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不死,只是漸漸凋零,共和國1614位開國將軍,截至目前也只剩下10人,在健在開國將軍中,1923年出生於陝西的他最年輕,也是王姓最後的開國將軍,也是健在開國將軍中唯一擔任過省委書記的開國少將,他文武全才。
王姓總計有102位開國將軍,是開國將軍第三大姓氏,而王姓最後的開國將軍就是王扶之,1923年,王扶之出生於陝西子洲,別名王碩,十幾歲就參加了革命,1935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王扶之任39軍115師代師長,這時他才28歲。
8月2號早上王扶之正在師部所在山洞裡研究戰況,突然,美軍向115師所在陣地發動猛烈的炮轟,成噸的重磅炸彈傾瀉在志願軍的陣地上,師部所在山洞被一枚重磅炸彈命中坍塌下來,在洞口站崗的戰友犧牲。洞口被掩埋,情況十分危急。
王扶之等七個人全部埋在下面,醒來時四周漆黑一片,耳內嗡嗡作響,一條腿被圓木和巖石壓著動不了。為了與外面聯繫,他們摸遍了所有能找到的電話機,但都無法通話,他們只能竭盡力氣敲打著臉盆、水桶、飯盒等物品,引起外界的注意,但都沒有效果。彭老總。
得知王扶之可能被淹埋在山洞裡時,隨即下達命令「要想盡一切辦法,將王扶之他們搶救出來,萬一犧牲了,也要將其遺體挖出,運回國內。」115師工兵連的指戰員們正冒著敵機轟炸,緊張地實施救援作業。
直到見到一隻蒼蠅出來,於是他們喜出望外:裡面有生命跡象。當發現王扶之將軍的時候,已經昏迷。在經歷38個小時之後,王將軍和幾個戰友脫險,記者劉鳴和其他4人不幸犧牲,與死神擦肩而過。王扶之幸運地活了下來,走出山洞的那一刻,王扶之熱淚縱橫。將軍晚年回憶說」要不是洞中兩隻蒼蠅飛出,我這小命早完了「。
1964年,王扶之晉升為少將,闊別家鄉20多年的將軍,第一次回老家,路上遇到一老漢,交談之後發現竟是生父。前面說過,王扶之將軍參軍較早,1935年王扶之將的老家子洲有紅軍活動,各自比較高的他說自己已經17歲了。就這樣王扶之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1964年41歲的他想家了,打算回去看看自己的老父親。
到了村口,他問老鄉,才找到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已經是70多歲的老漢,一開始,父親也都不敢認他,畢竟兒子參軍時才12歲,回來的時候已經是41歲的中年男子,一時間很難接受。還是王扶之先喊了一聲"爹」,老人才才反應過來號啕大哭。
不要看王扶之1923年出生,比較年輕,不過在戰場上,他可是常勝將軍,在39軍中,他是一員戰將,而且有一定的學識。山洞倒塌後,參與營救王扶之將軍的39軍軍長吳信泉非常著急,因為在紅軍時期,吳信泉中將就是王扶之將軍的老上級,他們倆親密無間,是良師益友。1975年從王扶之從總參空降到山西擔任省委書記,兼任任山西省軍區司令員,任滿後赴烏魯木齊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
小編注意到,山西至今有16位省委書記,其中有兩位將軍,王扶之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江西崇義縣人謝振華將軍,他是王將軍的前任,在1971-1975年擔任山西省委第1書記,省革委會主任,省軍區司令員。
王姓,是我國人口第一大姓,王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是湖北,截至目前有5位,王姓百歲開國將軍5位,分別是,江西吉安縣人王茂全少將;福建省上杭縣人王貴德少將;河北省原來屬於保定市人王硯泉少將;陝西榆林市神木縣人王兆相少將,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人王曉少將。王扶之,98歲健在,他是王姓最後的開國將軍。
在王姓開國將軍中,他擔任過省委書記,可以說文韜武略。
在此 ,我們祝福老將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俗話說,德高延年,心寬益壽,我們年輕一代請向學習老將軍,和老將軍一樣熱愛生活,對未來保持樂觀,這樣就不會鬱鬱寡歡,這也是長壽的秘訣之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