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成煥:劉伯承得力戰將,24歲犧牲,臨終之言「哎,隊伍呢?」

2020-12-15 中孚鑑

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一次完全勝利的反侵略和民族解放的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同時也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且也洗刷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受帝國主要壓迫的恥辱,為中國革命、中國的富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時在國家和民族利益面前,中國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革命先烈們不畏犧牲,和日寇血戰到底,最終勝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中國熱愛和平,但也有勇於抗擊侵略者的決心。當然,戰爭是殘酷的,我們雖然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也數不勝數,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的革命精神,是永遠值得後人敬重的,他們的英名、事跡和功績也是永垂不朽的。

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革命先烈們,不乏有八路軍的優秀將領,比如抗日虎將、深受劉伯承器重的優秀年輕指揮員——葉成煥。

葉成煥,他是河南人,是劉伯承麾下的得力戰將。他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首長交代的任務,故而深受劉伯承的器重。他曾為129師在抗戰時期的三戰三捷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可惜的是,他在1938年4月壯烈犧牲、為國捐軀了,當時他年僅24歲。

葉成煥,1914年出生於河南光山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929年葉成煥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次年他就參加了鄂豫皖紅軍,因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故被任命為師長、師政委,在當時他就成為了紅四方面軍的一員年輕有為的戰將。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成八路軍,葉成煥由師長改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團長。

1937年10月,葉成煥帶領772團在長生口和日軍進行了第一次交戰,這一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最終打贏了這場戰役,使得成為了129師奔赴前線的勝利一仗。

沒過多久,葉成煥又立新功、傳捷報,他帶領部隊在七艮村設伏迎擊日軍,最終以傷亡三十多人的代價,消滅敵人400多人的重大勝利。

當時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以及劉伯承的部署指揮下,葉成煥又帶領部隊參加了神頭嶺等戰役,並又取得了重大勝利。

不難看出,葉成煥是為129師在抗戰初期的三戰三捷中做出巨大貢獻的。

此時年輕有為的優秀指揮員葉成煥,正是大顯身手、馳騁疆場為國效力、再建新功的時候,但不幸的是葉成煥卻壯烈犧牲了。

那是1938年4月17日,當時正在和日軍交戰,本來八路軍129師已經把被包圍的日寇基本快消滅了,但這時突然傳來有千餘名日軍前來救援被圍日軍的消息,師部根據戰事態勢,就調整了戰鬥計劃,讓葉成煥撤出戰鬥。

因為一旦那一千多名日軍趕來,局勢就會逆轉,到時就會從圍殲敵人之戰,轉為反被敵人圍困的局勢,那時就會對自己很不利。此時撤退,雖然沒能全殲被圍日軍,有些可惜,但穩固已有的成果也是重要的。畢竟有時放棄也是一種勝利。

葉成煥接到撤退的命令後,就指揮打掃戰場、轉載戰利品撤退。

但在撤退時,葉成煥卻跟著最後一個排撤退,他一邊撤退,一邊觀察戰勢動態,指揮部隊。

可惜的是,突然敵人的一顆子彈向他飛來,打中了他的頭部。不幸中彈的葉成煥身煥重傷,他的神智一會清醒,一會模糊。而他臨終的最後一句話還是在關心戰士、關心戰場上的兄弟們。他臨終之前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哎,隊伍,隊伍呢?」他去世時,年僅24歲。

葉成煥至死不忘革命戰士,體現了他一心革命、不怕犧牲、不記個人安危的革命精神。

葉成煥是劉伯承器重的一員年輕將領,他的犧牲,劉伯承是悲痛的。劉伯承說:

「葉成煥等烈士的死重於泰山,是光榮的死、永垂不朽的死。葉團長參加革命後,黨培養了他,他沒有辜負黨的教育,終於成為了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今天的和平和國家的昌盛,是由像葉成煥這樣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雖然壯烈犧牲了,但人們是不過忘記他的,他的英名將永遠的留在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

