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軍明明物資短缺,為什麼情願打草鞋,也不穿繳獲的日軍皮靴?
當年的八路軍,槍枝和彈藥都不能做到人人都有,條件最差的時候,一天只能吃300克米飯,外加一點蔬菜,想吃葷腥簡直就是奢望。 不過好在八路軍可以依靠繳獲敵人的武器裝備和其他物資進行補充,但是他們繳獲的定西也不是樣樣都能隨便用。
-
為何八路軍戰士都情願穿手工草鞋,也不穿從日軍那裡繳獲的皮靴?
日軍不僅在武器裝備上完全被日軍碾壓,甚至就連在冬天作戰時候所穿的棉衣,很多戰士都不能保障,至於鞋子,那就更是短缺資源了。八路軍戰士再來說日軍,他們所穿的鞋,幾乎都是大皮靴,強度與舒適性,全都比草鞋好。在抗戰時期,我軍打勝仗時,肯定會有一定的繳獲的,可是,為何在普通部隊中,幾乎很少看到有戰士穿著大皮靴呢?
-
八路軍繳獲大量日軍軍靴,為何還穿草鞋?老兵們說出了真相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一段無比苦難的歷史,這期間無數戰士為了保家衛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八路軍當時武器裝備落後,物資緊缺,很多戰士都穿著草鞋上戰場,經過幾天幾夜的行軍後
-
從《亮劍3》的被下架,再看真實的八路軍老照片
2、1944年在延安的八路軍總司令朱德,這一年他五十八歲,腳上穿著布鞋。 5、1944年在延安的林彪,時任中共中央黨校管理委員會成員,這一年他三十七歲,7年前,他身為115師的師長在山西指揮平型關大捷,次年初因為穿了一件日軍大衣騎馬,而被駐守在隰縣千客莊的國民黨十九軍當作日軍騎兵擊傷,
-
抗日劇中亂用輕機槍,真實的八路軍中,可沒這麼「富裕」
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輕機槍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不過,關於輕機槍的實際用法和編制配備,很少有抗戰劇能夠搞明白。單單說一個換彈匣的問題,絕大部分抗戰劇就沒考慮到這一點,甚至將輕機槍當成衝鋒鎗,讓戰士們人手一把端著衝鋒的場景也不少見。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集中若干挺機槍用於防禦或是突擊是很常見的。
-
日軍騎兵拼刀法?八路軍不呈匹夫之勇,機槍收割日軍
作者:慎獨 電視劇《亮劍》中,八路軍獨立團騎兵連與日軍騎兵血戰的場面讓人熱血沸騰。電視劇演繹的劇情,真實地反映了八路軍騎兵的血性風採。在抗戰中,我軍騎兵曾多次大戰日軍騎兵。總體來說,由於日本條件更好,大規模培育良馬,加上訓練有素,日軍騎兵佔上風的時候稍多,但也不是次次都能佔便宜。
-
八路軍中的「鐵帽子」部隊:繳獲了日軍鋼盔,憑什麼不用?
因為當時的條件比較差,八路軍不可能留下太多的影像資料。對於大眾來說,本來了解抗戰的渠道就不多,因此沒有見過真實的八路軍戴鋼盔的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八路軍戴鋼盔的照片也是有一些的,因為當時繳獲了日軍鋼盔後,本來自己就會使用的。
-
山本特工隊,竹下俊特戰隊,哪個更像歷史上真實的日軍特種部隊?
圖3:山本特工隊裝備清一色的美制M3衝鋒鎗就是要用衝鋒鎗,完全可以用德國的啊,MP18也就是中國人俗稱的「花機槍」,1930年代中國軍隊就有大量裝備,德國也有不少出口,日軍無論是繳獲還是自己從德國購買,都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嫌MP18太老舊,德國更新型的衝鋒鎗有經典的MP38,以日本和德國的同盟關係,小批量引進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日軍採用德國武器也是一點沒毛病的。
-
抗戰時,八路軍經常繳獲很多日軍皮靴,但為何他們很少穿
八路軍在敵後戰場同日寇展開激烈較量,並繳獲日軍大量物資,如日軍的皮靴。當時八路軍繳獲日軍大量皮靴,為何不見他們穿過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個紀律問題。雖然說,繳獲日軍的物資相當不容易,但是八路軍有自己的紀律,一般在繳獲之後都要將這些東西如實記錄,並且交給上峰,由上面統一分配。
-
戴鋼盔的八路軍?這不是拍抗戰劇,而是真實的歷史畫面
說起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日軍、偽軍的形象來,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影視作品來認識的。而影視劇中,八路軍通常都是頭戴布帽、偽軍則是大蓋帽,日軍一般都會配備鋼盔。 於是大家就有疑問了,抗戰中八路軍消滅了很多日軍,為什麼不用繳獲的鋼盔裝備自己呢?
