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悍將,虎將,勇將,分別都是指那四位將領

2020-12-10 熊熊講歷史

相信熟知解放戰爭歷史朋友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中原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是由劉伯承元帥領導的一支野戰軍。該野戰軍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紅軍時期的紅四方面軍。該方面軍在當時就是猛將如雲,論實力紅四方面軍,僅次於紅一方面軍,甚至超越。等到了抗戰時期,紅四方面軍改編成129師。要知道,在抗戰時期,八路軍三個師,殲敵最多的就是129師。足以可見,中原野戰軍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頑強作戰風格。加上中原野戰軍,在革命戰爭年代,也湧現出許多能徵善戰的名將。使得該野戰軍成為解放戰爭時期四大野戰軍之一。

要是說到中原野戰軍第一名將,相信大家都會一致認同,是司令員劉伯承元帥。其實在中原野戰軍,除了劉伯承元帥以外,還有四位比較出色的將領。他們都被譽為是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悍將,虎將,勇將。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四位出色的戰將。

鄧, 蔡樹藩,劉留影

能夠被稱之為是智將的將領,一定是文武雙全,同時還擁有出色的指揮才能,以及軍事理論才能。縱觀整個中原野戰軍,除了劉伯承元帥在軍事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外,剩下的就是陳賡將軍了。要知道,陳賡將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在校期間他各門成績都十分優秀,無論是軍事理論還是實際指揮,都排前三位。因此,陳賡也被譽為是黃埔三傑之一。能夠在數百名黃埔學生中脫穎而出,足以可見,在軍事這方面,陳賡絕對是合格的指揮家。包括,後來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表現,以及創下的輝煌戰績。所以,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非陳賡莫屬。

王近山

悍將是指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將領。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原野戰軍從不缺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將領,因為,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能夠擔任縱隊司令員,或者師長,以及後來的軍長人員,都是從戰火中打出來的,用豐富的作戰經驗。但是,在中原野戰軍有一位悍將,在戰場上作戰十分勇敢,他就是王近山,為何說他是中原野戰軍第一悍將,這是有根據的。著名的中原野戰軍政委鄧公,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原野戰軍幾乎所有的惡仗,硬仗,不好完成的作戰任務,都是交由王近山同志完成的。可見,王近山的作戰能力是得到中野司令員與政委的認可。因此,他也被稱之為是中原野戰軍第一悍將。

虎將也是指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將領。作為猛將如雲的中原野戰軍,能夠贏得中原野戰軍第一虎將稱號的將軍,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凡事都要憑戰績說話,不是誰都能夠稱得上是第一虎將的。縱觀整個中原野戰軍,只有周希漢將軍配得上是中原第一虎將的稱號。要知道,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他俘虜的敵將是最多的。打破了,整個野戰軍俘虜敵軍將領的記錄,同時,周希漢還是陳賡的愛將,也是劉伯承元帥眼中的趙子龍。

周希漢

勇將也是指作戰勇猛的意思,同時,在指揮上也有一定才能的將領則被稱之為勇將。其實,在中原野戰軍所有將領中,只有陳再道將軍配得上是勇將稱號。這可不是吹捧他,在解放戰爭中他屢立戰功,都是受到司令員劉伯承的表揚。以及受到毛爺爺的讚賞;說他是「一員戰將」,「打仗很勇敢」,「不簡單」是一位勇將。不僅如此,陳再道作戰勇猛,還受到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老總的高度評價;再到之勇。意思也是說他勇猛的意思。能夠得到兩位領導人稱讚勇猛的開國將領並不多見,因此,陳再道也得名中原野戰軍第一勇將的稱號。

