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八路軍的386旅,為何成了日軍要專打的隊伍呢?

2020-12-27 騰訊網

電視劇《亮劍》中有一個畫面,前來找李雲龍決戰的日軍坦克上貼了「專打三八六旅」標語。此事究竟是事實還是劇情虛構?對此,筆者專門拜訪過386旅的老兵,也查閱史料進行過考證。得到的結論是,不僅是我們的戰士這麼說,日軍也這麼說,甚至是日軍的戰史也予以確認。那麼,他們為何成了日軍要專打的隊伍呢?

這就不得不首先提起八路軍386旅的戰績。他們在山西省平定縣七亙村同一地點兩次設伏,以傷亡50餘人的代價,共殲滅日軍400餘人,繳騾馬近400匹和大批軍用物資,創造了「重疊的伏擊」這種奇妙的戰法。幾個月後,386旅用「引蛇出洞計」在神頭嶺設伏,2個小時槍戰加肉搏戰,共斃傷鬼子1500人,繳獲長短槍500多支。隨後,又在響堂鋪設伏,一個「口袋陣」套住500多名鬼子,斃傷其400多人,繳獲汽車180輛。這三戰打疼了日軍,也使得八路軍聲望大增。

1939年2月,386旅在冀魯豫大平原的威縣香城固再次隱蔽集結,派出小股部隊連續襲擊城鎮要地,吸引鬼子出動。2月10日,日軍40聯隊一個加強中隊的坦克和汽車陸續進入386旅的伏擊圈,一營立即開火,擊毀了頭一輛汽車,擊斃了日軍的翻譯官,擊傷了中隊長。日軍知道上當了,立即命令後撤。然而,為時已晚,八路軍的「口袋陣」越扎越緊。經過8小時激烈戰鬥,日軍一個中隊的兵力全部被殲滅。香城固一仗,給日軍再次造成沉重打擊。這樣,386旅自然成了日軍的眼中釘。

2月11日,鬼子調來了70輛汽車、2000多人的部隊,派出5架飛機配合,出動坦克、重炮,裝甲車上貼著「專打三八六旅」的標語,沿途搜尋386旅機關和部隊。他們抓住八路軍一個通訊員,第一句問話就是:「你是不是386旅的?」確認不是,汽車一溜煙開走。這時,386旅已轉移至邱縣。日軍車隊又追向邱縣。386旅又轉移至館陶以北的尖冢附近,日軍追到尖冢時,386旅已渡過衛河,轉移到了冠縣。鬼子尾隨追擊了整整7天,還是沒有追上。

陳賡率領386旅徒步與鬼子的汽車賽跑,每次都機動地在宿營的當晚又轉移了地方。鬼子始終沒有追到386旅,最後只得惱恨而歸。有人計算過,在抗日戰爭中,386旅轉戰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先後戰鬥850餘次,斃傷俘日偽頑軍2.5萬餘人,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壯大了八路軍力量。

當時太嶽區曾流傳歌謠:「小日本,你聽清,太嶽山上有陳賡。小日本,你別搗蛋,讓你碰上周希漢……」說的就是這支隊伍。而陳賡卻說,我們386旅叫「三子一郎部隊」,意思是陳賡腿有傷殘,人稱「瘸子」;政委王新亭高度近視,戴眼鏡,人稱「瞎子」;參謀長周希漢奇瘦,人稱「瘦子」;副旅長陳再道號稱「拼命三郎」,這不正好是「三子一郎部隊」嘛!

