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位開國上將中,哪幾位沒有參加過長徵?他們當時都在幹什麼?

2020-12-11 騰訊網

1955年大授銜,有55位開國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加上1956年補授上將的王建安和1958年補授上將的李聚奎,共和國共誕生了57位開國上將。這57位開國上將中,除過3位起義將領外,其餘54位在授銜時都是共產黨員。紅軍時期,參加過長徵的開國上將有48位,有9位因為其他原因沒有經歷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那麼這9位沒有參加過長徵的開國上將都是誰?當時都在幹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

開國授銜

堅持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的有3位

紅軍長徵時期,葉飛、鍾期光和傅秋濤3人堅持了南方三年遊擊戰爭,沒有參加過長徵。葉飛,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出生於菲律賓,是中國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紅軍長徵期間,葉飛擔任中共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紅軍閩東獨立師政治委員,在南方領導遊擊戰爭。

鍾期光

鍾期光,湖南省平江縣人。紅軍長徵後,他擔任紅16師政治部主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省蘇維埃政府教育部部長,參加了極其艱苦的三年遊擊戰爭。傅秋濤,湖南省平江縣人。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徵,傅秋濤留在湘鄂贛地區,領導湘鄂贛邊區軍民堅持鬥爭,重建紅16師。

閻紅彥

堅持西北遊擊戰爭的有1位

1934年紅軍長徵時期,閻紅彥被派到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七大,隨後進入國際列寧學院和紅軍陸大附設的共產國際研究班學習軍事。1935年4月閻紅彥回國後,得知中央紅軍主力已經到達了陝北,所以他趕赴瓦窯堡會見中央領導。1936年2月,閻紅彥組建黃河遊擊師並任司令,發動群眾,堅持西北遊擊戰爭。

烏蘭夫上將

在內蒙古進行地方工作的有1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被迫長徵。此時烏蘭夫在中共西北特委書記王若飛的領導下,在內蒙古西部地區從事黨務、軍運、情報和民族工作。1936年2月21日,烏蘭夫秘密策動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保安隊舉行「百靈廟暴動」,打響了蒙古民族武裝抗日的第一槍。從土地革命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烏蘭夫一直從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建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呂正操

在東北軍任職的有1位

紅軍長徵時期,呂正操在張學良的東北軍中,擔任第116師647團團長。他作戰勇敢,是當時東北軍中的一員虎將,曾在抗擊叛軍攻佔北平城的戰鬥中,他指揮部隊前後夾攻、堵截圍殲,將叛軍全部消滅,城防部隊無一人傷亡。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後,呂正操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陳明仁上將

在國民黨軍中任職的有3位

57位開國上將中,解放戰爭中從國民黨軍隊中起義的有3位,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所以紅軍長徵時期,他們3人在國民黨軍中任職,沒有參加過長徵。陳明仁,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人。長徵時期,他擔任國民黨第2師參謀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議,後進入陸軍大學第13期學習。

董其武上將

董其武,山西河津人。紅軍長徵時期,他擔任國民黨軍第35軍218旅旅長,參加綏遠抗戰,率部出其不意,殲滅紅格爾圖的日偽軍,為百靈廟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陶峙嶽,湖南省寧鄉市仙鳳鄉人。長徵時期,陶峙嶽擔任國民黨第8師師長,積極整軍備戰,防禦日寇侵略。以上是沒有參加過長徵的9位開國上將,他們處於不同的陣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相關焦點

