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會成為開國元帥

2021-01-07 百家號

文/歷史人物趣事

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成為開國元帥

在我國幾十年的革命歷史中,湧現出不少為革命犧牲的人,我國為了紀念他們特地在天安門廣場上為這些英雄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革命道路上,無數愛國將士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流血犧牲。朱德元帥曾說過,他自己不過是戰場上一個沒有被打死的老兵而已。在革命鬥爭中,也犧牲了很多有望成為開國元帥的將士,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他們的故事。

洪超,紅軍烈士。1909年出生在湖北省黃梅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26年參加革命,一年後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8月參與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轉入朱德、陳毅所率領的隊伍,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了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轉入紅5軍工作。

在紅5軍工作期間,參加了湘鄂贛邊區的遊擊戰爭、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在紅軍長徵前擔任紅4師師長,中央紅軍長徵第一仗打響時,他在江西省信豐擔任第一線指揮。在英勇戰鬥時不幸被敵人的流彈擊中,壯烈犧牲,他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

鄧萍,生於1908年,四川富順人,他是紅軍的著名將領,是紅軍長徵途中犧牲的唯一一位軍團級將領。他在1926年考入武漢中央軍事學校,在校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便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他與彭德懷等人在湖南發動平江起義。

平江起義後,鄧萍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參謀長,參加領導開闢了鄂贛蘇區,後轉戰井岡山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在1933年兼任紅軍東方軍參謀長時,還擔任了紅5軍隨營學校教育長,參與籌建工農紅軍學校,任副總隊長兼教育長,培養了大批紅軍幹部。在紅軍長徵時率部掩護主力突圍,不幸在遵義戰役前線英勇犧牲。

2009年9月14日,鄧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左權,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生,是八路軍的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工農紅軍。他在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參與了紅軍長徵,指揮了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鬥。在抗日戰爭爆發時,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在抗日戰爭期間,率部粉碎粉碎日偽軍「掃蕩」,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鬥的勝利。在1942年,日軍對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央機關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在犧牲後,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左權縣。

這三烈士都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也都是我們民主革命時的高級將領,可惜都犧牲的太早了,很多他們的部下或他們的後背都成了將軍,如果他們沒有犧牲活到了革命勝利肯定也都是元帥級別的人物了。

但是如果沒有先輩們的流血犧牲,也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應該銘記他們的犧牲,向他們致敬,向所有老一輩的革命家致敬,向所有為了祖國美好明天在貢獻自己力量的人們致敬。

