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麾下10位猛將有多牛!

2020-12-17 文史天下觀

抗戰中最勇猛的八路軍部隊:129師猛將如雲,軍神劉伯承指揮有方!

推薦語: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替這些英雄烈士們領略了,這個美好的國度,我們也替他們一一感受到了。中國的近代史發展可以說是那麼的多災多難,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開始了中國現代史的發展。1912年辛亥革命徹底終結清政府的統治,那之後我們經歷了很多戰爭,也是因為這些戰爭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英雄烈士們。

這些英雄烈士們勇敢的帶領著中國人民一起抵禦列強的侵略,一起構築一個美好的新社會,雖然這當中有很多英雄,他們在同敵人抗爭的時候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死亡並沒有停止他們對於美好的渴望,也並沒有讓他們放棄對於新社會構築的期待。同時這些英雄烈士們的死亡也並沒有瓦解其餘的中國人對於勝利和美好的希冀,就是懷揣著這樣最誠摯最美好的期待,懷揣著心底裡面永遠都不會磨滅的共產主義信念,我們建設出了新中國,也終於帶給了華夏兒女和平穩定的時局。

1.王者之師——129師,軍神劉伯承到底有多麼厲害呢?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八路軍當中的猛將,在抗日戰爭當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的麾下出了10位猛將,究竟這10位猛將有多牛呢?我們今天來好好感受一下。在抗日戰爭當中,八路軍可謂是神勇無畏,也打出了很多經典戰役為大家津津樂道,在這些戰鬥當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129師的身影。129師的師長劉伯承是一個傳奇人物。

劉伯承在1911年的時候曾參加過辛亥革命,也參加過護國護法戰爭,劉伯承在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曾組織過南昌起義,他智勇雙全,被稱作是軍神。不得不說,劉伯承真的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在第2次反袁戰爭當中,他身負重傷,在德籍沃克醫生為劉伯承摘除左眼球的時候,劉伯承拒絕用麻藥。大家都知道手術是非常痛苦的,然而他卻承受了這份痛苦。

劉伯承的軍事造詣在我軍中是名列前茅的,曾擔任過紅軍大學的校長,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創建了軍事學院,他也是中國軍事院校的創始人,劉伯承的指揮能力也是一絕。而這些全部都是他在戰場上所總結出來的經驗,每打一仗他都會寫出總結,累積經驗。

2.129師的兩任政委——林育南,鄧小平,他們的身上又有什麼閃光點呢?

除了劉伯承以外,129師的政委也是傑出的人才,129師的首任政委名叫林育南。他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促使了2,4方面軍北上,立下了赫赫功勳,1938年春天因為受傷,他被調回了延安。

129師的繼任政委是鄧小平,鄧小平是我黨組織裡面早期的高級知識分子,在抗日當中,他曾提出過十大經驗,善於掌握革命兩面政策的運用。129師的副師長徐向前是我軍中名將,最擅長圍殲作戰,在紅軍時期他曾創下多項紀錄,他在戰場上的高光時刻就是在川陝反六路圍殲當中殲敵8萬,徐向前還是我軍平原遊擊戰的開創者。

陳賡曾擔任過129師396旅的旅長,從黃埔軍校到紅軍時期,他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也是通過一場又一場戰役的教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陳賡的經歷是無人能比的,在抗戰之後他率領部隊獨當一面,也展現出了自己強大的軍事才能。

3.129師的10位猛將究竟有多牛?

129師的10位虎將分別是396旅的旅長陳賡,陳賡在新中國建立之後被授予了大將軍銜,擔任129師政訓處副主任的宋任窮,宋任窮被授予的是上將軍銜,擔任769團團長的陳錫聯以及386旅副旅長的陳再道,還有就是接任386旅副旅長的許世友,772團政訓處主任王新亭,他們四人都是上將軍銜。

當時擔任772團團長的葉成煥並未能在建國之後被授予軍銜,因為他在1938年的時候犧牲了。772團的副團長王近山在建國之後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最後一位就是386旅的作戰股股長中將周希漢,他也是129師10位猛將之一。可見這支部隊真的是人才輩出,什麼樣的人帶出什麼樣的兵!