-
老照片:八路軍真實生活,住窯洞、穿皺巴巴衣服,又打仗又種地
徐肖冰攝 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帶大家認識真實的歷史。這些照片的拍攝者既有著名的紅色攝影師沙飛、徐肖冰等,也有來自美國的記者哈裡森·福爾曼,他們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現了八路軍的戰鬥、生產與生活。
-
戰鬥中一個日軍會發多少子彈?看完數據才知道,為何抗戰如此艱難
其中一名士兵最基本的裝備配置要有38式6.5毫米口徑步槍一支,頭盔一個,彈藥盒、水壺、飯盒、軍毯,刺刀等,衣服穿制式軍裝,鞋子穿皮鞋/膠底鞋。戰鬥中,單兵子彈配發最多可達120發,並有補給。
-
抗日戰爭時期 在八路軍作戰部隊中 最受歡迎的五種著名日軍武器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遊擊隊之歌》裡這一句經典歌詞曾經是以八路軍為主要戰力的敵後抗日武裝的真實寫照。,而其中最受歡迎的幾種日軍裝備是以下幾種。
-
國軍,八路軍蘇械裝備史
具體情況如下:每師裝備76MM野炮8門(總計160門,附炮彈16萬發)、37MM戰防炮4門(總計80門,附炮彈12萬發)、重機槍15挺(總計300挺)、輕機槍30挺(總計600挺),提供輕重機槍子彈1000萬發。該標準,重武器方面能夠與日軍精銳聯隊持平。
-
這張照片上,八路軍士兵戴的帽子真的是日軍軍帽嗎?
前段時間,小編得到一張老照片,記錄的是一群八路軍和抗日遊擊隊一起集會的場景。我們在整理照片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頂奇怪的帽子,看著既不像八路軍軍帽,似乎也不太像日軍軍帽。於是,有網友問:這張照片上八路軍士兵戴的帽子真的是日軍軍帽嗎?
-
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到底跟日軍相差多大?
在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八路軍槍裡的子彈源源不斷地掃射日軍,實力強勁,但是在真實的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實力遠遠落後於日軍。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是一個工業國,在世界工業強國中排名第五,而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國家,工業落後,不具備自主研發武器的能力,而日本的經濟總量遠遠高於我國,在軍費支出上也高出我國,所以在武器裝備上,日軍所配備的武器比八路軍精良。
-
八路軍對日軍騎兵大隊的十面埋伏陣
前文講到,八路軍既然出動,那就是儘量集中優勢兵力,爭取打殲滅戰。在1942年5月13號,日軍五一大掃蕩已經開始近半個月的時間時,八路軍晉中軍區22團左葉團長,調動了當時無極縣附近絕大部分兵力,設下了真正的十面埋伏。
-
轉盤機槍、駁殼槍等武器眾多,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開眼界,長見識
深秋時節,有幸來到山西省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重溫太行英雄浴血抗戰往昔,追尋抗日足跡。作為一個軍事愛好者,在接受紅色教育的同時,還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抗戰時期使用的機槍、步槍、手槍等各種大小、長短不一的武器。
-
八路軍繳獲的鬼子軍靴去哪了?為何不見戰士們穿?老兵:不敢穿!
抗日戰爭的時候,很多地方的士兵都沒有足夠的物資,不僅難以吃飽飯,很多人連走路的鞋子都是草鞋和布鞋,這對於常年需要長途跋涉的士兵們來說,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八路軍與日軍多次交戰,肯定繳獲過很多大皮靴,可為何卻很少見到八路軍穿呢?
-
1937—1945,八路軍真實的武器裝備,和抗日神劇差太多!
1937—1945,八路軍真實的武器裝備,和抗日神劇差太多! 八路軍製造的土地雷。不過,他們的土地雷爆炸後常常會裂成兩半,日軍士兵經常會被黑火藥燻得渾身漆黑卻毫髮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