相關焦點

  • 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司令員,分別由誰擔任兵團司令員?他們都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各大野戰軍都是以縱隊為建制,縱隊的多少是按照當時的兵力來劃分,並不一定都有統一的規劃,比如東北野戰軍就下轄12縱隊,而中原野戰軍卻只有7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司令員後來都參與了授銜,其中最高的便是大將軍銜,到了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此時的建制也由縱隊編成了兵團,那麼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兵團分別由誰擔任兵團司令員?我們接著往下看。
  • 解放時期各野戰軍,六縱都是王牌主力,那麼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初期,各野戰軍還沒有進行整編時,野戰軍下轄都是以縱隊為編制。按照數字先後順序,從第一縱隊到第十縱隊,有些野戰軍人數多一點,可能會編到11,12縱隊,不過,除了東北野戰軍擁有第五縱隊之外,其它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這個番號。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抗戰勝利後,為了方便統一指揮晉冀魯豫邊區各支部隊的協同作戰,根據組織上的指示,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改組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反動派悍然進攻中原解放區,挑起內戰後,我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與晉冀魯豫軍區一部分,合組為晉冀魯豫野戰軍,與反動派展開了浴血奮戰。
  • 解放戰爭:毛爺爺手中王牌,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是上將
    四位縱隊司令員都是我軍中傑出的悍將,智勇雙全,戰功顯赫。1955年,我軍授銜時,四人都被授予上將軍銜。讓我們追溯歷史的腳步,去揭開那塵封已久的戰爭往事,體會先輩為建立共和國所經歷的艱難險阻。一、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張宗遜西北野戰軍的原班人馬大多是賀龍元帥帶出來的軍隊,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0師,紅軍時期的紅二方面軍。120師與115師、129師相比,有些相形見絀。
  • 解放戰爭時期,軍長級別的將領眾多,為何這七位軍長是上將軍銜
    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擁有五大野戰軍,他們分別是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每一個野戰軍都有一位司令員。同時,各野戰軍也是由幾個或十幾個縱隊組建而成的,按照數字先後,分為第一縱隊至第十縱隊。每個縱隊的編制大概是兩到三萬餘人,其實和國軍一個軍的編制差不多,只是叫法不一樣。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與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這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嗎?
  • 抗戰時期的拼命三郎,解放時期的拼命三郎,分別是指哪兩位國共將
    然而,在近代史上也有兩位將領擁有拼命三郎的稱號。不過這兩位將領並不是一個陣營的。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近代史上中華大地上出現了兩個政權,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還有一個則是由毛爺爺領導的我軍(當時蔣介石稱之為共軍)。 兩位將領都擁有拼命三郎之稱,嚴格來講,國軍拼命三郎與我軍拼命三郎還是有區別的。
  • 桂系將領一貫驍勇善戰,但在解放戰爭中,也有四位成為我軍俘虜
    ,那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得到公認的,可不是吹出來的。就連我軍四大野戰軍司令員都十分敬佩。三野副司令員粟裕說桂系士兵十分驍勇,比蔣介石嫡系還要強悍。二野司令員劉帥說;遇到桂系將領先不打為好,先打保安隊,再打蔣介石嫡系軍,最後再打桂系將士。而從未打過敗仗的林總,人生兩場失敗的戰役就是敗給了桂系將領白崇禧。而一野司令員彭老總早在紅軍時期就領教了桂軍的厲害,說桂軍猛如虎,惡如狼。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那就是國軍起義和投誠的將士,正是由於他們迷途自焚、早日幡然悔悟,站到了人民這一邊,才使得我軍的人民解放事業進行得很順利。他們的正義之舉,無疑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
  • 蔣家王朝中,三李一王,分別是指哪四位將領
    在蔣家王朝中,有四位將領都來自山東,而且都是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三李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學生,一王是畢業於黃埔三期的學生。 一李是指李玉堂,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開始他的軍旅生涯,然而在他人生最輝煌,最突出的時刻,則是在八年抗戰時期。
  • 解放軍中三大虎將,兩位擔任總參謀長,一位解放軍副總長
