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34師高官蔡中,是犧牲在全州文塘,還是犧牲在陝西富縣直羅鎮?

2020-12-22 探秘八桂

#湘江戰役#

編者按:小編曾撰寫多篇關於一位紅34師高官犧牲在廣西全州文塘的事,關於那位高官是誰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推測。我原來是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認為是師政委程翠林的可能性較大。文章發出後,有多位網友認為犧牲在全州文塘的這位紅34師高官是蔡中。但我掌握的資料,蔡中是犧牲在陝西富縣直羅鎮,儘管我沒有去過這個地方,但通過朋友了解到,那裡有蔡中的墓,墓碑對他的介紹說得很清楚。雖然我對此事感到蹊蹺。近日,蔡中家鄉湖南株洲市攸縣有位朋友叫蔡文瑞,他通過攸縣檔案史志局曾建榮副局長給筆者寫來一信,也認為犧牲在廣西全州文塘的那位紅軍高官是蔡中。他文章寫得非常客氣,雖然對小編有過譽之詞,但為了保持他文章的完整性,小編就不改動了。以下是蔡文瑞先生給小編的信:

絕命後衛師34師高官戰鬥犧牲之地

尊敬的蔣研究員,您好!

首先感謝你寫出了這篇有意義的文章(註:本文作者蔡文瑞先生應該是指《這位犧牲在文塘的紅軍高級官員,會不會是紅34師政委程翠林?》一文),文字優美,故事情節真實感人,並且配有實物圖片,當地群眾回憶、指證等等。您付出了一系列難以想像的辛勤勞動,謹代表烈士家屬,對此表示真情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經考證查閱有關歷史資料、檔案史料網上文章及本地耳熟能詳的故事,特提出如下看法(供您參考,本人是蔡中家鄉人,在縣城上班。)。

一、文中提及犧牲的烈士:

(1)紅34師政委程翠林,湖南瀏陽人,生於1907年,卒於1934年;

(2)紅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小編註:紅34師政治部主任有張凱、朱良方、蔡中三種說法),湖南攸縣人,生於1906年,卒於1934年;

(3)紅34師102團團長呂宮印及警衛員。

二、犧牲地: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證據材料:【讀史】《湘江戰役絕命後衛師—紅5軍團第34師》及《國防報》記者的文章《有種銘記叫作從未忘卻》等。

文塘村紅軍犧牲紀念碑

三、職務解讀(犧牲時職務)

程翠林、蔡中兩人都是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井岡山時期創建人之一,參加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鬥後長徵,兩人同樣的職務(師級幹部),同時犧牲在一起,您說神奇不神奇,真是生死戰友。不過你有篇原創題目為《湘江戰役戰鬥中犧牲的中央紅軍最高級別指揮官程翠林》的文章中關於蔡中職務有誤,事實上是1930年6月紅四軍改編,蔡中任紅軍34師團政委,1934年4月任34師政治部主任。

證據資料:

1. 犧牲時間及地方:①【讀史】湘江戰役絕命後衛師—紅5軍團第34師;②國防報記者文章:有種銘記,叫作從未忘卻等。

2. 任職解讀:①《紅34師所剩最後的人有多少》(有34師第1、2、3任領導成員);②【紅色記憶】《長徵中著名湘籍烈士》;③【紅色記憶】《萬裡長徵中湘籍紅軍將帥》;④《紅34師蘇達清有後代嗎,蘇達清妻子許婷還活著嗎》(職務及犧牲地講得很清楚,電視劇內容)

四、人物形象解讀

您寫到劇中官員年紀最大,掩埋時抬得最為吃勁,符合人物程政委。我們認為程翠林跟電視劇人物相仿,個子一般;而電視劇人物及原型蔡中才是一個身材很高,形象魁梧的那位犧牲的高官,蔡中是贛南軍區司令員蔡會文同胞兄長,小時在家常習武,家有練武屋(現在叫健身房),所以體力強壯,從年齡上看程1907年生,蔡1906年生,可能顯老一些,符合人物事實。

當地知情人向記者們講述父輩的歷史傳承

五、文中提到蔡中陝西富縣直羅鎮有墓也是事實,說明你進行了大量資料考證,但這不符合歷史事實;有韓偉兒子韓晶晶關於其父親的講述為證,蔡中在湘江戰役中犧牲,2017年他到湖南攸縣蔡中故鄉(有後代);從職務上看一個從紅軍長徵開始任師政委到1937年還是政治部主任不合史實,按常理應早提拔了。從資料看貴州遵義博物館和井岡山歷史博物館都已寫清兩人犧牲在湘江(1934年11月),中共黨史書籍也是這麼認定的。

通過歷史檔案資料、歷史文獻、家鄉故事及證人證詞:韓晶晶在《跨越時空回信》欄目視頻,《陳樹湘(四):6000烈士後繼有人》來看也講到蔡中在湘江犧牲。你所寫文章提及的應該是蔡中,他們的熱血灑在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土地上,新中國五星紅旗有他們的鮮血,功勞簿上有他們的名字,沒有先烈,共和國從哪來,讓我們千秋萬代銘記他們吧!

