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軍繳獲大量日軍軍靴,為何還穿草鞋?老兵們說出了真相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一段無比苦難的歷史,這期間無數戰士為了保家衛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八路軍當時武器裝備落後,物資緊缺,很多戰士都穿著草鞋上戰場,經過幾天幾夜的行軍後
-
為何八路軍戰士都情願穿手工草鞋,也不穿從日軍那裡繳獲的皮靴?
喜歡去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朋友們,一定會看到展館中擺放著的八路軍曾經穿的「軍服」,那些放在展櫃的軍服,大多數都是渾身補丁,哪個地方破了,就在破的地方補上一塊補丁,在那些軍服中,幾乎都看不到新衣服。而且,尤其是在八路軍的隊伍中,戰士們所穿的鞋更是五花八門,即使是布鞋,在上面也是布滿了各種的補丁,要說戰士們所穿得最多的謝,那就要數草鞋了。
-
抗戰時,八路軍經常繳獲很多日軍皮靴,但為何他們很少穿
八路軍在敵後戰場同日寇展開激烈較量,並繳獲日軍大量物資,如日軍的皮靴。當時八路軍繳獲日軍大量皮靴,為何不見他們穿過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個紀律問題。雖然說,繳獲日軍的物資相當不容易,但是八路軍有自己的紀律,一般在繳獲之後都要將這些東西如實記錄,並且交給上峰,由上面統一分配。
-
八路軍明明物資短缺,為什麼情願打草鞋,也不穿繳獲的日軍皮靴?
,吃著鹹菜,都誓要把侵略者驅逐出去。 當時的八路軍,條件更是艱苦惡劣到了一定程度,抗日神劇只知道胡編亂造,說八路軍拿包子當手榴彈,還把瓜果蔬菜當靶子練槍法。這樣的神劇太不尊重當年的八路軍戰士們了。
-
真實八路軍影像,裝備日軍最先進的機槍,腳上穿的卻是草鞋
如上圖,有的甚至坐在一張紅色大沙發上打鬼子,梳著一個大背頭,戴著一雙墨鏡,衣服穿的是貂皮大衣,腳上穿的是牛皮製成的大皮靴!然而,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八路軍嗎?
-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
當時,我們的八路軍條件非常艱苦,可謂是缺衣少食。雖然處在這個情況下,八路軍卻很少有人願意穿繳獲的日軍軍服,這是什麼原因呢?在諸多抗日劇中,我們總是會看到八路軍身穿破破爛爛的軍裝。在無形之中,補丁裝已經成為八路軍的標誌性特徵。八路軍的條件艱苦,缺衣少食也是眾所周知的。八路軍如此貧窮,為何仍堅持不穿繳獲的日軍軍服呢?
-
亮劍:獨立團繳獲大量日軍鋼盔,為何李雲龍從不讓戰士佩戴?
《亮劍》中,獨立團繳獲大量日軍鋼盔,為何李雲龍從不讓戰士佩戴?因為八路軍不是以陣地戰為主,運動作戰,急行軍多,所以不需要這些負重,鋼盔在某種程度上遠不如糧食重要。而且十八集團軍是有正規師旅團編制的,超出編制的常凱申不承認,也不配發給養,只能用獨立團、新一團的名字,這種建制就是,你得聽上面的吆喝但是上面啥都不給你。當時由於當時日軍鋼盔也不多,因此,八路軍繳獲的鋼盔數量非常有限。一般都是優先發給精銳部隊或執行危險任務的部隊。普通部隊肯定沒有的。
-
日本鬼子拼刺刀戰無不勝?身為八路軍的他表示:經常佔不到便宜
艱難的抗戰歲月,有多少戰士沒有睡過一晚的安穩覺,又有多少戰士吃過一頓不帶灰塵的飯,如今的中國就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堆建」起來的!面對日本鬼子的猛烈進攻,他們沒有退縮一步,有人說日本鬼子拼刺刀戰無不勝,這難道是真的嗎?身為八路軍的他表示:經常佔不到便宜!
-
抗戰中,八路軍的386旅,為何成了日軍要專打的隊伍呢?
