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0年 開國將軍如今還有多少人健在?

2021-01-08 觀察者網

據微信公眾號「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24日消息,5月20日,開國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在北京去世。至此,開國將軍僅剩29人在世,軍銜全部為少將。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他曾經參加長徵並倖存;他參加過西路軍行動,行動失敗後死裡逃生;抗戰期間,他又遭遇了「皖南事變」,並再一次絕處逢生,率部突圍成功。

經歷了烽火,卻敵不過歲月。5月20日,開國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在北京去世,享年101歲。政知局注意到,至此,開國將軍僅剩29人在世,軍銜全部為少將。 

死裡逃生

張志勇原名張保奎,1916年出生於湖北紅安縣。張志勇1931年參加紅軍,歷任紅四方面軍文書、作戰科長,參加了長徵和西路軍行動。

他在戎馬生涯中,曾經三次死裡逃生。

他是紅四方面軍「肅反」運動的倖存者。當時他被指為改組派,遭到毒打即將斃命之際,師政委攔住,說要問問情況,他還小,還是個孩子。於是,張志勇逃過一劫。

他是西路軍的倖存者。在與馬家軍血戰被俘後,張志勇突出重圍,死裡逃生。

他還是「皖南事變」的倖存者。當時他擔任新四軍軍部特派員,奉命負責收容掉隊人員。他把這些人員編成一個連,自任連長組織突圍。

新中國成立後,張志勇任空6師政委、空軍航空工程部副政委、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訓練基地工程部部長、後勤部部長,某基地副司令員、司令員,國防科大副校長。張志勇於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29人

張志勇將軍故去後,只剩29名開國將軍還健在。其中年齡最大的是殷國洪和方震,均為1911年出生,可謂經歷了清朝、民國、共和國三個不同的時代。而最年輕的是1923年出生的王扶之。

殷國洪在1955年的授銜中,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與張志勇將軍的經歷類似,殷國洪將軍也參加了西路軍行動,行動失敗後,不幸被俘,後趁機脫逃,找到了組織。

王扶之將軍是山西人,12歲便參加革命。解放戰爭時,成長為第四野戰軍的一名團長。1950年,王扶之奉命參加抗美援朝。1952年8月,王扶之所在的山洞被炸彈命中,他被掩埋在山洞中,彭德懷當時指令,要想盡一切辦法將王扶之搶救出來。經過39個小時的搶救,王扶之奇蹟獲救。

目前,開國將軍中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全部過世,29名健在者均為少將。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在開國將軍中的10名元帥中,故去最早的是羅榮桓,1963年去世,離世最晚的是聶榮臻,1992年病逝。在10名大將中,去世最早的是陳賡,1961年去世,最晚的是1989去世的肖勁光。在上將中,最早去世的是賀炳炎,1960年去世,最晚的是呂正操,2009年去世,此外,有6名上將離世於2000年以後。中將方面,王道邦離世最早,1959年去世,張震去世最晚,2015年去世。少將中離世最早的是資鳳將軍,他在1955年年底便去世,資鳳少將也是1614名開國將領中最早過世的。

授銜

大家口中的「開國將軍」,是指從1955年採取授銜制至1965取消軍銜制期間,被授銜的將領。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的記載,這10年間,被授銜的將領共1614名,包括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有關部門便開始研究軍銜制的具體事宜。1955年,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了關於軍銜的條例,軍銜設置為6等19級,比起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中國的軍銜中多了「大校」這一級別,但原定計劃中有的大元帥的軍銜並未授予,最高級別為元帥。

1955年秋天,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度。當年9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辦了授予元帥軍銜的典禮,同日,在國務院舉行了授予將官軍銜的典禮,為在京的將官授予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的軍銜。一直到1956年初,各大軍區依次舉行了授銜典禮。

從1956年到1958年,有4人被補授上將或中將軍銜,曾創建克拉瑪依油田的李聚奎便是其中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李聚奎擔任第四野戰軍司令部副參謀長,1952年又轉任解放軍後勤學院院長,1955年7月李聚奎奉命擔任石油工業部部長,在當年授銜前離開了軍隊。在工業石油部期間,李聚奎率領幹部和專家,在新疆創建了克拉瑪依油田。1958年2月,李聚奎重回軍隊工作,擔任總後勤部政委,因此被補授上將軍銜。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自1956年至1965年,又陸續有多人因回到軍隊工作被補授軍銜,還有一批人因晉升而被授予將一級的軍銜,比如前面提到的張志勇將軍。 