此致

敬禮

蔡文瑞

2020年6月5日

小編認為, 蔡文瑞先生考證推斷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就我現在掌握的材料來看,我認同他的觀點,不知各位朋友怎麼看?

趙炳麟傳3:參加保國會,向光緒皇帝獻「十二策」

廣西全州古祠柴侯祠修復好了,這裡曾是第五軍200師的駐紮地

犧牲在廣西全州文塘的紅軍高級指揮員究竟是誰?

中央紅軍開路先鋒紅六軍團的紅軍後代到全州關嶽廟走訪

兩個糊塗人(鄉村笑話故事1)

相關焦點

  • 絕命後衛師政治部主任蔡中犧牲地在哪?他家鄉的史志工作者這樣說
    1930年6月任紅12軍34師第102團政委(亦說101團),在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鬥中,正確執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屢立戰功。1934年4月任紅五軍34師政治部主任兼102團政委,10月參加長徵。然而對他的犧牲地點及時間卻有兩種說法:一說在1934年12月的湘江戰役中,犧牲在廣西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另一說是在1935年11月犧牲在陝西省富縣直羅鎮,且直羅鎮有他的墓地。
  • 紅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的湖南攸縣家鄉人來全州考察他當年的戰鬥地
    師在今天廣西全州縣安和鎮文塘地域,遭到早有準備的桂軍第四十三師、四十四師的伏擊。紅34師這個能徵善戰的後衛師,長徵出發時有六千餘人,到達文塘地域時約有四千三百人,經文塘地域大戰後,約有八百到一千人衝出重圍,他們翻越海洋山進入灌陽地域,途中繼續與敵作戰,不斷減員,翻越都龐嶺進入湖南道縣只有一兩百人,最後全師陣亡。而湘江戰役中,直接犧牲的紅軍最高級別的領導程翠林政委就在安和文塘。文塘的戰鬥,以前報導甚少。
  • 他曾是主席的得力助手,在湘江戰役中,成為犧牲的最高將領
    其中,紅五軍團第34師擔任全軍的後衛任務,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與幾十倍的敵軍血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第34師師長是陳樹湘,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第34師政委程翠林。儘管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但此行之艱難,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在返回途中,34師遭到桂軍的飛機轟炸,損失慘重,更致命的是,在渡過灌江後,34師因選錯了進軍路線,導致行軍任務被嚴重耽擱,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們錯失與紅18團換防的最好時機,同時也給了敵軍充分的布防時間。
  • 紅34師血戰湘江全軍覆沒,師長斷腸,倖存團長授中將
    周子昆,字仲如,原名周維寬,1901年出生於廣西桂林,1924年加入孫中山鐵甲車衛隊,參加過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4軍營長、紅3軍軍長、江西軍區參謀長、福建軍區司令員。蔡中,又名蔡忠,出生年月不詳,湖南攸縣人,參加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4軍教導隊書記、紅12軍34師團政委、紅19軍56師政委。
  • 《絕命後衛師》講的紅34師番號現在還在嗎?倖存者有誰
    而紅五軍團紅34師是後衛的後衛,在敵軍密不透風的防線內掩護部隊前進。連續突破3道封鎖線後,中央紅軍遭遇了蔣介石和湘桂粵軍閥在湘江以東地區布下的號稱「鐵三角」的第四道封鎖線,陷入危難時刻。這支全軍著名的「鐵流後衛」浴血奮戰,阻擊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敵軍,掩護主力紅軍衝破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紅34師彈盡糧絕,孤立無援,幾乎全部壯烈犧牲。
  • 紅34師碩果僅存的團長,掩護大部隊死裡逃生,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長徵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們,紅軍戰士們不畏艱險,為了救國救民,他們願付出一切,甚至犧牲生命。長徵路途艱難,為了儘量保存主力部隊兵力,組織上派紅三十四師執行掩護任務,讓主力部隊安全渡過湘江。湘江一戰讓紅三十四師喪失了極大的兵力,六千名戰士幾乎全部犧牲,就連師長也在戰場捐軀。不過,這場戰役中也有人僥倖逃生,開啟了傳奇的人生,這個人就是韓偉將軍。
  • 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建國後被授予何銜,擔任何職
    在八年全國抗日戰爭中,第115師殲滅日偽軍35萬人,自身發展到27萬餘人。 115師能打、敢打離不開各級指戰員的指揮,特別是團一級的戰術指揮。而作為115師五大主力團的685團、686團、687團、688團、獨立團更是尖刀,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
  • 長徵中這個師六千人幾乎全部陣亡,有位團長跳崖得救,成開國中將