    在55年的授銜大會上,可謂是虎將成雲,這些優秀將領都經受過戰爭的洗禮,並為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諸多優秀將領中,有三位不得不提,他們其中有兩位在建國後前後擔任了解放軍的總參謀長,一位擔任了解放軍的副總長,關鍵這三位英雄將領還都姓楊。
  • 亮劍中李雲龍四位上級的原型分別是誰?兩位元帥、兩位大將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主要有四位上級:抗日戰爭時期的副總指揮、師長、旅長,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司令。那麼,這四位人物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呢?副總指揮即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李雲龍的原型是王近山,王近山驍勇善戰,是中野的一員虎將。王近山性格比較火爆,連二野的名將楊勇他都不服,但是對於劉帥,卻是一萬個服氣的。劉帥運籌帷幄之,決勝千裡,在二野的威望,那自是不必說了。旅長的原型是陳賡大將。劇中的李雲龍,雖然脾氣火爆,誰都不服,但見了旅長,卻是乖得像一隻小白兔。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在解放戰爭中臨危受命,率部在連續擊敗胡宗南,穩住了西北的局勢。自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後,我軍開始在西北戰場轉入戰略反攻,牢牢掌控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將胡宗南、馬家軍打得狼狽不堪,一敗塗地,最終順利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 韓戰中,人民軍的第一悍將,卻來自第四野戰軍
    從1950年6月25日戰爭爆發至10月25日40軍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這4個月的戰爭是由人民軍獨自對抗李偽軍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志願軍參戰後,人民軍在作戰方面聽從中朝聯合司令部統一指揮。真正反映人民軍諸將領水平的,還是他們在6月25日至10月25日間的具體表現。
  • 戰鬥力最強的華野第六縱隊,司令與副司令員皆為猛將,他們都是誰
    還有第11、第12縱隊分別留在蘇中、蘇北堅持敵後鬥爭,同時兼蘇中、蘇北軍區。王必成將軍看望戰士當然了,在山東地界的華東野戰軍各縱隊自然是主力部隊,其中第一,第四,第六,第九縱隊皆為華東野戰軍的王牌。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士氣高昂,能夠確保上級交給他的每一場作戰任務,都能夠出色地完成。正因如此,華野第六縱的司令員王必成葉飛,陶勇並稱華野三虎將,也是司令員粟裕最倚重的三位將領。華野第六縱隊,不僅司令員王必成是一位猛將,就連副司令員也是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一位大名鼎鼎的虎將,他就是皮定均。
  • 第一野戰軍,除了威名遠播的彭老總,還出了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將領
    解放戰爭時期的第一野戰軍,前身是西北野戰軍。可能大家就知道,該野戰軍司令員就是威名遠播的彭老總。相信不懂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彭老總的威名吧。在紅軍時期,彭老總就是因作戰勇猛被稱之為紅軍猛獅。除了要克服天氣,環境給作戰帶來的不便以外,彭老總同時還要面對比較殘忍的馬家軍,以及蔣介石的愛將胡宗南集團。這兩位都是比較難纏的對手,馬家軍善於騎兵,熟悉當地環境,總是搞突襲。而胡宗南集團又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光清一色的美式裝備就有好幾個軍。彭老總既要面對兇殘的馬家軍,又要面對裝備精良的胡家軍。
  • 57位開國上將中,當過副總理的有幾位,他們出自於哪個野戰軍
    我們都知道在1955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其中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有55人,後來又在1956年和1958年分別補授王建安和李聚奎兩位將軍上將就那些,這57人被稱為開國上將。他們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大功勞的人,授予他們上將軍銜十分合適,這是對他們貢獻的肯定。
  • 解放時期的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是指哪四個軍
    抗戰結束後,解放戰爭又爆發了,當時全國主要戰場分為東北戰場,華東戰場,中原戰場,西北戰場,華北戰場。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東北戰場,中原戰場還有華東戰場,這三個戰場都是當時雙方交戰的主戰場,為此,蔣介石投入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同時也是最能打的。就比於中原戰場上與華東戰場上,國軍當時不僅投入的人數多,而且大多都是精銳部隊。
  • 東北野戰軍打仗最叼,最狠的兩位戰將,在戰場上犯過同樣的毛病
    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野戰部隊被稱之為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五大野戰軍。可以說,在解放戰爭時期,所有的戰鬥都是五大野戰軍全體將士共同完成的。如果,要論哪個野戰軍立功最多,解放了區域最多,人數最多,恐怕當屬東北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