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軍長徵路上,湘江戰役堪稱最慘烈、最悲壯的一戰,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損失慘重。
其中,紅五軍團第34師擔任全軍的後衛任務,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與幾十倍的敵軍血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第34師師長是陳樹湘,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第34師政委程翠林。
(圖:《絕命後衛師》中的程翠林)
程翠林是湖南瀏陽人,論資歷,稱得上是紅軍元老級的人物,早在1927年就跟著主席參加了秋收起義,並跟著主席一起登上了井岡山,一直都是主席的得力助手。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踏上了長徵之路,程翠林擔任紅五軍團第34師政委,奉命擔任後衛阻擊任務,掩護大部隊安全撤離。
11月29日,第34師被臨時調派去支援紅八軍團,並在完成任務後搶渡湘江,與大部隊會合。當然,上級考慮到任務的艱巨性,囑咐程翠林,一旦無法渡過湘江,可以就地返回湘南開展遊擊鬥爭,保存革命力量。
儘管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但此行之艱難,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在返回途中,34師遭到桂軍的飛機轟炸,損失慘重,更致命的是,在渡過灌江後,34師因選錯了進軍路線,導致行軍任務被嚴重耽擱,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們錯失與紅18團換防的最好時機,同時也給了敵軍充分的布防時間。
次日,還沒等34師抵達駐防地點,湘江就已經遭到了敵軍的全線封鎖,這也意味著,搶渡湘江的機會非常渺茫!
因此,程翠林和陳樹湘下令,在完成軍委縱隊的掩護任務後及時渡江。然而,部隊卻先後在江東和灌陽洪水箐一帶陷入重圍,在突圍過程中傷亡慘重。
更慘的是,剛剛逃出「虎口」,接著卻又陷入「狼穴」。
1934年12月3日,剛剛突圍成功的34師,在全州縣文塘新樹村與桂軍兩個師遭遇,程翠林在指揮反擊時,突然遭到敵軍炮擊,當場犧牲,年僅27歲,也是在湘江戰役中直接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同時犧牲的,還有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
然而,戰鬥到這裡還遠遠沒有結束,政委程翠林犧牲後,擔子全落在了師長陳樹湘的肩上,經過一番苦戰後,陳樹湘雖然帶隊突圍,但身邊卻只剩下200來人。
即便是這僅存的200來人,也依舊沒能倖免!
原來,就在他們向湘南轉移的途中,又多次遭到民團和保安團的襲擊,整個34師幾近全軍覆沒!
師長陳樹湘因重傷被俘,但為了不被敵軍羞辱,陳樹湘在被押往長沙的路上,英勇自盡,壯烈犧牲,年僅29歲。
多年以後,總理在回憶起湘江戰役時,仍然痛心地說:「我們一個師被截斷了,得不到消息,都犧牲了。」
1996年,紅軍長徵勝利60周年時,在廣西桂林興安縣修建了一座湘江烈士紀念館,被列為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2016年10月,央視播出了一部電視劇《絕命後衛師》,講述的就是第34師在湘江戰役中的悲壯故事,在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上,獲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優秀電視劇大獎,並榮獲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