故鄉

如果從全國範圍來看,籍貫是江西省的開國將軍最多,共有325名開國將軍是江西人,佔總數的20%左右。其次是湖北,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235位將軍。此外,開國將軍中的湖南人也不少,共有204人。這三省的開國將軍在總人數中佔比均超過10%,三省人數合起來佔開國將軍總人數的近48%,堪稱佔據「半壁江山」。

除這三家「大省」以外,接下來開國將軍人數較多的省份依次為安徽、河南、四川、山東、福建,這五省的開國將軍人數佔總數的比例,均超過5%。

在中國的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中,有四個行政區劃沒有開國將軍出現,即港澳臺和青海省。在30個擁有開國將軍的行政區劃中,人數最少的是寧夏省,只有1人,即開國中將韓練成。據韓練成的兒子韓兢講述,作為國民黨將領的韓練成,於1942年在重慶秘密會見周恩來,並正式加入中共情報組織。解放戰爭期間,韓練成一直率軍暗中配合中共軍隊,1948年正式脫離國民黨,加入中共,其被稱為「隱形將軍」。此外,貴州省只有2名開國將軍,上海只有3名。其他行政區劃中,西藏有4人,新疆有5人,而北京共有6名開國將軍,其中中將1人,少將5人。

如果在這種統計中再加入軍銜的因素,統計元帥和大將籍貫的話,那江西就要讓出第一的位置。雖然江西誕生了325名開國將領,但其中並沒有元帥和大將,上將也只有3人。元帥和大將數量最多的省份是湖南省,共9人,幾乎佔了這兩個高級別軍銜授予者的一半。其次是四川和湖北,各有3人。值得一提的是,有5名開國將軍的重慶,就包括了2名開國元帥,分別是劉伯承和聶榮臻。有些省份開國將軍人數較多但並沒產生元帥、大將、上將,比如河北省的79人中,中將2人,少將77人;山東省的89人中,中將3人,少將86人。

(撰文: 楊琳 編輯:張偉)

