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何繼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常委等職。
從事科教40餘年,長期致力於地球物理理論、方法技術及觀測系統的研究,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獎勵20餘項。
現為美國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協會終身成員。
近日,在《健康中國》行動綱領指導下,深圳網際網路慢病管理高峰論壇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召開,展開《網際網路數字飲食療法對T2DM患者血糖改善效果評價及在膳食幹預中應用的初步探討》,並宣布《糖尿病患者吃動平衡科研課題》正式開題。
據了解,糖尿病是目前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認識的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深圳2013糖尿病發病率為5.2%,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發病率有明顯增高趨勢,40周歲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9.5%。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南指出:伴隨城市化與經濟增長,公眾飲食方面變化的趨勢為總能量攝入增多,飲食質量是糖尿病病情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雖然眾多的研究早已證明膳食優化對於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具有顯著的效果,但糖尿病飲食優化的落地卻還有眾多問題有待解決。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顧雪菲、健康報社總編輯周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教授郭曉蕙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孫子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陳偉、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王正珍、健康報移動健康研究院秘書長、全媒體發展事業部主任羅剛、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秘書長高玲玲、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邱山虎等眾多專家學者出席論壇。
專家們認為,網際網路數字飲食療法在糖尿病患者膳食幹預的應用中具有明顯優勢:
個性化膳食方案制定:數字飲食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將《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13)》、《中國成人糖尿病膳食指南(2013)》中對於糖尿病人膳食的指導要求轉為為線上化的智能工具,大大節約了個體化營養幹預方案制定過程中的人力投入,從而使個體化膳食幹預的普及應用提供了可能。
營養素攝入精準化: 數字飲食所有菜品標示的營養素(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參照國標《GB 5009.5-2016 食品中蛋白質測定》、《GB 5009.5-2016 食品中脂肪測定》等要求進行實驗室檢測獲取,確保每日營養素總攝入量精度偏差度在10%以內。
作為首批採用《維士數字飲食吃動平衡幹預方案》的糖尿病患者,何繼善院士在研討會上分享了自己通過合理膳食達到降糖效果的感受。
長期繁忙的科教生活讓何院士忽視了對飲食和對身體的管理。罹患糖尿病後,他嘗試了一段時間的維士數字飲食吃動平衡幹預方案,並取得了不錯的降糖成效。
何院士說,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五架馬車」之一,飲食治療對於血糖穩定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維士營養餐結合AI智能算法、內分泌醫師醫囑以及高級營養師飲食建議,結合運動鍛鍊,讓糖友精準控糖,這種創新性的糖尿病幹預方案效果顯著。
同時他還表示,吃動平衡方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院內只能造福少部分人群,建議將吃動平衡納入到智慧城市建設的內容當中,普及更多人群。
維士數字飲食由營養師制定的飲食方案通過數位化手段錄入到維士的小程序中,同時小程序中的菜品會清晰呈現由專業實驗室檢測的營養素數據,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飲食喜好在手機終端自行點餐,依託快遞業務進行配送,完成糖尿病飲食幹預閉環,實現飲食處方最終落地。目前,維士已經和深圳最大的慢病治療機構達成合作,這些用戶體驗了維士配餐一段時間後,都給予了不錯的反響。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