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八路軍四大軍區資料大全

2021-01-08 百家號

抗日戰爭中北方八路軍管轄範圍的各根據地成立了四大軍區:

山東軍區

1942年秋,八路軍山東軍區建立,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司令員。

1943年4月,隨著鬥爭形勢的需要,山東軍區進行改組,由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兼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下轄膠東軍區、魯中軍區、魯南軍區、清河軍區、冀魯邊軍區、濱海軍區。

八年抗戰,山東軍區領導軍民殲滅日偽軍50餘萬人,軍區部隊發展到27萬人,為爭取抗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晉綏軍區

1940年11月7日,成立了八路軍晉西北軍區,120師師長賀龍任軍區司令員,120師政委關向應任軍區政委。

1942年9月,晉西北根據地和大青山根據地聯成一片,故將晉西北軍區改為晉綏軍區。

八年抗戰,晉綏軍區殲滅日偽軍13.8萬,根據地面積16.5萬平方公裡。

晉冀魯豫軍區

1938年4月,八路軍129師組建了晉冀豫軍區,倪志亮任司令員,黃鎮任政委;

1938年4月,成立了冀南軍區,陳再道任司令員,宋任窮任政委;

1940年6月,成立太行軍區,129師師長劉伯承任軍區司令員,129政委鄧小平任軍區政委;

1940年5月,成立太嶽軍區,陳庚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

1940年4月,成立了冀魯豫軍區,黃克成任軍區司令員,崔田民任政委。

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以上各軍區進行調整,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

下轄冀魯豫軍區、冀南軍區、太行軍區、太嶽軍區。

八年抗戰,晉冀魯豫軍區共殲滅日偽軍42萬餘人,軍區部隊發展到26萬人。根據地發展到15萬平方公裡。

晉察冀軍區

1937年底成立晉察冀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委,下轄4個分區和冀中軍區、冀晉軍區、冀察軍區、冀熱遼軍區。

