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八路軍下轄三個師,而129師就是其中一個。該師前身是由紅軍時期的紅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的。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土地改革時期,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可是一支戰鬥力強悍,能徵善戰的部隊,兵員人數巔峰時期達到8萬,超過當時的紅一方面軍。
在改編成129師後,該師在八年抗戰的時期,參加大小伏擊戰,遊擊戰數千起,如:夜襲陽明堡機場,炸毀敵人飛機,很大程度上增援了忻口戰役。還有經典的伏擊戰神頭嶺戰鬥也是129師打得,以及七亙村戰鬥、響堂鋪戰鬥、長樂村戰鬥、百團大戰等經典戰鬥。都是129師全體成員在抗戰時期創造的輝煌戰績,同時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很大貢獻。

說到129師就不得不提一下陳賡將軍的386旅,這支旅,是抗戰時期整個八路軍隊伍中最好的一個旅,也給日寇帶來了很大的殺傷力,從而導致,日軍說;要打就打386旅的標語。據統計,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第129師殲滅日偽軍達42萬餘人。而該師也從抗戰之初9000餘人展到近20萬餘人,成為發展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基礎。因此,129師也被稱為最能打的一個師。
129師在抗戰時期不僅能打,同時,曾經擔任該師的師長旅長,團長級別的人物,在1955年都被授予元帥,大將,上將等軍銜。

比如,129師兩位最傑出的軍事家劉帥,徐帥二人,曾經擔任過129師師長,副師長等職位。而且劉帥後來成為中原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一系列戰役殲敵10萬餘人,解放了大片縣城,如定陶、巨野、鄄城、滑縣、巨金魚等戰鬥都是劉帥指揮的。還有千裡躍進大別山,應該說是劉帥軍事指揮藝術的傑作,同時也為戰略反攻打好第一槍。和之後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西南都是劉帥軍事生涯中傑出的戰役。因此在1955年他被授予元帥軍銜。
還有徐帥在解放時期,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任18兵團司令員,解放了山西,在這過程中,徐帥指揮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最為出色的當屬晉中戰役,以6萬人馬全殲閻錫山10萬精銳,被稱之為解放戰爭時期最出色的戰鬥。因此徐帥在1955年也被授予了元帥軍銜。

還有在開國十位大將中,也有兩位大將曾經在129師任職,第一位是386旅的旅長陳賡將軍。他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一生指揮了無數的傑出戰役,不管是在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包括後來的抗美援朝,陳賡將軍都是至關重要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名滿天下的名將。包括蔣介石對他也是十分欣賞。
還有一位就是王樹聲,在土地改革時期,他可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帥麾下一員虎將,在那個時候王樹聲又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而在抗戰時期王樹聲曾協助劉帥指揮了許多經典戰役,成為劉帥軍事上好助手。之後王樹聲率部進入豫西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組建了河南軍區,擔任司令員。之後又歷經了解放戰爭,在1947年7月,率部隨劉鄧大軍挺進中原,任鄂豫軍區司令員,配合劉鄧主力,粉碎國軍「重點清剿」,為重建大別山根據地打開了局面。

而在57位開國上將中也有八位上將,曾經在129師任旅長,團長,政委,參謀長等職位。如129師:副主任宋任窮、參謀處長李達在1955年就是上將軍銜。以及385旅旅長王宏坤、769團團長陳錫聯也都是上將。還有386副旅長陳再道、政訓處主任王新亭、參謀長李聚奎三位指揮人員,在建國後同樣擁有上將軍銜。還有772團政訓處主任謝富治也是上將軍銜。這樣一算的話,最能打的129師,一共培養出兩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而中將與少將則是更多,都可以與115師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