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2020-12-17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排名第十位的上將是楊成武將軍,可能大家對這位開國上將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我軍著名的白袍小將,同時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在最重要的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20兵團司令員,解放華北地區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在建國後,楊成武還都是擔任把保駕任務,跟隨毛爺爺視察全國各地。

排名第九位的上將是張愛萍,他也是我跟一位老資格的革命家,但由於在戰爭年代負傷,國內醫療條件有限,張愛萍被安排到蘇聯養傷。因此並沒有參加解放戰爭,還是在淮海戰役結束後,才回到第三野戰軍,不過後期由於創造了我國海軍,並且擔任司令員,再加上早期的功勞,因此他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並且排名第九。

張愛萍

排名第八位的開國上將是彭紹輝,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一野戰軍的猛將,擔任第一兵團第七軍的軍長。雖說是軍長級別的將領,但由於,在革命戰爭年代立下的功勞較大,因此排名第八。

排名第七位的開國上將是鄧華將軍,他是57位開國上將中,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指揮人數作戰數最最多的一位上將,代替彭老總的位子,指揮志願軍發動了上甘嶺戰役,金城反擊戰。同時也是開國上將的指揮才能較為出色的一位將領。

排名第六位的開國上將是許世友,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一位虎將。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九縱隊司令員,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之後在濟南解放後,率兵鎮守山東。而且也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位將領。

許世友 右一

排名第五的開國上將是王震,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一野戰軍,任該野戰軍兵團司令員,成為解放大西北的得力幹將。而且王震還是一位文武皆能的將領,在新中國建設事業中,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排名第四的開國上將是李克農,他能夠排在王震與許世友前面,足以可見,在革命戰爭年代,李克農立下的功勞也是很大的。他並非是作戰型的將領,而是從事我黨的情報工作,也是我黨早期的龍潭三傑之一。總能夠在危機關頭,將重要的情報送出,使得紅軍一次次化險為夷。很得毛爺爺的器重,因此在1955年他也被授予上將軍銜。

張宗遜

排名第三的開國上將是張宗遜,他是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也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員,更是一位有資歷的老革命家。在井岡山時期還擔任過毛爺爺的警衛員,如果論警衛員排名,張宗遜是最早的一位。

排名第二的開國上將是李達,他是第二野戰軍參謀長,是一位出色的參謀人員,在人生的革命生涯中,先後輔佐過賀老總,劉伯承元帥,陳老總,還有彭老總。能夠擔任五位元帥的參謀長,恐怕在開國上將中,也只有李達一人了。

