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到底跟日軍相差多大?

2021-01-08 天下將令

在大火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中,曾出現過一個穿幫鏡頭,一個星巴克杯子亂入畫面,出現在「龍母」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的面前。而這種類似的穿幫鏡頭在其他影視劇中也多有出現,而在「抗日神劇」中,穿幫鏡頭就更多,褲襠藏雷、手撕日本鬼子、步槍打飛機等誇張的鏡頭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這些抗日劇因為不尊重歷史實際情況,也只能當笑話看看。

在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八路軍槍裡的子彈源源不斷地掃射日軍,實力強勁,但是在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遠遠落後於日軍。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是一個工業國,在世界工業強國中排名第五,而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國家,工業落後,不具備自主研發武器的能力,而日本的經濟總量遠遠高於我國,在軍費支出上也高出我國,所以在武器裝備上,日軍所配備的武器比八路軍精良。正是因為武器實力的巨大懸殊,在面對強大的敵人的時候,八路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抗日神劇中,八路軍殲滅大量日軍的時候卻損失極少,這種情況是不真實的,八路軍在戰爭中損失的人數,遠遠多於日軍傷亡人數。

好在十四年之後,我國戰士終於憑藉著強大的意志力將日本軍隊趕出國土,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國人民終於從戰爭中脫離出來。其實這種實力差距很大的情況在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有體現,當時,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軍隊,我軍戰士還是以頑強的意志力打敗了美軍,打出了我國軍威,讓世界各國不敢輕易侵犯我國,使得中華民族第一次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為我國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和平穩定的基礎。