相關焦點

  • 紅軍犧牲的26位高級將領,如果不犧牲,五五授銜時會是大將嗎
    我們說,革命先輩在參加革命時,就做好了流血犧牲的準備,為了勝利,他們不懼犧牲,勇往直前,自1921年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成了革命烈士,在這其中,有很多高級將領,很多人都是師級甚至軍級以上的職務,如果能夠不犧牲,到了五五授銜時,他們都是有著大將甚至元帥的資格的,筆者就把這些犧牲的高級將領歸納一下
  • 紅軍這些高級將領,如果不犧牲,建國後會評為大將嗎
    在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過程中,無數先輩們為建立今天的新中國而壯烈犧牲了。在犧牲的烈士當中,有很多已經是身居高位了,有的是指揮幾千大軍的將領,有的是我黨傑出的領導人之一。遺憾的是,有些將領已經戰功卓著,卻因犧牲而看不到新中國的成立。那麼如果這幾位沒有犧牲,1955年授銜時會是大將嗎?首先,我們來說的最高級別的將領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傑出的紅軍將領,部下是開國大將,他若不被錯殺可能是元帥
    我們常聽說「革命烈士」一詞,卻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國的第一號烈士是誰,1952年,主席親自籤發新中國第一號烈士證書,這個證書籤發給了段德昌,他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紅軍將領。雖然段德昌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極高,資歷深厚,建國後還被評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在黨內和軍隊內段德昌的地位很高,他與賀老總是戰友,是彭老總的入黨介紹人。
  • 戰爭時期的將領,這幾位烈士,不犧牲都會成為元帥!
    如果當時他沒有犧牲,作為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立下的戰功和後續可能會立下的戰功,建國之後是肯定有資格參與元帥的競選的!當時和林彪、黃公略、彭德懷一起被稱為紅軍「四驍將「這四個人中大部分建國之後都是成為了元帥,如果伍中豪沒有犧牲,建國之後也是很大機率會成為元帥!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第一,這些我軍早期的高級指揮官中,很大一部分將領都犧牲了。當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蘇區後,餘部重組的紅25軍中,徐海東、吳煥先分任軍長和政委,後來組織上派程子華來到紅25軍後,徐海東改任副軍長,程子華擔任軍長。在紅25軍長徵過程中,政委吳煥先壯烈犧牲,徐海東、程子華也先後負傷。到了紅25軍抵達陝北根據地,組建紅15軍團時,徐海東成為軍團長,劉志丹擔任副軍團長,程子華改任政委。
  • 紅一方面軍犧牲的十大名將,若活到1955年會是元帥或大將軍銜嗎
    在開國十大元帥中,有八位元帥出身於紅一方面軍系統,而在開國十大大將中,亦有八位大將出身於紅一方面軍系統(註:中央紅軍北上後,徐海東的紅十五軍團歸入紅一方面軍建制),可見這支部隊的強大實力和光輝歷史。 而在這支部隊開創井岡山蘇區,到長徵開始前,已經有無數將領為革命獻出了生命,筆者整理出紅一方面軍十位軍事能力最為突出的革命烈士,來緬懷下他們的豐功偉績吧。
  • 紅二軍團十三位高級將領,後來的情況都是怎樣的
    那麼,紅二軍團初成立時的十三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日後在人民軍隊中的發展都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紅二軍團軍團長兼紅二軍軍長賀老總,是南昌起義的總指揮,又是湘西蘇區的開創者,他指揮紅二軍團南徵北戰,開創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並成功指揮了紅二、六軍團的長徵,堪稱是紅軍時期的一位名將。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我軍在反圍剿作戰中擒獲張輝瓚後,主席親自作詞慶祝,黃公略的名字赫然被寫入這首漁家傲中,可見黃公略當時地位之高。可惜的是,黃公略後來犧牲在反圍剿戰鬥中。 林帥,紅軍時期的戰爭魔鬼,人民軍隊傑出的元帥,指揮四野在解放戰爭中所向無敵,縱橫南北,最終被授予元帥軍銜,可謂是水到渠成之事。
  • 新四軍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四人有成為開國大將的資歷
    但新四軍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因為地理的原因,他們不僅要與日寇浴血廝殺,還要隨時防備頑軍的襲擊,這也讓他們在取得輝煌戰績的同時,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尤其是皖南事變中,新四軍一下子失去四位高層將領,元氣大傷。幸好組織上力挽狂瀾,重建新四軍軍部,這才挽救了這支部隊的命運。 筆者整理了新四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十位高級將領,來緬懷下他們的豐功偉績吧。
  • 紅軍時期最年輕軍團長,犧牲時年僅21歲,開國大將曾是他的部下
    他曾是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他在擔任師長期間,多位開國大將都曾是他的部下;他是紅軍中前途無限的青年指揮官,但無奈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在他短短的一生中,雖然曾貴為風光無限的軍團長,但因短暫的軍旅生涯讓他在歷史上聲名不顯,到了現在更是沒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 西北根據地的紅軍後來哪去了?抗戰時期成為八路軍的王牌旅
    那麼,西北紅軍在三大主力會師後哪去了呢? 在紅軍三大主力還未到達陝北時,陝北紅軍紅26軍、紅27軍就與先期到達根據地的紅25軍合併了,合編為紅十五軍團,程子華擔任政治委員,徐海東擔任軍團長,劉志丹擔任副軍團長。紅軍主力北上時,紅十五軍團及時接應,為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東徵時,陝北紅軍的傑出領袖劉志丹壯烈犧牲,令人非常遺憾。
  • 指揮廣州起義的十位高級將領,日後的發展都是怎樣的
    時任鐵四軍參謀長的葉帥,掌握著教導團,已經秘密入黨,成為起義的關鍵人物。1927年11月,以葉帥的教導團,以及周文雍、黃平率領的工人赤衛隊為主力的廣州起義爆發。起義軍一度控制了廣州大部分地方,但最終在粵系軍閥的聯合反撲下失敗。而指揮廣州起義的十位高層將領,他們日後的命運都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仔細道來。
  • 1946年我軍痛失四位將星,使新中國少了四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這就註定了194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解放戰爭就此打響。然而,1946年,也是最為痛惜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我軍折損了四位名將、愛將。如果這四位將領不犧牲的話,在1955年舉行的首次授銜儀式上,將會增添一位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和中將。那麼,這四位將星分別是誰?他們都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 將星璀璨的紅1軍團:軍團長政委成為元帥,參謀長為何成上將?
    紅1軍團是一支將星璀璨的英雄部隊,從這裡走出來了很多開國將軍。值得一提的是,在紅1軍團指揮部的高級軍官中,其軍團長和政委在1955年成為開國元帥,而參謀長在1955年成為了開國上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我軍36位軍事家排名,新四軍軍長葉挺為何位列開國大將之前?
    解放軍曾經對外公布了我軍的36位軍事家排名,從具體的排名情況看,我軍的十大元帥與十大大將全部進入「軍事家榜單」,57位開國上將沒有一個人進入這份榜單。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部分將領,如許繼慎、段德昌、左權等將軍也進入了榜單。
  • 他創建兩個軍,部下是大將上將繼任者是元帥,如不犧牲必成元帥
    他是一位偉大的紅軍創始者,曾經創造了兩個軍。其部下是開國大將和上將,繼任者是元帥。如不犧牲,他也必成元帥。那麼,他是誰呢?又有何過人之處?他就是吳光浩烈士。吳光浩,出生於湖北省黃陂人一個貧苦的家庭,是一位英雄的大別山子弟。
  • 授銜時,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最多的省份分別是哪個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1955年,人民軍隊授銜儀式勝利舉行,後來,王建安、李聚奎、聶鶴亭、賀誠等人又被補授上將、中將軍銜,到了60年代初,又有200多位大校被提升為少將軍銜。
  • 紅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紅軍的這十位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紅一軍團由井岡山上的紅四軍與贛南,閩西的紅軍根據地合編而成,可謂是根正苗紅,軍團長是林總。林總大家都不陌生,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115師師長,後來因為被誤傷來到蘇聯治療,回國後指揮四野所向披靡,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島。1955年授銜,林總被授予開國元帥,位列朱老總、彭老總之後。
  •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4位授元帥軍銜,為何他只授上將?
    「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城,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這是「黃麻起義」後,黃安縣衙門口張貼的一副對聯,「紅軍」這一稱謂也由此而來。紅軍時期,一般是指1927年黃麻起義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此期間,紅軍經歷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先後誕生了10個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