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八路軍對日軍白刃戰,幾個人對一個鬼子,都感到很吃力!

2020-12-22 騰訊網

真實的八路軍對日軍白刃戰,幾個人對一個鬼子,都感到很吃力!

(電影《太行山上》)

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第一次與日軍進行白刃較量。從技術角度分析,包括八路軍在內的中國軍隊所使用的拼刺術主要來源於北伐時代,其中既有早期西方劈刺術的基本動作要領,也包含著中國傳統武術特別是槍法的影子,所以被稱為「華刺」。「華刺」的缺陷是操槍的動作幅度過大,像掄大棒似的,看著威猛,但其實表壯不如裡壯,胳膊一揮動就容易露出空檔和破綻。

與此相對應,日軍的刺殺術叫做「東洋刺」,自明治時代開始就已逐漸成型,其動作講究利索乾淨,不拖泥帶水。攻擊時,持槍者眼睛盯著前方,腦袋一埋,胳膊夾緊,一個墊步刺刀就出去了,槍、胳膊、肩、腦袋基本成一直線,就像瞄準射擊一樣犀利準確。防守時,不是僅僅撥開槍刺,而是手腕一翻,直接將槍刺磕開,之後緊接著就是一個突刺,往往一招之內就能解決問題。就整體而言,「東洋刺」的實用價值及其士兵在訓練上的精熟程度,都遠在「華刺」之上。

八路軍戰士多數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刺殺訓練,拼刺刀時憑的完全是一股血氣之勇,這在低水平搏殺時還無所謂,難度一升級就不行了。反觀日本兵,基本上個個訓練有素,體能技能俱佳,而且三大八蓋本身就是為白刃戰所設計,在拼刺中很佔便宜。

(電影《太行山上》)

爆發白刃戰時,八路軍雖佔有人數優勢,但就算是幾個打人家一個,仍然感到吃力。當時能夠一對一跟鬼子玩刺刀的,都得是一等一的刺殺高手才行。

按此標準,一個叫田世恩的排長可以列入其中,因為他就是一對一跟鬼子在拼刺刀。與之對拼的日本兵雖然個子不高,但刺殺技術相當好,動作十分純熟,幾個回合下來,田世恩不僅沒找到對方漏洞,自己的刺刀還給磕彎了。

國產步槍的刺刀就是這麼讓人著急,恰在此時,田世恩的右肩膀又中了顆子彈。見對手負傷中彈,日本兵精神上有所鬆懈,隨後便大大咧咧地撲了上來,這在關鍵時刻給了田世恩一次機會。

凡天下的事,不可能事事認真,但白刃刺殺這種高難度作業可不一樣,哪怕有一星半點的馬虎和疏忽,都可能因此送命。田世恩抓住鬼子露出的空檔,掉轉槍託後,掄起來照著對方腦袋就是一記直劈。

(電影《太行山上》)

「東洋刺」強調突刺,在訓練和實戰中並不主張使用槍託,後者是「華刺」的特點和用法,日本兵根本沒想到田世恩會使上這一招,當即被砸倒在地。田世恩把自己的槍一扔,順手抄起三八大蓋,給鬼子的肚皮上來了兩刀,給這小子送了終,餞了行。

緊接著,又有個鬼子軍官揮著戰刀撲過來。到底是長比短好使,田世恩一刺刀搠過去,也將他刺倒在地。

日軍儘管人少,且全是非野戰部隊,但置身死地的那種困獸勁頭卻著實不容小覷,這場白刃戰之激烈殘酷可想而知。在足足拼殺半個小時之後,三營才得以撕破日軍在公路上的攔擊線。