排名第一的開國上將是蕭克,他屬於是有元帥的資歷,大將的戰功。紅軍時期,就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到了抗戰時期任120師副師長。這兩個職務,足以評選元帥軍銜,只不過在解放戰爭時期沒有成為野戰軍司令員,所以,才被授予開國第一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軍委最可靠的參謀——李濤上將李濤上將是湖南人,出身於中國最古老、最長壽的民族瑤族。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
  • 我國57位開國上將中,哪個姓氏的人數最多?王姓有5位,李姓有6位
    1955年,國家舉行了一次非常盛大的授銜儀式,在這場授銜中,國家一共評選出了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人中,哪個姓氏最多呢?王姓5位,李姓6位。你知道這些將軍都有誰嗎?比如有名的政工型開國上將王平,他是湖北省陽新人,一開始的時候他叫王明,因為覺得自己跟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所以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王平。還有一個開國將領名叫王震,他是湖南省瀏陽人,經常被人稱為王鬍子,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是能打仗,而且愛兵如此的好將領,國家每次給他安排任務,他都能迅速採取行動,為國家做出了很多歷史貢獻。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紅軍時期,57位開國上將分別來自哪個「山頭」?5人沒有參加紅軍
    那麼57位開國上將,分別來自哪個「山頭」?我們接著往下看。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走出31位開國上將:其中來自紅1軍團的有20人,分別是第2師政治委員鄧華劉震上將紅25軍走出2位開國上將:分別是紅25軍手槍團1分隊1班戰士劉震、紅25軍224
  • 紅六軍團四巨頭,三位都是開國上將,另一位為何沒有軍銜
    對於一個軍團,一般來說,有四位首長,軍團長、軍團政委、軍團參謀長以及軍團政治部主任。他們可以稱得上是軍團的「四巨頭」。有一個軍團的四巨頭,其中三位都是開國上將。這就是發源於湘贛蘇區的紅六軍團。紅六軍團出上將。軍團長蕭克,是開國第一上將。
  • 授銜時,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最多的省份分別是哪個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1955年,人民軍隊授銜儀式勝利舉行,後來,王建安、李聚奎、聶鶴亭、賀誠等人又被補授上將、中將軍銜,到了60年代初,又有200多位大校被提升為少將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中,哪幾位沒有參加過長徵?他們當時都在幹什麼?
    1955年大授銜,有55位開國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加上1956年補授上將的王建安和1958年補授上將的李聚奎,共和國共誕生了57位開國上將。這57位開國上將中,除過3位起義將領外,其餘54位在授銜時都是共產黨員。紅軍時期,參加過長徵的開國上將有48位,有9位因為其他原因沒有經歷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
  • 57位開國上將中,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有3人,他們都是誰?
    本著富國強軍的思想,建國後首次軍銜制度誕生了,此次授銜,共產生了55位上將,加上後來補授的2位,人民解放軍共有57位開國上將。開國大授銜這57位開國上將,都是解放軍中的瑰寶,是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中54位是我軍培養出的優秀分子,在各個戰爭時期都有非凡的表現。
  • 57位開國上將中,當過副總理的有幾位,他們出自於哪個野戰軍
    我們都知道在1955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其中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有55人,後來又在1956年和1958年分別補授王建安和李聚奎兩位將軍上將就那些,這57人被稱為開國上將。他們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大功勞的人,授予他們上將軍銜十分合適,這是對他們貢獻的肯定。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且聽在下一一到來。第一個是紅四師,這是紅三軍團的主力師。師長是洪超,歷史應該記住洪超,他當過朱老總的警衛員,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在突破國民黨的第一道防線時,洪超不幸壯烈犧牲。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根據2015年人口普查數據:楊姓總人口有4000多萬,楊姓是繼陳姓後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姓。二、楊得志上將楊得志,湖南株洲人,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和政治委員。三,楊志成上將楊志成,貴州省三穗縣人,他是貴州省唯一一位開國上將,也是僅有的幾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
  • 開國授銜的57位上將中,都有哪些人授銜過高了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共有55位開國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1956年1月,王建安被補授上將軍銜,1958年2月,李聚奎被補授上將軍銜,這樣,開國上將的名單增加到57人。開國的這57位上將都是功勳卓著的開國名將,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貢獻,足以彪炳史冊。那麼,在這57位傑出的開國將領中,有哪些人的授銜過高了呢?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後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成長為解放軍開國上將。他率領的部隊紀律嚴明,在陣地防守戰中獨樹一格,有「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美譽。他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我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武裝起義中,分別走出哪些開國上將?
    這次起義共走出4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楊志成、蕭克、周士第、趙爾陸。這次起義共走出5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宋任窮、張宗遜、陳士渠、陳伯鈞、黃永勝。這次起義,有6位開國上將參與其中,他們分別是楊志成、楊得志、蕭克、鄧華、朱良才、趙爾陸。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
  • 57位開國上將中,有4位少數民族將領,他們都是誰,屬於哪族
    57位開國上將中,有4位少數民族將領,他們都是誰,屬於哪族紅軍長徵,歷時二年,其中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都經過了西南、西北少數民族聚居區,與苗、瑤、壯、侗、水、布依、土家、白、仡佬、納西、彝、藏、羌、回、裕固、東鄉、蒙古等十多個少數民族頻繁接觸。
  • 57位開國上將,兩人活過100歲!他們都是誰?
    解放軍總計有57位開國上將,有兩人活過100歲,一個來自遼寧,一個來自湖南。他是一個活過100歲的開國上將。 第二個就是湖南人蕭克。蕭克原名武毅,字子敬。
  • 陳姓四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個不同的省份!他們分別是誰?
    陳姓是第一個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陳姓也是我國人口大姓,歷史上陳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西漢名相陳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據2019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陳姓在2018年戶籍人口數量達6000多萬,人口姓氏數量排名第5位,那麼陳姓有幾位百歲開國將軍呢?
  • 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
    在當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624萬人,主要分布於廣東、江西、四川、廣西等省區。從人口上講,鍾姓人口少於袁姓,不過在開國將軍數量和軍銜上相比袁姓略勝一籌,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那麼鍾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有沒有你老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