對此,筆者專門拜訪過386旅的老兵,也查閱史料進行過考證。得到的結論是,不僅是我們的戰士這麼說,日軍也這麼說,甚至是日軍的戰史也予以確認。那麼,他們為何成了日軍要專打的隊伍呢? 幾個月後,386旅用「引蛇出洞計」在神頭嶺設伏,2個小時槍戰加肉搏戰,共斃傷鬼子1500人,繳獲長短槍500多支。隨後,又在響堂鋪設伏,一個「口袋陣」套住500多名鬼子,斃傷其400多人,繳獲汽車180輛。這三戰打疼了日軍,也使得八路軍聲望大增。
-
八路軍一個營為何讓日軍兩大師團鎩羽而歸,秘訣就在於繳獲的貨物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戰士們蹲在散兵坑裡,渾身是汗,靜靜地埋伏著,耐心等待。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中午11點多,仍不見日軍蹤影。過了一會兒,營偵察排便衣班長何向春向周文奇報告:「營長通知,發現有200多鬼子從高平縣城過來,他們的尖兵即將進入貴連陣地西側。」
-
八路軍戰將極限微操作,激戰6小時斃敵100多,打的鬼子灰頭土臉
八路軍771團的行動點燃了民眾的抗日熱情,為正在進行的太原保衛戰做出了有力支援。得知八路軍在後方活動,盤踞在太古城內的日軍感到這是個嚴重問題,非常不利於統治民眾。鬼子深知共產黨的思想工作做得好,要是放任不管,以後他們別想安安生生打太原。為了更好地掌握八路軍的動向,日軍派出了大量的漢奸走狗去刺探八路軍的動向。
-
宿遷老兵秦良運:親手槍殺了兩個日本鬼子
抗戰老兵:秦良運出生年份:1929年住址:宿遷市 宿豫區 侍嶺鎮宿遷網訊(記者 史偉/文 楊群/圖)1944年4月,15歲的秦良運入伍參軍,成為一名敵後武工隊戰士鋼刀插在敵胸膛,鋼刀插在敵胸膛……」抗戰時期響徹華北大地的《八路軍軍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的信心。也是時至今日,抗戰老兵秦良運時常唱給孫輩們聽的革命歌曲。對於當年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秦良運老人說:「鬼子無惡不作,滅絕人性」。他說,日本鬼子每次進村,都會搜刮村民的糧食和物品,「鬼子每次進村都來搶老百姓的糧食和米麵,飼養的雞鴨鵝更是被搶得一隻不剩。」
-
八路軍自製蓋亮炮的由來:繳獲的日軍九二式步兵炮
前面說過了,抗戰時期八路軍繳獲大炮不容易,特別是九二式步兵炮,因為威力能摧毀碉堡,而且重量輕攜帶方便,日軍也很重視,還專門規定了在抵抗不住時炸毀大炮的命令。但是在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單拐村,卻誕生了我軍歷史上的第一門大炮——「蓋亮號步兵炮」,它是仿製俘獲的日軍九二步兵炮的結果。
-
八路軍拼刺刀不如日軍?未必!此人一場戰鬥連續刺死二十七個鬼子
老八路軍戰士,都是經過兩萬五千裡長徵的老紅軍,拼刺刀上不遜色於日軍。但老紅軍畢竟是少數,八路軍擴軍後入伍的當地青年農民,拼刺上的確是不如日軍的。在抗戰的早期,由於華北戰場上的鬼子都是日軍精銳,他們訓練有素,決心頑固,戰鬥力比較強。而八路軍大發展,兵力從四萬人增加到了四十多萬,單兵素質上肯定是良莠不齊的。
-
從「鬼子」到革命戰士——專訪八路軍日籍戰士橫川剛嗣
原標題:從「鬼子」到革命戰士——專訪八路軍日籍戰士橫川剛嗣 「在八路軍的日子裡,我重新感受到人間溫暖,也重新成了『正常』人,」93歲的原八路軍日籍戰士橫川剛嗣近日在日本橫濱市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服顏色,為何做不到統一?
新四軍分布在安徽、江蘇等地,八路軍、新四軍殲滅了大量的日偽軍部隊,創建了一系列的根據地,自身的力量不斷壯大。由於各個部隊軍紀嚴明、作風優良,和軍閥的部隊完全不同,因此,得到了各地百姓們的積極擁戴。部隊的活動空間進一步擴大,兵員補充得到了充足的保證。截止1938年12月,八路軍的總兵力達到了15萬多人,到了1939年12月,八路軍的總兵力,更是達到了27萬人左右。
-
老兵告訴你,為何八路軍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
老兵告訴你,為何八路軍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全面滲透到了我國的華北地區,日本士兵分布非常廣泛。特別是敵後武工隊,隨時都有可能遇上日本的武裝力量。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沒有學會幾句關鍵時候能派上用場的日語,很有可能發生危險,更不用說開展敵後工作了。
-
橫川剛嗣:從「日本鬼子」到八路軍戰士
原標題:橫川剛嗣:從「日本鬼子」到八路軍戰士 加入八路軍也改變了橫川的人生軌跡。抗日戰爭勝利後,他被派往東北地區,改造、感化在那裡的日本人。他也在東北結識了夫人美代子,兩人在中國喜結連理。新中國成立後,橫川在瀋陽一家工廠工作。1958年,橫川返回日本,由於獲得中國政府的一筆資助,生活很快步入正軌。
-
老兵憶當年:拿高粱杆裝子彈嚇鬼子 炸碉堡幹掉30人
聽說這支部隊是抗擊日軍的「八路軍」,張文輝暗暗下了決心,「要加入八路軍打鬼子,死也死得痛快。」就憑著這一股子不怕死的倔勁頭,幾天後,張文輝便和幾個同學瞞著家人從村裡跑到長治去找八路軍去了。 「結果沒找到!就報名參加了『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
與日軍的白刃戰戰例:戰士頭腦中瞬間閃過的並不是刺殺動作
根據686團3營排長田世恩的回憶:"戰鬥打響之後,我們連接到了奪取老爺廟的任務,我帶著全排戰士立刻向老爺廟衝擊。當我衝到坡下的時候,見前邊的一個鬼子正往老爺廟那邊跑,我就拼命追上了那個鬼子。然後我憋足了勁,向他背上猛劈一刀,這傢伙還沒來得及叫喚就滾下山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