這些戰爭也讓我國深深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吸收教訓的我國在之後不斷發展軍事力量,完全擺脫了當初羸弱的狀態。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雖然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屬於正規部隊,但是兵力只有三個師,在人數與國軍相差甚遠。當時,依靠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頑強鬥爭,八路軍也殲滅了敵軍幾十萬。其中,還創造了擊斃五位日軍高級將領的輝煌戰績,包括三位日軍中將和兩位日軍少將。
  • 抗日戰爭中,日軍把老百姓推在前面,八路軍名將:這個好解決
    但是在中國軍民的全力阻擋之下,他們也逐漸停止了自己的進攻腳步,雙方進入了抗戰中的戰略相持階段。而我黨也不斷的在日本佔領區建設敵後根據地,來進行長期抗戰。而日本人出於他們的邪惡目的,也開始不斷地進行掃蕩,來試圖滅絕中國人。而這種政策在歷史上就被稱為三光政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黑暗時刻。
  • 抗戰時,八路軍經常繳獲很多日軍皮靴,但為何他們很少穿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我國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當時抗日戰場,分為了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八路軍在敵後戰場同日寇展開激烈較量,並繳獲日軍大量物資,如日軍的皮靴。當時八路軍繳獲日軍大量皮靴,為何不見他們穿過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個紀律問題。
  • 真實的八路軍對日軍白刃戰,幾個人對一個鬼子,都感到很吃力!
    真實的八路軍對日軍白刃戰,幾個人對一個鬼子,都感到很吃力! (電影《太行山上》) 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第一次與日軍進行白刃較量。
  • 抗日戰爭時一個軍的規模有多大?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而軍隊編制因軍隊的出現而出現、變化而變化,不僅是各個國家軍隊都有不同的軍隊編制並且同一國家在各個歷史階段中的軍隊編制也有區別,只有讓軍隊編制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做到讓軍隊一直處於最好的備戰狀態中,從而幫助軍隊立於不敗之地。在抗日戰爭中中軍和日軍在軍隊編制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盧溝橋事變乃是當時的日本軍方刻意製造的,打響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信號。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騎兵在軍隊中常擔任偵察兵的角色,偶爾也會以快速反應部隊的身份參與戰爭。在抗戰時期,日軍的騎兵在華北平原來去自如,用遊擊戰術襲擾後方,曾一度給抗日根據地帶來不小的麻煩。在一些熱播好劇裡,也有對這一歷史的反映。如抗戰連續劇《亮劍》,日軍騎兵戰鬥力兇悍,讓八路軍很頭疼。
  • 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殘兵被遣送回國,那當時八路軍剩下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殘兵被遣送回國,當時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抗日戰爭在1945年已經漸漸收尾,最終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向世界各國遞送了投降文書作為這場戰爭的結束。現在就讓我們回頭來看一看八路軍的隊伍擴充。一開始,八路軍並不是稱為八路軍,而是叫做工農紅軍,人數也只有52000。隨著戰爭的爆發,八路軍的人數不斷擴充壯大。
  • 抗日戰爭時期 在八路軍作戰部隊中 最受歡迎的五種著名日軍武器
    《遊擊隊之歌》裡這一句經典歌詞曾經是以八路軍為主要戰力的敵後抗日武裝的真實寫照。 在近戰中有著絕對的優勢,在亞洲戰場上日軍在肉搏戰中佔盡優勢,甚至有和國軍士兵拼刺刀傷亡比例一比五的傳言。這一支步槍在八路軍以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中備受歡迎,一直到了解放戰爭甚至韓戰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為何八路軍戰士都情願穿手工草鞋,也不穿從日軍那裡繳獲的皮靴?
    喜歡去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朋友們,一定會看到展館中擺放著的八路軍曾經穿的「軍服」,那些放在展櫃的軍服,大多數都是渾身補丁,哪個地方破了,就在破的地方補上一塊補丁,在那些軍服中,幾乎都看不到新衣服。而且,尤其是在八路軍的隊伍中,戰士們所穿的鞋更是五花八門,即使是布鞋,在上面也是布滿了各種的補丁,要說戰士們所穿得最多的謝,那就要數草鞋了。
  • 「鬼子進村」的真實場景,跟電視劇相差很大,我們都被騙了
    14年侵華戰爭,對於咱們來說絕對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因為在那個年代,內部勢力割據一方,沒有好的經濟基礎以及軍事力量,面對日軍的入侵,一些有實力的人也沒有選擇抵抗,綜合各種因素,使得日軍很輕易就邁出第一步,且朝著更大的目標邁進,還預計3個月內取得全面勝利,並向東南亞地區進發。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上個世紀中前期的時候,日本侵略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地區,侵華戰爭就此打響,並且直到1945年的時候才最終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結束,在這期間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那麼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呢?二戰結束以後,各國都對自己國家的傷亡和殺敵數進行了一個統計工作,在中國的統計之中,日本在中國領土上陣亡的日本士兵數量在240萬左右,這個數字並沒有算上太平洋戰場和其他戰場上日軍的犧牲,因此日軍二戰犧牲的總人數應該還有更多。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真實數據公布
    在正常戰爭中,德國和日本佔優勢。他們在歐洲和亞洲橫行霸道,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特別是在中日抗戰中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正是我軍和人民的勇敢無畏,驅走了侵略者,但犧牲了許多戰士。那麼,日軍投降後,八路軍還剩下多少人呢?。1937年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最初改組時有三個師,共約5.2萬人。
  • 抗戰史上奇特一戰:日軍偷襲不成卻慘敗,竟給八路軍送去感謝信
    在抗日戰爭史上,出現過一些難以置信、讓人稱奇的戰鬥。1935年冬山東臨朐縣五井鎮就曾發生過一場這樣的激戰。此戰最令人驚奇之處,不在於八路軍兩個連將四百多名日偽軍一舉擊潰,而是出現在戰鬥結束之後,那位日軍指揮官竟然專門寫了一封信向八路軍表示感謝。 吃了敗仗還寫感謝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誰說八路軍「遊而不擊」?看看這四位日軍名將怎麼死的?
    老照片 抗日戰爭直至今日,仍有一些人不明就裡,不分青紅皂白地質疑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甚至也唱出八路軍、新四軍「遊而不擊」的陳詞濫調。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中究竟是怎樣戰鬥的,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在這裡擺事實,講道理。這裡要講的事實就是:抗戰期間,我軍曾經成功擊斃四個日軍高級將領,這些高級將領都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眼中的「名將」、「精英」,而在中國人的眼中,他們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 真實八路軍影像,裝備日軍最先進的機槍,腳上穿的卻是草鞋
    然而,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八路軍嗎?我們來看一張八路軍真實影像,他們裝備日軍最先進的機槍,腳上穿的卻是草鞋!請看下圖: 這是一張拍攝於1940年的照片,照片上是真實的八路軍影像。我們能看到當時他們最真實的裝備情況。
  • 抗日戰爭我軍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是你也不選擇開槍
    而在與日軍黑島騎兵聯隊戰鬥中,八路軍的騎兵連的子彈是不夠的,沒多久就消耗殆盡,於是孫德勝只好命令,所有還倖存的戰士們,扔掉無用的槍枝,抽出馬刀準備向敵軍衝鋒,但是讓觀眾們驚訝的一幕出現了,對面的日軍騎兵也捨棄了槍枝,抽出了馬刀,自然日軍是沒有將子彈打光的,那為何他們也不選擇槍械,而是以白刃戰展開廝殺呢?其實說的簡單些,該劇這樣拍是為了突出中心思想:「亮劍精神」。
  • 這部很真實的抗日劇,竟是日本人拍的,片中八路軍什麼形象?
    相反的是,日本人卻曾經拍攝過一部很真實的抗日劇,在這部劇中,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呢?自2005年《亮劍》熱播以來,大量的抗日題材劇集登上螢屏,儘管其中不乏優秀劇集,可大多數還是濫竽充數的跟風之作。如一群江湖女俠,用手中的弓箭,把一群訓練有素的日本士兵射得人仰馬翻,編劇完全忽略了弓箭和三八步槍的巨大差距,置現代的軍事優勢於不顧,完全顛倒了軍事常識。
  • 神頭嶺伏擊戰:八路軍圍點打援戰術的經典之作,打得日軍沒有脾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改編完成的工農紅軍很快就開赴到了慘烈的抗日戰場最前線,投入到了與日軍的血戰之中。
  • 以三三制隊形向日軍衝鋒的八路軍,猶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
    三三制戰術最早是起源於抗日戰爭中,成熟於解放戰爭,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步兵戰術!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張實戰照片,在戰場上運用三三制隊形向日軍發起衝鋒的八路軍,猶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請看下圖:如圖1:三名八路軍士兵形成經典的三三制隊形,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山坡下的日軍發起了急速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