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排名第十位的上將是楊成武將軍,可能大家對這位開國上將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我軍著名的白袍小將,同時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在最重要的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20兵團司令員,解放華北地區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在建國後,楊成武還都是擔任把保駕任務,跟隨毛爺爺視察全國各地。
排名第九位的上將是張愛萍,他也是我跟一位老資格的革命家,但由於在戰爭年代負傷,國內醫療條件有限,張愛萍被安排到蘇聯養傷。因此並沒有參加解放戰爭,還是在淮海戰役結束後,才回到第三野戰軍,不過後期由於創造了我國海軍,並且擔任司令員,再加上早期的功勞,因此他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並且排名第九。
張愛萍
排名第八位的開國上將是彭紹輝,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一野戰軍的猛將,擔任第一兵團第七軍的軍長。雖說是軍長級別的將領,但由於,在革命戰爭年代立下的功勞較大,因此排名第八。
排名第七位的開國上將是鄧華將軍,他是57位開國上將中,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指揮人數作戰數最最多的一位上將,代替彭老總的位子,指揮志願軍發動了上甘嶺戰役,金城反擊戰。同時也是開國上將的指揮才能較為出色的一位將領。
排名第六位的開國上將是許世友,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一位虎將。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九縱隊司令員,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之後在濟南解放後,率兵鎮守山東。而且也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位將領。
許世友 右一
排名第五的開國上將是王震,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一野戰軍,任該野戰軍兵團司令員,成為解放大西北的得力幹將。而且王震還是一位文武皆能的將領,在新中國建設事業中,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排名第四的開國上將是李克農,他能夠排在王震與許世友前面,足以可見,在革命戰爭年代,李克農立下的功勞也是很大的。他並非是作戰型的將領,而是從事我黨的情報工作,也是我黨早期的龍潭三傑之一。總能夠在危機關頭,將重要的情報送出,使得紅軍一次次化險為夷。很得毛爺爺的器重,因此在1955年他也被授予上將軍銜。
張宗遜
排名第三的開國上將是張宗遜,他是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也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員,更是一位有資歷的老革命家。在井岡山時期還擔任過毛爺爺的警衛員,如果論警衛員排名,張宗遜是最早的一位。
排名第二的開國上將是李達,他是第二野戰軍參謀長,是一位出色的參謀人員,在人生的革命生涯中,先後輔佐過賀老總,劉伯承元帥,陳老總,還有彭老總。能夠擔任五位元帥的參謀長,恐怕在開國上將中,也只有李達一人了。
排名第一的開國上將是蕭克,他屬於是有元帥的資歷,大將的戰功。紅軍時期,就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到了抗戰時期任120師副師長。這兩個職務,足以評選元帥軍銜,只不過在解放戰爭時期沒有成為野戰軍司令員,所以,才被授予開國第一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