相關焦點

  • 專打386旅!日軍裝甲車印口號:《亮劍》情節,是否屬實?
    作者:鐵錘傑克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在著名的抗日經典《亮劍》中,出現過這樣一個場面:一輛跟隨步兵下鄉「掃蕩」的日軍九二式裝甲車的車體上,赫然用中文寫著「專打386旅」
  • 抗戰時期,八路軍六個主力旅,為何只有一二九師386旅名氣最大?
    1937年8月,經我黨和國民黨政府的多次談判,國民黨政府鑑於北平、天津、上海等地被日軍侵佔的實際,答應了在陝北和在南方三省堅持遊擊鬥爭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當然,為了限制我黨武裝的發展,當時主力部隊,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第個師轄兩個旅,第個旅,轄兩個團。
  • 日軍在裝甲車上貼專打386旅,這是給打著急了
    要說到抗日電視劇中最為出名的一部,那必然要說的就是《亮劍》了,亮劍當中幾乎是將李雲龍演活了,也有一個電視劇的情節讓大家記憶猶新。在日本的裝甲車上貼著專打386旅,路遇別的中國軍隊幾乎全不過問。這在真實戰爭當中其實是有淵源的,當時陳賡將軍率領的386旅主力以及769團開進武安,涉縣間的亂石地區伏擊敵人。在伏擊過程當中,突然有一個軍士跑過來向我軍報告,敵人已經進入了包圍圈,所以這時候陳賡將軍就直接將包圍圈進行收縮,可是收縮了之後卻發現裡面沒有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 八路軍最能打的旅,成鬼子眼中釘,走出1大將5上將4中將2少將
    在中國共產黨中,以八路軍隊伍為核心,386師作為軍隊主心骨,曾經在平型關大戰中 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後來在被一些將軍率領到東北抗日戰場上建立了根據地,在日後抗擊日本侵略,解放全山東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晉東南抗戰場地中,陳賡客觀分析敵我情勢,當時日軍與我方的實力差距甚遠,我方不敢與裝備先進的日軍硬碰硬,不然就如同"雞蛋碰石頭"。於是他觀察周邊環境,利用地形埋下地雷給日軍設下埋伏,將我方損失降到最低,通過智取獲得勝利。
  • 抗戰中,戰鬥力最強的386旅,四巨頭都有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在抗戰中,八路軍分別有六個旅,而要說戰鬥力最強的旅,當屬三八六旋,被稱之為當時最好的一個旅。今天小熊給大家介紹一下,戰鬥力最強386旅,四巨頭都有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 揭秘;抗戰時期與解放時期,我軍戰鬥力最強的旅,都是哪兩個旅
    抗戰全面爆發後,當時的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朱老總任總指揮,彭老總副總指揮,下轄三個師(120師,129師,115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每個旅又下轄兩個團。這就是我軍在抗戰時期的部隊的編制。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成立了野戰軍,各野戰軍下轄縱隊,縱隊往下就是旅,旅再往下就是團。
  • 神頭嶺伏擊戰:八路軍圍點打援戰術的經典之作,打得日軍沒有脾氣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八路軍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了一次成功的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殲滅日軍1000餘人,這也是中國全面抗戰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抗日軍民的抗戰熱情。
  • 八路軍最好的旅,走出了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兩位少將
    其實,八路軍中期抗戰主力師是劉帥領導的129師,尤其是該師的386旅,被當時美國記者稱為八路軍最好的旅,而且,386旅也是129師主力。等抗戰爆發後他擔任129師386旅的旅長。 該旅,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指揮一下,在抗戰時期先後參與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等戰鬥的勝利,為根據地發展壯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同年386旅又在晉東南地區粉碎日軍掃蕩,並且在神頭嶺、響堂鋪等地方與敵軍戰鬥。
  • 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如《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丁偉的新1團及孔捷的新2團等;另一部熱播劇《雪豹》中主要也是圍繞一個獨立團的戰鬥展開的。這些團其實都是八路軍在抗戰後發展起來的新部隊,大都是從老八路中分出部分建制營連帶起來的,或者是抽出幹部改編遊擊隊而來的。而在全面抗戰之初,八路軍的老團隊一共只有16個。
  • 著名的386旅,歷任旅長都是誰,最後結局如何
    說起386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抗日劇《亮劍》中,抗日戰爭晉西北鐵三角李雲龍、丁偉,孔捷所屬的旅部就是386旅。雖說只是電視劇,但是真的存在386旅,而且旅長就是我們的陳賡將軍。陳賡將軍抗戰時期的八路軍一共有3個師,6個旅,其中386旅的名頭是最響的,當時在旅長陳賡的率領下,下轄的771團和772團在七亙村、神頭嶺、響堂口都給日軍迎頭痛擊,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