相關焦點

  • 八路軍拼刺刀不如日軍?未必!此人一場戰鬥連續刺死二十七個鬼子
    老八路軍戰士,都是經過兩萬五千裡長徵的老紅軍,拼刺刀上不遜色於日軍。但老紅軍畢竟是少數,八路軍擴軍後入伍的當地青年農民,拼刺上的確是不如日軍的。在抗戰的早期,由於華北戰場上的鬼子都是日軍精銳,他們訓練有素,決心頑固,戰鬥力比較強。而八路軍大發展,兵力從四萬人增加到了四十多萬,單兵素質上肯定是良莠不齊的。
  • 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八路軍「白刃格鬥英雄連」
    其中「黃崖洞戰英雄團」、「白刃格鬥英雄連」、「劉老莊連」等等榮譽戰旗都是抗日戰爭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而今年正好是百團大戰80周年,這篇文章專門講述一下八路軍「白刃格鬥英雄連」的故事。
  • 與日軍的白刃戰戰例:戰士頭腦中瞬間閃過的並不是刺殺動作
    但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火力配置、彈藥供應和射擊技術均與德軍不在一個檔次,卻依然照搬德軍操典而忽視白刃戰的系統訓練,導致了拼刺訓練的不足。 所以在抗日戰爭時期,儘管廣大愛國官兵在白刃戰中憑藉一腔熱血與敵人死拼,儘管也有在白刃戰方面頗有獨到之處的廣西軍,以"大刀隊"而令日軍聞風喪膽的西北軍第29軍,但在整體上與擅長白刃戰的日軍作戰之中,國民黨軍隊無疑處於劣勢。
  •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就和日軍拼刺刀,為什麼日軍會選擇白刃戰?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了,就和鬼子拼刺刀,但是,鬼子子彈沒有打完,為何要和八路軍拼刺刀呢?這是打仗,最終的目的是把對方給打死,似乎不用講什麼道義。難道日軍真的是良心發現,要和八路軍公平對決嗎?當然不是這樣了。我們先說為何八路軍要拼刺刀?
  • 白刃戰時,日軍為什麼要將子彈退掉,難不成還為了公平?
    那麼在這些電視劇當中,日軍在開始白刃戰之前,會將自己手中武器裡的子彈給退出來,這樣讓不少人紛紛的質疑,難道日軍在真正的戰爭之中還跟你「講武德」?不用子彈去欺負人?事實並非如此,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白刃戰對於日軍以及我軍的意義。在抗日戰爭之中,由於裝備上的差距,日本在踏上我國的領土之後,以巨大的優勢一點點地蠶食著我國的領土。
  • 日軍突然偷襲,八路軍堅守待援,反打得鬼子潰不成軍!
    導讀:日軍突然偷襲,八路軍堅守待援,反打得鬼子潰不成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揭秘日軍眼中的地雷戰:認為八路軍的地雷「長著眼睛附著鬼」
    真實的地雷戰雖然與電影有一些區別,但是其反映出來的中國人民的智慧,以及抗戰的勇氣卻是一脈相承的。推廣地雷戰在戰爭軍事物資缺乏時期,地雷能大量投入戰場,離不開少將王耀南的推廣與改進。日軍行進時走的都是平時老百姓走的路,為防止地雷炸到自己人,部隊有時會派專人把守,見到百姓來了,就讓他們繞道走,後來又提出「不見鬼子不掛弦」的原則。日軍吃過幾次虧後,就派工兵在隊伍最前方進行掃雷,或者抓來當地的老百姓在前面開路。
  • 八路軍戰將極限微操作,激戰6小時斃敵100多,打的鬼子灰頭土臉
    為了擴大抗日武裝,八路軍積極吸收積極分子加入,一時間, 好我熱血男兒紛紛加入,他們明確表示國家有難,好男兒就應該為國出力。八路軍771團的行動點燃了民眾的抗日熱情,為正在進行的太原保衛戰做出了有力支援。得知八路軍在後方活動,盤踞在太古城內的日軍感到這是個嚴重問題,非常不利於統治民眾。鬼子深知共產黨的思想工作做得好,要是放任不管,以後他們別想安安生生打太原。
  • 電視劇真騙人,這才是真實的八路軍敵後武工隊,圖9正在伏擊鬼子
    ,無所不能,其實真實的八路軍敵後武工隊並沒有這麼厲害,電視劇情節過於虛假,一點都不真實,那麼真實的八路軍敵後武工隊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圖為正在埋設地雷的武工隊,這條路可能是鬼子的必經之路。圖為正在破壞鬼子鐵路的八路軍敵後武工隊。
  •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為何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徒增傷亡?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為何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徒增傷亡?在抗戰時期日軍的騎兵中,唯一的純騎兵部隊是日本陸軍第四旅團,旅團長為小原一明少將,全乘馬建制,1945年日軍投降時,該旅團在河南偃城,他的主要對手是八路軍的129騎兵團。