戰爭帶走了我們太多的笑靨,也是因為戰爭,我們失去了這麼多的英雄烈士們,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過任何的怨言,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在為心中的理想信念而戰,他們是在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斷努力著,哪怕是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也無所畏懼,因為那個時代,本來就是要有人來犧牲的,他們的犧牲並沒有白費,他們帶給了我們這個美好盛世,而我們也會延續他們的希望,把這個盛世不斷的維持下去。讓我們的後世也能夠生長在這一個和美的環境之中,這也是我們對於這些英雄烈士們最好的慰藉了,時光荏苒,帶走了他們的生命,可是他們的精神信念會隨著我們不斷的向前,在我們感到迷惘的時候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總結:在8年抗戰當中129師,總共殲滅了日軍和偽軍共42萬人之多,也是通過戰役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當時敵人一聽到129師聞風喪膽,簡直就是被這支部隊給打怕了。我們之所以能夠獲得現如今的一切,都是這些英雄烈士們帶給我們的,他們在戰場上所承擔的痛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從來都沒有過怨言,這一切都是源自於他們心裏面的共產信念,和為了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奮鬥的決心,對於他們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129師》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八路軍三大主力師,129師最能打,為什麼發展得最好的卻是115師?
    不過雖說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時期都比解放戰爭時間更長,而且電視裡鋪天蓋地都是抗戰電視劇,但很多人更為熟悉的反而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對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大野戰軍如數家珍。但一說到八路軍三大主力師,很多人估計了解得就不多了。八路軍三大主力師最出名的無疑是林帥的115師,最後也的確是115師發展得最好,但其實129師才是最能打的。
  • 八路軍抗戰有多艱難?129師全部彈藥加起來還不如八百壯士多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下轄115、120和129三個師,總兵力45000多人。改編完成後不久,八路軍就開赴前線和日寇作戰。熟悉抗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八路軍在和日寇作戰時基本上是以運動戰和伏擊戰為主,很少打陣地戰。
  • 軍神劉伯承制止無果,抗戰時期彭德懷的不敗神話是如何被打破的?
    另一種說法更為人所接受,是因為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因其為湘江中較深的一段,加之傳說中與周昭王有關聯才出名,所以命名湘潭。回到彭老總這邊,他在紅軍創建時期,就以猛將著稱,開創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唯一一支攻克省會的戰例。那是1930年6月,在黨內掌握核心權利的李三立,讓他有些飄飄然,又受到共產國際「左」傾指導思想的影響,提出了比較系統、不切實際的「左」傾錯位路線的主張。
  • 最能打的129師,一共培養出兩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
    抗戰時期,八路軍下轄三個師,而129師就是其中一個。該師前身是由紅軍時期的紅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的。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土地改革時期,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可是一支戰鬥力強悍,能徵善戰的部隊,兵員人數巔峰時期達到8萬,超過當時的紅一方面軍。
  • 抗戰八路軍最能打的師,戰鬥力極為強悍,129師10場經典戰鬥
    3、抗戰初期又一次重大勝利,769團被譽為「抗戰四大名團」之一。二、七亙村戰鬥時間:1937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雙方指揮:劉伯承、陳賡。戰鬥結果:幾乎全殲日軍,共1500多人、俘虜8人,繳獲長短槍550餘支、騾馬600餘匹及大批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240人。
  • 抗戰有多難?9000多人的八路軍主力師,只有10萬發子彈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最缺的是什麼?大家的答案可能有很多,因為八路軍當時缺少的東西太多了:軍裝、糧食、藥品、武器、經費等等,基本上都缺,但要說最缺的其實是彈藥。因為再好的武器沒有彈藥是完全沒有用的,甚至說還比不上冷兵器好用。
  • 葉成煥:劉伯承得力戰將,24歲犧牲,臨終之言「哎,隊伍呢?」
    當然,戰爭是殘酷的,我們雖然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也數不勝數,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的革命精神,是永遠值得後人敬重的,他們的英名、事跡和功績也是永垂不朽的。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革命先烈們,不乏有八路軍的優秀將領,比如抗日虎將、深受劉伯承器重的優秀年輕指揮員——葉成煥。
  •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分別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1日,八路軍、新四軍在師以及獨立行動的部隊中設立不公開的軍政委員會(後邊稱為軍委會),作為中共在該部隊的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分別受前方軍分會和新四軍軍分會領導,向上級軍委會和中共中央負責。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中均設立軍委會。那麼,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