相關焦點

  • 從大別山走出的八路軍虎將葉成煥(下)
    走在隊伍最後的八連連長尤太忠也趕過來勸道。 「你們先走,我隨後就下去。」葉成煥隨口答道,仍然站著沒動。 「不好了!團長負傷了!」就在八連剛走出沒多遠,突然,通訊員大聲地呼喊起來。當戰士們迅速返回的時候,葉成煥已倒在了血泊之中,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 葉成煥負傷後,特務連的戰士們抬著葉成煥急速向山下撤退。
  • 葉成煥不犧牲會獲得什麼軍銜?看看772團這三位負責人,就明白了
    772團首任團長叫作葉成煥,他曾是紅31軍93師政委,是一員虎將,深受劉伯承元帥器重,可惜的是在1938年保衛太行戰役中他不幸犧牲,年僅24歲。後來772團1營營長丁思林、2營營長郭國言、3營營長易良品,他們均在抗戰中殉國。那麼當時772團副團長,政委,參謀長分別由誰擔任呢?
  • 葉成煥:「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成煥擔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團長。他加入革命隊伍後,在紅軍反「圍剿」鬥爭和抗戰初期一二九師的「三戰三捷」戰鬥中,做出了突出貢獻。1938年4月18日,葉成煥在長樂村戰役中犧牲,年僅24歲。劉伯承曾評價他「沒有辜負黨的教育,進步了,成長了,終於成為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時間:2020-04-01 17:35   來源:歷史百家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在一部三國大歷史中,英雄之死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
  • 劉伯承問:你為什麼改名何化一?何正文不好意思:我沒文化
    在這場歷時23天的戰鬥中,129師在各縣遊擊隊伍的掩護下,共取得殲敵4000餘人的戰果,收復縣城18座,將日軍「九路圍攻」的美夢打成了泡影。遺憾的是,在長樂村伏擊戰中,何正文早年的戰友、772團政委葉成煥不幸中彈犧牲,讓他十分悲痛。【何正文(1917-2000),四川通江人,1955年授少將】
  • 抗戰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麾下10位猛將有多牛!
    1.王者之師——129師,軍神劉伯承到底有多麼厲害呢?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八路軍當中的猛將,在抗日戰爭當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的麾下出了10位猛將,究竟這10位猛將有多牛呢?我們今天來好好感受一下。
  • 神頭嶺伏擊,繳獲的日軍地圖把路畫錯了,劉伯承:粗心害死人
    十大元帥多為智將,比如林彪、劉伯承和粟裕。尤其是劉伯承,他長期擔任總參謀長,又在伏龍芝軍事學院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一貫主張打仗要以智取勝,不要硬拼。遊歷抗日根據地的美國觀察員埃文斯·卡爾遜曾經問過劉伯承:是否每一仗都會研究戰術?
  • 粟裕和母親多年未見,母親想見兒子,劉伯承為何兩次大動肝火?
    在中國近代,那時候正是戰爭的時候,很多革命戰士為了報效祖國,離開父母妻兒,投入革命的隊伍。這一走就是數十年之久,久到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否還活著。我們的開國大將粟裕將軍,他和自己的母親一別就是23年沒有見面。粟裕大將粟裕將軍,1907年出生於湖南懷化。
  • 今天,緬懷「軍神」劉伯承元帥
    22歲,陷入短暫人生低谷的他,在乘船過三峽時,寫下「手執青鋒衛共和,獨戰饑寒又一秋」的詩句,直抒胸臆。35歲,他與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等一起,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成為人民軍隊的創始人之一。
  • 元帥劉伯承:36歲苦學俄語,炮火中翻譯10萬字的《合同戰術》
    到了讀書的年紀,5歲的劉伯承來到了當地的私塾念書,他很是認真刻苦,教他的老師對其讚不絕口,還對他的父母說:「劉伯承是一個認真刻苦的孩子,記憶也比尋常的孩子要好,如果認真培養,將來一定是國家的棟梁。」在讀私塾的時候,劉伯承便養成了刻苦學習的好習慣。聽聞古人為了學習不僅頭懸梁,還錐刺股,他深受觸動,決定自己也要刻苦讀書。
  • 人民軍隊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若不犧牲,授銜時會是啥軍銜
