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網最新消息:104歲的江西於都籍開國少將楊思祿將軍,於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楊將軍生前是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
記:1955年授銜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目前僅存少將9位
人物速讀:
楊思祿早年照片
2005年,時的楊思祿少將
楊思祿少將近照
楊思祿(1917-2020),1917年,出生在江西于都縣,葛坳鄉牛婆田布頭村一戶貧農家裡。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少共國際師第45團1營3連。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廣昌保衛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第2師警衛班班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警衛連排長、代連長,冀熱察挺進軍第37團副營長、營政治教導員,冀東軍分區特務營營長,冀熱遼軍區特務團團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熱河縱隊第25旅旅長,冀東軍區第12軍分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教導第3師師長,第二野戰軍直屬教導第2師師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5航空學校參謀長、副校長,空軍師長,第11航空學校校長,副軍長、軍長,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顧問。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中國軍網這樣介紹楊思祿將軍:在經歷過長徵的將軍中,有一位當年的「小紅軍」,從怕敵機、恨敵機到想駕駛飛機,繼而參與新中國人民空軍的組建,不但親手放飛一批批雛鷹,還要學習飛行改裝多型噴氣式飛機,成為老紅軍中為數不多的能開超音速戰鬥機的飛行員。
1961年,楊思祿晉升少將軍銜。也是這一年,任軍長的他帶領高炮部隊擊落一架敵機。從「小紅軍」到「飛將軍」,總有一種力量如影隨形,那就是長徵精神,映照今日。
相關書籍中的介紹
一個月前,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1614名開國將帥中,現在僅餘8位。
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8名老將軍均為開國少將。
從2010年至2017年,每年開國將軍的隕落數量都在兩位數以上,分別是2010年逝世29人,2011年25人,2012年14人,2013年10人,2014年14人,2015年20人,2016年10人,2017年12人。2018年,則有6位開國將軍逝世。2019年,有五位開國將軍逝世。
目前,健在的8名開國少將中,1955年授銜的有4人,1961年授銜的有1人,1964年授銜的尚有3人。
其中,1955年授銜的4名健在將軍分別是:
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
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
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
1961年授銜的健在少將是: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
1964年授銜的健在少將分別是:
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扶之、
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
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塗通今。
上述8名開國將軍中,年齡最小的是出生於1923年的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王扶之。王扶之還曾與剛剛逝世的陳紹昆將軍搭檔。
後記:
筆者所在的麻城市、以及鄰縣紅安縣、大悟縣等 ,有兩位大將出生於此,分別是王樹聲大將、徐海東大將。僅紅安、麻城兩地為革命犧牲的人數兩地加上起近25-30萬之間,有200多位將軍。
其中上將有9位,分別是:陳再道、王宏坤、王建安、許世友、陳錫聯、周純全、郭天民、韓先楚、謝富治。
其中中將有18位,分別是:王必成、王近山、李天煥、李成芳、劉飛、劉昌毅、吳先恩、張才長、張天雲、張仁初、周希漢、胡奇才、徐深吉、徐斌洲、秦基偉、聶鳳智、詹才芳、鮑先志。
儘管元帥將軍們都已離我們遠去,但是曾為抗日、為建立新中國立了不世功勳,我們應該永遠銘記於心,不能因為他們已經逝去,就不選擇遺忘。
#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