  • 八路軍769團東渡抗戰,夜襲陽明堡,將日軍機場炸成火海
    山西代縣陽明堡鎮有一個叫小茹解的村子,村子邊有塊兒兩千多畝的玉米地。你可別小看這塊玉米地,它是和八路軍東渡抗日的首場大捷息息相關。這塊玉米地就是曾經大名鼎鼎的陽明堡機場。許多人知道奇襲機場的是八路軍129師的769團,畢竟是抗戰四大名團之一,名聲在外。
  • 八路軍第一戰,115師打伏擊,120師打後勤,而129師竟然打飛機
    雖然失敗實力大損,但是現今也是第二戰區總司令,麾下軍隊三十萬。 這時,八路軍作為第八集團軍也是歸閻錫山管轄的,所以八路軍各部隊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支援忻口會戰。並且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華夏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共產黨各部隊早都想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 手術72刀不用麻藥,他被稱為「軍神」
    1937年10月,日軍佔領河北石家莊後,沿正太鐵路西犯,妄圖一舉攻取太原,瓦解國共兩黨的晉北抗日聯盟。為鉗制日軍進攻,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率兵東徵。 經過縝密的偵察,八路軍獲悉日軍的一支部隊,向山西平定開進,前鋒直指太原。其輜重部隊千餘人在測魚鎮駐屯,負責向前方供應彈藥糧食。
  • 軍神劉伯承:34歲入黨,53歲痛失愛女,臨終前對愛女念念不忘
    從5歲開始,他便進入了私塾之中,給劉伯承授課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是石達開曾經的部下任賢書,開始授課的時候,劉伯承在先生的面前一副乖巧,可是對於自己的功課永遠都是不上心的。一次回到家中,母親讓他背誦課本,可是劉伯承在玩的時候,早都忘了。由於母親不識字,因此劉伯承瞎背一通,父親聽到後,將他打了一頓。
  • 劉伯承七亙村重疊設伏,成為世界經典戰例(上)
    兵法中說「用兵不復,兵不重伏」。意思是說,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去對付敵人,也不能在同一個地方伏擊敵人兩次。但是,發生在1937年10月娘子關戰役期間的「七亙村伏擊戰」,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卻打破「用兵不復」的兵法常規,出人意料地在同一地點重疊設伏,兩次重挫日軍。
  • 八路軍最好的旅,走出了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兩位少將
    ——雨果 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是由土地革時期的紅軍改編而後,當時紅軍主要分為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 其實,八路軍中期抗戰主力師是劉帥領導的129師,尤其是該師的386旅,被當時美國記者稱為八路軍最好的旅,而且,386旅也是129師主力。
  • 20多歲就能當團長?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如《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丁偉的新1團及孔捷的新2團等;另一部熱播劇《雪豹》中主要也是圍繞一個獨立團的戰鬥展開的。這些團其實都是八路軍在抗戰後發展起來的新部隊,大都是從老八路中分出部分建制營連帶起來的,或者是抽出幹部改編遊擊隊而來的。而在全面抗戰之初,八路軍的老團隊一共只有16個。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左邊兩個是新四軍的夏常服與冬棉服,右邊兩個是八路軍的夏常服與冬棉服。圖片來源:《中國百年軍服增補版》,作者徐平但換裝一事在部隊中引起很大牴觸。在此之前,紅軍有自己的服裝。1929年3月,紅軍在福建長汀打了個大勝仗。毛澤東看到,紅軍戰士中有穿繳獲的白軍軍服,有穿工人和農民服裝的,還有穿長袍馬褂的。
  • 抗日戰爭八路軍四大軍區資料大全
    抗日戰爭中北方八路軍管轄範圍的各根據地成立了四大軍區:山東軍區1942年秋,八路軍山東軍區建立,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司令員。1943年4月,隨著鬥爭形勢的需要,山東軍區進行改組,由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兼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 百團大戰中129師彈藥消耗:38個團,打了不到72萬發子彈
    百團大戰中,129師及總部直屬部隊是主力,我們就以129師的作戰後勤來進行剖析。在129師的作戰總結中,提及了該師及總部直屬部隊參加百團大戰的兵力共計有38個團。其中385旅有3個團、386旅有2個團、新1旅有2個團、新10旅有3個團、新11旅有2個團、冀南區10個團(含386旅18團)、太嶽區6個團(含386旅17團)、決死縱隊4個團另1個營,以上為32個團另1個營。
  • 今天,緬懷「軍神」劉伯承元帥
    22歲,陷入短暫人生低谷的他,在乘船過三峽時,寫下「手執青鋒衛共和,獨戰饑寒又一秋」的詩句,直抒胸臆。……劉伯承是我軍傑出的領導人,一生戎馬、戰功卓著,享有「軍神」美譽。為了保護大腦神經,劉伯承向沃克提了一個要求,「請您放心,不管發生什麼意外,都不要您負責。」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擔任德國軍醫的沃克,聽到這句話後相當震驚。在隨後三個多小時的手術中,沃克先將腐爛了的眼球割掉,然後將眼眶裡的腐肉一點一點地清除……「一共72刀!你每割一刀,我都在心中數著。」術後,劉伯承告訴沃克。「我還是第一次遇見像你這樣勇敢的人!」
  • 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悍將,虎將,勇將,分別都是指那四位將領
    在解放戰爭時期,是由劉伯承元帥領導的一支野戰軍。該野戰軍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紅軍時期的紅四方面軍。該方面軍在當時就是猛將如雲,論實力紅四方面軍,僅次於紅一方面軍,甚至超越。等到了抗戰時期,紅四方面軍改編成129師。要知道,在抗戰時期,八路軍三個師,殲敵最多的就是129師。足以可見,中原野戰軍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頑強作戰風格。加上中原野戰軍,在革命戰爭年代,也湧現出許多能徵善戰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