    可惜的是,1942年,熊尚林在對敵作戰時壯烈犧牲了。如果不犧牲,熊尚林在建國後很可能會是中將軍銜。第九:陳錦繡。陳錦繡,115師344旅688團團長,出身於紅四方面軍,隨紅25軍完成長徵後,參加了東徵山西的一系列戰役,抗戰時擔任688團團長。1938年1月,陳錦繡在溫塘戰鬥中壯烈犧牲。
  • 軍神劉伯承:34歲入黨,53歲痛失愛女,臨終前對愛女念念不忘
    劉伯承元帥在臨終前,接連喊了兩聲愛女的名字,隨即離世!劉華北是在戰爭期間被殺害的,遇害時年僅4歲。汪榮華與劉伯承在去到延安保育院的時候,女兒雙眼緊閉,沒有一絲呼吸。二人抱起自己的孩子,這個女兒是劉伯承元帥最喜歡的,將自己女兒安葬之後。
  • 護國戰爭打響,軍神劉伯承救人失去右眼,卻也因此名聲大噪
    在面對金沙江的時候,很多人都感覺部隊過不了江,只有毛主席非常淡定,並幽默的說:「朱德同志說,四川人稱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江水怎麼會擋得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劉伯承果然不負眾望,使部隊安然渡江。1892年12月4日,劉伯承出生在四川省開縣,現為重慶市開州區。5歲讀私塾,12歲開始接受新式教育。15歲時因父病故、家庭困難,被迫輟學務農,飽嘗生活艱辛,立志「拯民於水火」。
  • 尋找001丨得力戰將,徐工「巖石臂」挖掘機就是這麼強悍!
    尋找001丨得力戰將,徐工「巖石臂」挖掘機就是這麼強悍!2018-10-12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臨水而上,江風習習,行過世界著名的「長江三峽」,在一片山水交錯間,一臺配備了「巨大鷹鉤」的徐工巖石臂挖掘機正快速運轉。
  • 革命文物講述劉伯承元帥戎馬生涯
    22歲,陷入短暫人生低谷的他,在乘船過三峽時,寫下「手執青鋒衛共和,獨戰饑寒又一秋」的詩句,直抒胸臆。 34歲,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完成了從民主主義革命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 35歲,他與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等一起,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成為人民軍隊的創始人之一。
  • 386旅這位團長犧牲後,兩大元帥親自為其築墳,遺物現成一級文物
    葉成煥帶領士兵在武鄉以東的長樂村將東撤的日軍大部截住,並迅速發起攻擊。下午5時,129師已將被圍困於河谷裡的日軍基本殲滅。此時,有千餘敵人從遼縣趕來增援。劉帥決定,以一部分兵力牽制敵人,主力撤出戰鬥。葉成煥指揮部隊打掃戰場,迅速撤離。為了解日軍增援情況,他跑上一個高坡觀察,通信員提醒他說:「團長,你站在高坡上危險,趕快走吧!」
  • 劉伯承:「案子沒破,即使死我也不能瞑目」,華北成了他永遠的痛
    當時擔任託兒所所長的是:醜子岡(1963年3月犧牲)。醜子岡對待託兒所的每一位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中央將孩子們交給醜子岡,好讓部隊的將領們專心抗日,不必有後顧之憂。然而,即使如此,還是有意外發生了……
  • 數碼寶貝:他才是吸血魔獸的得力戰將,能和機械暴龍獸打成五五開
    吸血魔獸麾下完全體有死神獸、長毛象獸、南瓜獸、死神火焰獸、超海龍獸、死神火焰獸,僅以戰績而言,死神火焰獸應該是最強的,故而他才是吸血魔獸的得力戰將。對此,小夥伴們認為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哈。
  • 20多歲就能當團長?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這些部隊都是由紅軍主力改編的,而當時的紅軍是一支非常年輕化的隊伍,總部及師旅首長以30多歲的居多,如115師師長林彪當時只有30歲,115師政治部副主任蕭華只有21歲。以下是我們從《八路軍》表冊中摘錄的部分信息,即一些團長在犧牲時的年齡:陳錦繡,1938年犧牲於河北平山縣,年僅26歲,職務為115師688團團長;葉成煥,1938年犧牲於山西武鄉縣,年僅25歲,職務為129師772團團長;陳龍飛,1939年犧牲於山東招遠縣
  • 他曾是主席的得力助手,在湘江戰役中,成為犧牲的最高將領
    (圖:《絕命後衛師》中的程翠林)程翠林是湖南瀏陽人,論資歷,稱得上是紅軍元老級的人物,早在1927年就跟著主席參加了秋收起義,並跟著主席一起登上了井岡山,一直都是主席的得力助手。1934年12月3日,剛剛突圍成功的34師,在全州縣文塘新樹村與桂軍兩個師遭遇,程翠林在指揮反擊時,突然遭到敵軍炮擊,當場犧牲,年僅27歲,也是在湘江戰役中直接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同時犧牲的,還有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