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開國將星隕落!
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同志
於12月27日上午在南京因病逝世
享年106歲
算上同樣在今年離世的
詹大南、楊思路、陳紹昆將軍
今年我們已經痛失了四位開國將帥
黎光,原名黎光裕,四川儀隴人,1914年生。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黎光先後任地方武裝獨立營排長,紅25軍共青團團委書記,紅31軍91師師部特務連班長,排長、副連長,軍部特務營連長。解放戰爭時期,任20團團長,後升任副旅長、旅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任志願軍68軍202師師長,率部參加了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後,歷任68軍副軍長,連雲港要塞司令員,上海吳淞口守備15師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
黎光曾在年輕時負過重傷,1932年冬的一場戰鬥中,一顆子彈從他的左肩穿過,打入左下顎,從右耳根穿出,血流如注。當晚,敵軍又襲擊了收留傷員的村莊,戰友將他用一床毯子裹好,藏在廁所裡,方倖免於難。
《解放軍報》還曾披露過黎光改名的原因:1940年,時任冀中軍區29團團長的黎光裕,率部在任(丘)河(間)霸(縣)一帶與日寇周旋,打得敵人狼狽不堪。一次行軍途中,他們發現一隊百餘人的日軍在一條溝裡開會,出其不意地將他們全部消滅。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得知後惱羞成怒,發誓一定要找到黎光裕的部隊算帳。為躲開日軍的瘋狂報復,冀中軍區政委王平命黎光裕改名黎光。
黎光將軍逝世後
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存6人
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
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以上
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6名老將軍均為開國少將。
從2010年至2017年,每年開國將軍的隕落數量都在兩位數以上,分別是2010年逝世29人,2011年25人,2012年14人,2013年10人,2014年14人,2015年20人,2016年10人,2017年12人。2018年,有6位開國將軍逝世。2019年,有5位開國將軍逝世。
記者查詢發現,健在的6名開國少將中,1955年授銜的有2人,1961年授銜的有1人,1964年授銜的有3人。
其中,1955年授銜的2名健在將軍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
1961年授銜的健在少將是: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
1964年授銜的健在少將分別是: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扶之、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塗通今。
上述6名開國將軍中,年齡最小的是出生於1923年的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王扶之。
黎光將軍是今年第四位逝世的開國少將。
此前,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將星隕落,英風長存!
(來源:廣州日報 東方網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