相關焦點

  • 全國還有多少開國將軍健在?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開國將軍,我們心中永遠的偉大英雄!他們帶領人民軍隊浴血奮戰,為保衛祖國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
  • 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引言: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忘記歷史就等同於忘記了自己的根,忘記英雄就等同於忘記了過去的艱難歲月。在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為了表彰為民族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1614名將官授銜。時光飛逝,很多將領都離我們遠去。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4位還健在,他們都是誰,現狀如何?
    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幾十年。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眾多戰役中,無數的英雄犧牲在戰場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如今的生活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我國之所以在眾多戰爭面前一戰又一戰的告捷,離不開很多優秀的用兵之將。他們都是有功之臣,能活下來必將會得到重用。
  • 開國將軍到2020年僅剩4位健在,他們分別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1955年9月份最受世人矚目的授銜儀式正式開始了,有10位勞苦功高的英雄們被授予了元帥軍銜,除此之外,還有1048名英雄分別被授予了大將,上將,少將的軍銜。時光悄然流逝,如今新中國的發展早就已經步入正軌了,我們從新中國建立時的落後國家,到如今站上國際舞臺的泱泱大國,這幾十年我們經歷了太多,這幾十年的發展同樣離不開那些英雄的付出,是他們給中國的經濟帶來的騰飛。
  • 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只剩4人,他們都是誰?是什麼軍銜?
    大多數人都知道1955年中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授銜儀式,也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祖國對那些在戰爭中立下戰功的將軍的重視,其中有一段時間還取消了這種制度,過了很長時間才恢復,在1955年授銜的將軍被後人也稱為開國將軍。
  • 最年輕的開國將軍:韓戰中打得騎五團潰不成軍,如今依然健在
    1955年至1965年間,共有1614位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少將及以上軍銜,除過十位開國元帥,剩餘的1604位被統稱為開國將軍,包括十位開國大將,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一百七十七位開國中將以及一千三百六十位開國少將。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四位健在,他們分別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開始對在抗日戰爭期間有著卓越貢獻的人,進行加官進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關於中國的十大開國元帥,他們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中國的成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產生了1048名開國將軍。
  • 向英雄致敬,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四位,他們都是誰?
    距離1949年新中國成立,轉眼就過了70多個年頭了,中國最早參加革命的一代人也已經逐漸凋零。而在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如今還剩下四位。他們在當年在戰場上英姿勃發,率領雄獅攻城略地,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共和國開國將軍中,筆者注意到劉姓有89位。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當然,也有人說是92人,因為有幾位開國將軍,本姓劉,比如劉姓健在開國將軍文擊將軍。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如今,我們家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充分發展,出現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我們不能忘記,如今和平的發展環境,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
  • 全軍最年長將軍辭世,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4位,他們都是誰?
    2019年4月7日晚,全軍最年長的開國將軍,電影《渡江偵察記》的原型熊兆仁少將去世,享年107歲,他曾在37歲就當上了副司令員,43歲被授予少將軍銜,他還是一位十分受人愛戴的「扶貧將軍」。而和熊老將軍同一批在1955年授銜時接受表彰的開國將軍們在當時雖然有一千多位,但到如今65年過去了,絕大多數的將軍都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逝世,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已經是寥寥無幾。那麼他們到底都是誰呢?如今的生活怎麼樣?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授銜對於一名軍人來說,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因為軍銜就是對立下赫赫戰功最明顯的表彰。
  • 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四位,他們都是誰?現在怎麼樣了
    1949年10月1日,開國英雄齊聚天安門廣場,從此世界上又多了一個潛力股。新中國的成立歷經了千辛萬苦,從開始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到後來的有勇氣更有智慧,中國民族展現出了強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也向世界昭示了一個團結的民族是任何困難都打不倒的,是任何列強都不能徵服的。
  • 健在開國將軍他最年輕,曾任山西省委書記!他是誰?
    將軍不死,只是漸漸凋零,共和國1614位開國將軍,截至目前也只剩下10人,在健在開國將軍中,1923年出生於陝西的他最年輕,也是王姓最後的開國將軍,也是健在開國將軍中唯一擔任過省委書記的開國少將,他文武全才。
  • 他是少共國際師走出來的開國將軍,104歲健在,他是誰?
    紅軍「少共國際師」,走出15位開國將軍,較為知名的就是肖華上將和彭紹輝上將,目前,少共國際師的15位開國將軍,還有一人健在,他是誰呢?此人被譽為會飛的開國將軍,解放時期,他調到空軍,學習了飛行技術。在抗美援朝戰役中,他率空軍支援,為抗美援朝戰役勝利提供了基礎保障。
  • 2020年僅剩3位開國將軍健在,他們是誰,現在怎麼樣了?
    引言二零一九年六月,四川儀隴的天氣格外悶熱。這一日,共和國開國少將,黎光將軍,在許多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自己兒時嬉戲的地方。黎光將軍家的祖宅,依山傍水。後面靠著鐵塔山,因為山上有一座鐵塔而成為當地地標。房屋前面兩百步,江水一刻不停地流淌。整整一百年前,黎光將軍就出生在這條江前面。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 開國將軍健在者僅存7人
    原標題: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 「北極熊團」澎湃新聞記者從詹大南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4位還健在,他們是誰,生活得怎麼樣?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到了2020年,那些開國將士們現在如何了?上千位將士們,如今還健在的,只剩下4位了。這四位將軍都是誰?他們又生活得怎麼樣呢?"猛子"將軍——黎光黎光,1914年生。而是積極投身於為家鄉的建設,他堅毅的品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軍人本色——鄒衍鄒衍將軍,1915年出生在紅色之鄉—江西興國縣。或許正是由於出生地的緣故,鄒衍在15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年輕的紅軍了。在廣昌保衛戰中,他主動提出進行偵查任務。並在偵查的過程中,發現了意圖偷襲的敵人。情報到位,給了我軍足夠的時間進行反應。
  • 如今還健在的三位開國少將,他們是誰,目前如何了?
    如今還健在的三位開國少將,他們是誰,目前如何了?在新中國建立的過程中,有很多戰士犧牲在革命的道路上。在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第一次授予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這一次授銜,授予了千位指戰員將軍銜。幾十年過去了,很多將軍已經去世,但是在2020年的今天,當年的千位開國將軍,目前也僅僅剩下四位。那這四位如今怎麼樣了呢?他們又是誰呢?第一位將軍是,今年106歲的詹大南將軍。詹大南出生在1915年,在1932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一位資歷非常深的老紅軍,老革命家。
  • 2020年,我國還健在的2位開國將軍,他們分別是誰?
    時光荏苒,現如今距離新中國成立已有幾十年的時間,可當我們再次翻開歷史的篇章,依然能夠體會到近代史裡那種窒息的感覺。 我國的近代史可以說是一部充滿了屈辱的歷史,八國聯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給我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 她是長徵途中最小女兵,19歲就嫁給開國將軍,如今96歲仍健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追擊,開始戰略性轉移,進行長徵。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無數戰士參與其中,其中還有許多女兵,或許她們戰鬥力略遜於男兵,但是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長徵途中年紀最小的女兵,她的名字是王新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