  • 57位開國上將中,當過副總理的有幾位,他們出自於哪個野戰軍
    我們都知道在1955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其中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有55人,後來又在1956年和1958年分別補授王建安和李聚奎兩位將軍上將就那些,這57人被稱為開國上將。他們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大功勞的人,授予他們上將軍銜十分合適,這是對他們貢獻的肯定。
  • 57位開國上將中,有4位少數民族將領,他們都是誰,屬於哪族
    57位開國上將中,有4位少數民族將領,他們都是誰,屬於哪族紅軍長徵,歷時二年,其中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都經過了西南、西北少數民族聚居區,與苗、瑤、壯、侗、水、布依、土家、白、仡佬、納西、彝、藏、羌、回、裕固、東鄉、蒙古等十多個少數民族頻繁接觸。
  • 開國授銜的57位上將中,都有哪些人授銜過高了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共有55位開國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1956年1月,王建安被補授上將軍銜,1958年2月,李聚奎被補授上將軍銜,這樣,開國上將的名單增加到57人。開國的這57位上將都是功勳卓著的開國名將,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貢獻,足以彪炳史冊。那麼,在這57位傑出的開國將領中,有哪些人的授銜過高了呢?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紅軍時期,57位開國上將分別來自哪個「山頭」?5人沒有參加紅軍
    那麼57位開國上將,分別來自哪個「山頭」?我們接著往下看。湘鄂贛紅軍走出2位開國上將,分別是湘鄂贛總指揮部宣傳科科長鍾期光、湘鄂贛軍區政治部主任傅秋濤;閩浙贛紅軍走出1位開國上將,是參與創建閩東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遊擊隊的葉飛。
  • 57位開國上將中,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有3人,他們都是誰?
    開國大授銜這57位開國上將,都是解放軍中的瑰寶,是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中54位是我軍培養出的優秀分子,在各個戰爭時期都有非凡的表現。董其武、陳明仁、陶峙嶽3位是國民黨起義將領,他們思想轉變之後,積極投身於祖國現代化建設,功勞頗豐。那麼57位開國上將的軍事學歷如何?其中9人黃埔軍校畢業,3人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
  • 參加秋收起義的5位開國上將,到解放戰爭,最低也是兵團副司令員
    這次偉大的起義,走出了五位共和國未來的開國上將。他們當時的職位都比較低微,有普通的戰士,有班長,職位最高的一位才是連長,可是到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都成為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最低的也是兵團的副司令員。建國後成就都很大。他們都是誰呢?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後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成長為解放軍開國上將。>1903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參加過廣東革命政府討伐陳炯明的第1、2次東徵。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軍委最可靠的參謀——李濤上將李濤上將是湖南人,出身於中國最古老、最長壽的民族瑤族。
  • 57位開國上將,他們活了100餘歲,其中一個是最後入黨的
    ——趙鑫珊 眾所周知,新中國一共授予了57名上將軍銜,那麼讀者們可否知道在眾多上將中,哪兩位將軍壽命最長且是百歲壽星,下面跟隨筆者來認識一下他們。 他們就是蕭克將軍和呂正操將軍,兩位分別隕落於2008年和2009年。
  • 57位開國上將,兩人活過100歲!他們都是誰?
    解放軍總計有57位開國上將,有兩人活過100歲,一個來自遼寧,一個來自湖南。他們不僅是革命軍人中的先鋒模範代表,在生活中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長壽方面,筆者注意到,這兩位上將德高望重,淡泊名利,胸襟開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繪畫,寫字。 第一個就是遼寧人呂正操,他1904年1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市,1923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先後任東北軍第五十三軍連長、營長、少校副官隊長,第一一六師參謀處長,六四七團、六九一團團長等職務。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
  • 紅六軍團四巨頭,三位都是開國上將,另一位為何沒有軍銜
    對於一個軍團,一般來說,有四位首長,軍團長、軍團政委、軍團參謀長以及軍團政治部主任。他們可以稱得上是軍團的「四巨頭」。有一個軍團的四巨頭,其中三位都是開國上將。這就是發源於湘贛蘇區的紅六軍團。紅六軍團出上將。軍團長蕭克,是開國第一上將。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
    在當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624萬人,主要分布於廣東、江西、四川、廣西等省區。從人口上講,鍾姓人口少於袁姓,不過在開國將軍數量和軍銜上相比袁姓略勝一籌,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那麼鍾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有沒有你老鄉呢?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長徵時,紅一方面軍共有1、3、5、8、9五個軍團,共下轄十二個師。在長徵中,他們浴血搏殺,與反動軍隊展開了一幕幕生死較量,為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偉大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那麼這十二位師長都是何人?在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我國57位開國上將中,哪個姓氏的人數最多?王姓有5位,李姓有6位
    1955年,國家舉行了一次非常盛大的授銜儀式,在這場授銜中,國家一共評選出了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人中,哪個姓氏最多呢?王姓5位,李姓6位。你知道這些將軍都有誰嗎?比如有名的政工型開國上將王平,他是湖北省陽新人,一開始的時候他叫王明,因為覺得自己跟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所以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王平。還有一個開國將領名叫王震,他是湖南省瀏陽人,經常被人稱為王鬍子,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是能打仗,而且愛兵如此的好將領,國家每次給他安排任務,他都能迅速採取行動,為國家做出了很多歷史貢獻。
  • 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引言: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忘記歷史就等同於忘記了自己的根,忘記英雄就等同於忘記了過去的艱難歲月。在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為了表彰為民族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1614名將官授銜。時光飛逝,很多將領都離我們遠去。
  • 歷史上1048位開國將軍,至今仍健在的僅剩4位,他們是誰?
    據記載,當時的開國將軍有1048位,其中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10位,開國上將55位,中將175位和少將798位。不過,新中國成立後,他們都被分配到各個地方,繼續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今天,離1955年舉行的授銜儀式,已經過去65年了,不知不覺,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了,原來的開國將軍也陸續離開了我們。現在,在世的開國將軍只有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