八年抗戰,晉察冀軍區共殲滅日偽軍33萬多人,根據地面積25萬平方公裡,是華北敵後最大的抗日根據地。

相關焦點

  • 八路軍120師資料大全
    八路軍120師資料大全文/號外歷史之成成 圖/網絡八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抗日戰爭中做出巨大貢獻的隊伍,由於八路軍的稱號已經在各級部隊中廣泛傳播,因此八路軍的稱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戰爭後期。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擔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營長、115師教導第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和山東軍區第一師師長等職,率部和日偽軍多次作戰,屢立戰功。韓戰爆發後率38軍入朝作戰,在第二次戰役中榮立大功,受到了志願軍總部的嘉獎,38軍也被稱為「萬歲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在陝北成功會師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開始東渡黃河抗擊日本侵略者。 第685團的首任團長是楊得志,他是湖南株洲人,後來還擔任過第一一五師第343旅代旅長,冀魯豫支隊支隊長,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 八路軍四大軍區是哪幾個?司令員分別是誰?他們後成就如何
    >舉報   1937年7月7日隨著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全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國共第二次合作,中國工農紅軍也因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真實數據公布
    那麼,日軍投降後,八路軍還剩下多少人呢?。1937年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最初改組時有三個師,共約5.2萬人。不久後,這些戰士分批奔赴抗日前線,年底在陝西站穩了腳跟。兵力進一步擴大到8萬多人。1940年又經過一次大整編,主力發展到近40萬人。與此同時,抗日戰爭也進入了最激烈的階段。
  •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第685團團長是楊得志,3個營的營長是誰
    全面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下轄第115、第120、第129師,其中第115師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第343旅又下轄第685團、第686團。第685團的團長是大名鼎鼎的楊得志,後來成開國上將。
  • 1988年恢復軍銜,七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分別被授何軍銜?
    在88年授銜儀式中,我國只有七大軍區,還有四大軍區在1985年的裁軍中被撤銷。那麼這七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是張萬年,他出生於1928年,山東龍口人。抗戰爆發後,16歲的張萬年毅然參加八路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此後,他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 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左權,有多少人知道被日軍俘虜的最高將領
    抗日戰爭爆發後,左權擔任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兼第2縱隊司令員。長樂一戰,左權完美利用地形優勢,一舉殲滅日軍2000多人,繳獲大批物資,並且還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劉志堅 左權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一位最高指揮官,這很多人都知道,但要說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被日軍俘虜的最高將領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了,這個人就是開國中將劉志堅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抗日戰爭中最高擔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1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最高擔任解放軍第1軍副軍長,後來抗美援朝是志願軍46軍第二副軍長、第一副軍長。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十大抗日戰爭感人故事英雄人物事跡
    1抗日戰爭英雄故事  1、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司令,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中共軍隊發動的最大的一次對日作戰行動,消滅敵軍25000餘人,戰果巨大。儘管這次戰役有值得探討的地方,但它打出了八路軍的軍威。這一戰績中共其他將領無法比擬,作為這一戰役的策劃者和總指揮,彭德懷以高票當選第一是理所當然的事。
  • 1955年全國十二大軍區政治委員都是誰?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最高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朱良才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秘書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朱良才協助聶榮臻組建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任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1948年5月朱良才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朱良才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華北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同時授予上將軍銜。
  • 八路軍竟然吹日本小調,用弓箭抗日?真相令人拍案叫絕!
    在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士兵被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教育洗腦,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而諸多偽軍也有很多不甘為敵寇賣命的熱血漢子。在敵後抗戰期間,八路軍成功運用了當年馬謖對諸葛亮的這句建議,對日偽軍展開了各式各樣和獨具特色的心理戰,其中,八路軍山東軍區的指戰員們在對日偽軍的心理戰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 抗戰爆發前,紅一軍團有三個師,整編為八路軍後師長都為團長
    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民侵華戰爭,在此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國共雙方迅速達成合作,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位於西北的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西北紅軍等紅軍主力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
  • 八路軍正在開會,日寇大舉來犯,賀老總一拍桌子:滅了他們
    此時,在河北河間縣一個叫做齊會的小地方,有一隊八路軍將士正在召開聯歡會。與會人員包括八路軍120師全體指戰員,以及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及所部將士。此前,東北軍某團團長呂正操,冒著被反對派迫害的危險,親自率領一個團的將士加入了人民軍隊中,為八路軍雪中送炭。呂正操率部開闢了冀中抗日根據地,成為人民軍隊赫赫一方的大軍區司令員。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到底跟日軍相差多大?
    在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八路軍槍裡的子彈源源不斷地掃射日軍,實力強勁,但是在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遠遠落後於日軍。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是一個工業國,在世界工業強國中排名第五,而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國家,工業落後,不具備自主研發武器的能力,而日本的經濟總量遠遠高於我國,在軍費支出上也高出我國,所以在武器裝備上,日軍所配備的武器比八路軍精良。
  • 抗戰勝利後,河南軍區部隊改為中原第一縱隊,三個旅長後都為中將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省境內八路軍、新四軍部隊眾多,初中期也並未形成統一的河南軍區,冀魯豫軍區、太行軍區、太嶽軍區、淮北軍區、鄂豫皖湘贛軍區等均涉及河南一部。1944年下半年,太行、太嶽等軍區派出部隊挺進豫西,開闢了豫西抗日根據地並組建了河南軍區,王樹聲任軍區司令員,戴季英任政治委員。河南軍區先後成立了第一到第六軍分區,到抗日戰爭勝利後,為爭取和平主動南下桐柏,讓出了豫西根據地。
  • 100冊大型文獻《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出版
    近日,大型抗戰史文獻《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資料集共100冊,收錄文獻341種,是全面反映中國抗日戰爭軍情實況的大型珍稀文獻。《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由抗戰研究權威專家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金以林,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民國史研究室主任羅敏領銜主編,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係文獻數據平臺選編、整理,文獻內容主要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國家圖書館館藏。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_評論頻道_中國...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