    長徵途中,紅軍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巨大犧牲,紅五軍團作為全軍的「鐵流後衛」,犧牲更大,有個師六千人幾乎全部陣亡,有位團長跳崖得救,後成開國中將。他的名叫韓偉,時任紅五軍團紅34師100團團長。1934年時,紅34師的師長是陳樹湘、政治委員程翠林、參謀長王光道、政治部主任蔡中,下轄第100團、101、102團,全師六千餘人,歸紅五軍團指揮。
  • 陝西富縣:亮眼彩繪扮靚城市新貌
    近日,陝西富縣茶坊街道沿途的鐵路橋梁、橋墩被換上了「彩色棉衣」,上面畫滿了樹木、動物等,這些作品讓冷冰冰的水泥有了一種親和力,也為這個冬日增添了一抹鮮豔色彩。圖為:彩繪覆蓋了冰冷的水泥圖為:橋墩上面有「人家」「我們受富縣住建局邀請,對這座橋梁進行美化,希望富縣越來越美,就像畫上的一樣。」畫師齊洛說道。
  • 海南島戰役中,他是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死時年僅34歲
    不過,在這場艱難的戰役中,解放軍也犧牲了很多戰鬥英雄。其中,級別最高的便是119師副師長黃長軒。當時,119師算是解放海南島的一個主力師,先是解放了潿洲島,又為40軍搞到了一大批船隻,保障了海南島戰役的順利進行,這其中副師長黃長軒功不可沒。黃長軒是一名老紅軍,先後參加過鄂豫皖蘇區反「圍剿」戰鬥,走過兩萬五千裡長徵。
  • 人民軍隊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若不犧牲,授銜時會是啥軍銜
    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八年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犧牲的高級將領非常多,筆者列舉了十位軍事能力非常傑出的名將烈士,來記錄他們的豐功偉績吧。第十:熊尚林。熊尚林的名字大名鼎鼎,他就是紅四團強渡大渡河時的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強渡大渡河時,熊尚林擔任突擊隊長,與孫繼先將軍分批率隊渡河,為我軍成功強渡的大渡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長徵時紅4團3任團長,後來一位成副國級一位當村長一位犧牲被誤解
    當時,紅一軍團2師4團代號為「勇部」,接受上級的任務便是開路先鋒,作為全軍的前衛團率先渡過於都浮橋,然後向敵人設立在長徵路上的一道道封鎖線衝刺,在這種情況下,承擔前面開路的隊伍任務是最艱巨的,需要打垮擋在前面的敵人,奪取堅固的陣地,屢次和數倍於己的敵人血戰,在隨後的衝破敵人三道封鎖線,突破湘江、強渡烏江、大渡河、奪取瀘定橋、臘子口天險、山城堡等戰役中,都有紅4團將士們勇敢衝鋒陷陣的身影
  • 紅25軍真實的戰鬥力,1個步兵營的後衛部隊,全殲馬家軍1個騎兵團
    紅軍長徵前夕,田守堯出任了紅233團二營營長。1935年,紅25軍來到甘肅境內的四坡村和王家莊一帶準備從這裡渡河,田守堯的第二營為全軍的後衛,不料部隊正在渡河之際,馬家軍104旅208團在團長馬開基的帶領之下追蹤而至,田守堯隨即率部和敵人展開激戰。
  • 第一位犧牲的八路軍團長,他是如何犧牲的?
    事實上,陳錦秀也是第一位犧牲的八路軍團長。陳錦秀是河南省固始縣人,小時候家庭貧困,他只讀過幾年書就輟學了,此後一直幫家裡人做事。1930年,陳錦秀參加了紅軍,而此時他只有十九歲。最初的時候,陳錦秀只是一個司號員,不久之後就調到戰鬥部隊擔任班長,陳錦秀打仗非常勇猛,屢立戰功,沒多久便升任營長。
  • 長徵中的精銳之師: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將領
    下文簡單介紹一下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程及歷任主要將領1931年10月,紅二十五軍在安徽金寨麻埠成立,轄73師(74師、75師另行組建)紅73師(以紅12師師部和第34團為基礎,另調紅10師第28團和紅11師第31團改編為紅二十五軍第73師)軍長:曠繼勳,後(蔡申熙)(貴州思南縣人,蓬溪起義領導人之一。
  • 新四軍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四人有成為開國大將的資歷
    抗戰開始後,八省遊擊武裝改編為新四軍,葉挺擔任軍長,項副軍長不僅是副軍長,還是東南局書記,是新四軍實際上的一把手。 皖南事變發生後,項副軍長與參謀長周子昆、副官劉厚總等人成功突圍,當他們在一個山洞中休息時,劉厚總見利忘義,向睡夢中的項副軍長和周子昆參謀長射出了罪惡的子彈。就這樣,這位功勳卓著的領袖級人物,犧牲在了叛徒的手裡。
  • 軍史回聲:11月24日,直羅鎮戰役結束
    11月24日,直羅鎮戰役結束20日,國民黨東北軍一0九師少將師長牛元峰率其全師外加一個團,在6架飛機的掩護下,闖進直羅鎮。第二天拂曉,直羅鎮戰役打響了。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主力突然發起進攻,很快將國民黨軍分割、包圍。
  • 民國全州風雲人物蔣餘蓀16:一個女兒揭露父親的歷史謎案
    蔣秀貞就這事有些生氣,回到桂林後,曾當面質問解放後擔任過第一任全州縣長的鄧崇濟與擔任過全州第七區區長、桂林地區經濟委員會主任俞定遠,你們說,我什麼時候給你們縣委寫過信揭露我父親呀?鄧崇濟、俞定遠都笑了笑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