位,佔據了將近一半。
  • 最能打的129師,一共培養出兩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
    據統計,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第129師殲滅日偽軍達42萬餘人。而該師也從抗戰之初9000餘人展到近20萬餘人,成為發展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基礎。因此,129師也被稱為最能打的一個師。129師在抗戰時期不僅能打,同時,曾經擔任該師的師長旅長,團長級別的人物,在1955年都被授予元帥,大將,上將等軍銜。
  • 1988年恢復軍銜制,17人成為新時代上將,這其中開國將帥有幾人?
    當月14日,軍委為17名上將授予軍銜。當時,全軍共授予17名上將,146名中將和1289人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1988年恢復實行軍銜制時,我軍17位上將中有12人曾經是「開國將帥」之一,佔比近70%。其中有開國上將1人,開國中將2人,開國少將9人。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
  • 此人15參軍,23歲當師長,41歲成開國上將,7個子女中有3位將軍
    他23歲就當上了師長,41歲時成為開國上將。虎父無犬子,7個子女中出了3位將軍。1914年,楊成武出生在福建長汀縣一個貧苦的農民之家,為客家人。雖然家裡貧困,但父母沒有放棄子女的教育。七歲那年,他被父母送到村裡的私塾念書。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軍委最可靠的參謀——李濤上將李濤上將是湖南人,出身於中國最古老、最長壽的民族瑤族。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 開國將帥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各是誰
    元帥林彪 在井岡山時期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1927年2月到七十一團當連政治指導員,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參與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 我國57位開國上將中,哪個姓氏的人數最多?王姓有5位,李姓有6位
    1955年,國家舉行了一次非常盛大的授銜儀式,在這場授銜中,國家一共評選出了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人中,哪個姓氏最多呢?王姓5位,李姓6位。你知道這些將軍都有誰嗎?比如有名的政工型開國上將王平,他是湖北省陽新人,一開始的時候他叫王明,因為覺得自己跟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所以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王平。還有一個開國將領名叫王震,他是湖南省瀏陽人,經常被人稱為王鬍子,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是能打仗,而且愛兵如此的好將領,國家每次給他安排任務,他都能迅速採取行動,為國家做出了很多歷史貢獻。
  • 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會成為開國元帥
    文/歷史人物趣事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成為開國元帥在我國幾十年的革命歷史中,湧現出不少為革命犧牲的人,我國為了紀念他們特地在天安門廣場上為這些英雄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革命道路上,無數愛國將士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流血犧牲。
  • 57位開國上將,兩人活過100歲!他們都是誰?
    解放軍總計有57位開國上將,有兩人活過100歲,一個來自遼寧,一個來自湖南。他們不僅是革命軍人中的先鋒模範代表,在生活中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長壽方面,筆者注意到,這兩位上將德高望重,淡泊名利,胸襟開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繪畫,寫字。 第一個就是遼寧人呂正操,他1904年1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市,1923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先後任東北軍第五十三軍連長、營長、少校副官隊長,第一一六師參謀處長,六四七團、六九一團團長等職務。
  • 1614位開國將帥又少1人,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今日逝世
    也是這一年,任軍長的他帶領高炮部隊擊落一架敵機。從「小紅軍」到「飛將軍」,總有一種力量如影隨形,那就是長徵精神,映照今日。相關書籍中的介紹一個月前,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 參加秋收起義的5位開國上將,到解放戰爭,最低也是兵團副司令員
    這次偉大的起義,走出了五位共和國未來的開國上將。他們當時的職位都比較低微,有普通的戰士,有班長,職位最高的一位才是連長,可是到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都成為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最低的也是兵團的副司令員。建國後成就都很大。他們都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