  •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就和日軍拼刺刀,為什麼日軍會選擇白刃戰?
    抗戰中八路軍子彈打完了,就和鬼子拼刺刀,但是,鬼子子彈沒有打完,為何要和八路軍拼刺刀呢?這是打仗,最終的目的是把對方給打死,似乎不用講什麼道義。難道日軍真的是良心發現,要和八路軍公平對決嗎?當然不是這樣了。我們先說為何八路軍要拼刺刀?
  • 抗日戰爭時期,威名大震的386旅,旅長是誰?參與了哪些戰鬥?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面對日本侵略者,我們的國家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當時的紅軍也被改變為了八路軍,而當時的八路軍一共有3個師,其中有6個旅,在這些隊伍中,386旅的名頭是最為響亮的。陳賡將軍而386旅的旅長正是我們熟知的陳賡將軍,麾下一共有771團和772團,在我們熟知的神頭嶺、響堂口的戰鬥中,386旅威名大震,直接重創前來侵犯的日軍,那麼大家肯定會好奇,為何這個386旅的戰鬥力如此強勁。
  • 《亮劍》李雲龍兵力超7000人,抗戰時八路軍一個團有多少兵力?
    團之所以稱之為團,實際上是有其大致的編制和實力範圍的,八路軍師的番號雖然就那麼幾個,但是請注意八路軍在抗戰中實際上是軍區制,每個大的戰略區下有很多旅級單位,而旅之下則是作戰團,同時部分二級軍區、軍分區也有所屬的作戰團,這樣具體到每一個團中,其兵力數是沒那麼誇張的。1937年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這時一個團有多少兵力呢?
  • 抗戰時八路軍成立之初,正規編制有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時,在北方活動的紅軍部隊接受了改編,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投身到了敵後的抗日戰場上,在抗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保護了很多無辜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甚至在後來發動了百團大戰這樣的大型戰役,那麼在八路軍接受改編之初,一共有多少正規編制呢
  • 戴鋼盔的八路軍?這不是拍抗戰劇,而是真實的歷史畫面
    說起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日軍、偽軍的形象來,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影視作品來認識的。而影視劇中,八路軍通常都是頭戴布帽、偽軍則是大蓋帽,日軍一般都會配備鋼盔。 於是大家就有疑問了,抗戰中八路軍消滅了很多日軍,為什麼不用繳獲的鋼盔裝備自己呢?
  • 最能打的129師,一共培養出兩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
    抗戰時期,八路軍下轄三個師,而129師就是其中一個。該師前身是由紅軍時期的紅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的。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土地改革時期,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可是一支戰鬥力強悍,能徵善戰的部隊,兵員人數巔峰時期達到8萬,超過當時的紅一方面軍。
  • 抗戰中的關家堖戰鬥,彭德懷罕見動怒,一定要把日軍消滅在此
    面對日軍的殘暴,八路軍總指揮彭德懷等人決定,「尋機消滅一兩路來犯之敵,打擊其囂張氣焰「。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一支日軍悄悄逼近,誤打誤撞進入了八路軍的兵工廠。這支從晉南運城出發的岡崎大隊,由第37師團各單位抽調組成,大隊長是岡崎謙長中佐,對應的就是《亮劍》中的山崎隊長。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張子申先生和薛春德先生曾合著《擊斃侵華日軍將領紀實》一書。據張子申介紹,這本書中的研究成果,是兩位作者反覆研究日方戰史資料、「日軍將領名錄」,反覆對比八路軍戰史和國民黨戰史,並結合抗戰實地考察而成。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名將之花」殞命太行山上【人物簡介】阿部規秀,日軍「山地戰專家」,「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
  • 抗戰時期,隨著八路軍的不斷壯大,武器裝備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中國工農紅軍也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編為第18路集團軍),簡稱八路軍。當時八路軍僅有119、120、129三個師,下轄6個旅4.6萬人左右,江南的新四軍約有1萬人左右,相比蔣介石的170多萬人的軍隊還是十分的弱小。
  • 大刀片紅纓槍,抗戰兩件寶,為什麼老兵和鬼子拼刺刀都選後者
    1931年9月18日,日軍炮轟瀋陽北大營,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變。這個事變,也標誌著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正式打響。在當時,日寇裝備精良,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進攻有大炮掩護,就連手中的三八式步槍,也比中國軍隊的漢陽造、中正式打的更遠、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