  • 這一戰,這樣終結「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負傷的八路軍戰士曾賢生被鬼子圍住,這位因戰勇猛被稱為「猛子」的連長,突然拉響手榴彈,與靠近身邊的幾名鬼子同歸於盡……這是發生在
  • 此日軍大將稱:二戰中唯有此國軍隊敢與日軍拼刺刀,不是美國
    刺刀是軍人勇武精神的體現和象徵,它雖是正宗的冷兵器,卻是在步槍這種熱兵器誕生後出現的,而且通常都是與槍配合使用。從出現至今的400餘年中,刺刀一直都是軍用步槍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而且在戰場上經常使用。
  • 真實八路軍影像,裝備日軍最先進的機槍,腳上穿的卻是草鞋
    如上圖,有的甚至坐在一張紅色大沙發上打鬼子,梳著一個大背頭,戴著一雙墨鏡,衣服穿的是貂皮大衣,腳上穿的是牛皮製成的大皮靴!然而,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八路軍嗎?
  • 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到底跟日軍相差多大?
    在大火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中,曾出現過一個穿幫鏡頭,一個星巴克杯子亂入畫面,出現在「龍母」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的面前。而這種類似的穿幫鏡頭在其他影視劇中也多有出現,而在「抗日神劇」中,穿幫鏡頭就更多,褲襠藏雷、手撕日本鬼子、步槍打飛機等誇張的鏡頭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
  • 這一戰,這樣終結「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百年百篇
    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負傷的八路軍戰士曾賢生被鬼子圍住,這位因戰勇猛被稱為「猛子」的連長,突然拉響手榴彈
  • 幾十個八路軍與日軍一個聯隊周旋並且成功突圍,這真的是神劇嗎?
    一次是抗日戰爭期間,鬼子發動了五一大掃蕩,李雲龍和警衛員和尚被逼到了一間屋子裡,若不是政委趙剛及時來救,他恐怕就犧牲了;一次是解放戰爭期間,他和楚雲飛遭遇,雙方對射之後負重傷,後來在醫院被搶救了過來。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還原一下《亮劍》中辛莊之戰的原型----宋莊之戰。
  • 《亮劍》裡八路軍騎兵子彈耗光,為何日軍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期,軍隊規模才成型,很多地方都還需要改進。當時除了步兵部隊之外,騎兵就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那批軍隊了。現代意義的騎馬最大的特點就是戰術定位發生了改變,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擅長正面與敵軍剛,因為有了坐騎所以他們戰速非常快。
  • 鏡頭下真實的日本鬼子:野外燉兔子的女鬼子,圖7八路軍訓的鬼子服...
    鏡頭下真實的日本鬼子:野外燉兔子的女鬼子,圖7八路軍訓的鬼子服服帖帖 1938年,兩名化裝進城的中國偵察兵,被日軍捆綁押往刑場執行死刑!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請大家記住兩位英雄的正面照,民族英雄!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早期的木柄手榴彈威力並不大,殺敵效果很可憐,還不如冷兵器,而且西北軍中20響也少得可憐,還是以半自動毛瑟為主,手槍隊的比例一個旅才一個連,這比例也構不成各個西北軍戰士都能靠遠程武器對付日軍的了,對付進攻陣地的鬼子,或者收官肉搏的時候不用大刀難道要用槍託掄和手槍去砸?所以,拼刺刀就顯得尤為重要。
  • 鮮為人知的南水峪之戰:500八路軍擊退1800日軍,結果收屍用了7天
    抗日戰爭期間,中日雙方曾發生過一場兵力懸殊的戰鬥:八路軍以不到500人的兵力,竟擊退了1800多名日軍的圍攻,戰後打掃戰場,給敵人收屍就用了7天時間。再考慮到雙方在武器裝備上存在的巨大差距,這不能不說抗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又一成功戰例。 這次戰鬥就是激烈的南水峪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