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I是多少男孩的夢想車之一
高爾夫誕生的目的就如同MINI一樣,完全是為了打造一款足夠便宜,能夠讓更多人負擔得起的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品牌逐漸將高性能融入到車型當中,這樣也就有了GTI、JCW這樣的高性能版本。
實際上高爾夫的歷史上一直伴隨著GTI,因為在第一代高爾夫推出之後便有了GTI車型。第一代車型搭載了一臺1.6L的發動機,在現在看來不值一提。但是那時候的GTI塊頭非常小巧,有著很輕的車重,因為這臺發動機帶動它並不慢。
第一代GTI
大眾集團在所有的德國品牌中算是接觸渦輪增壓發動機很早的,因為那時候的德系車和美系車有著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大多採用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或者是機械增壓發動機,而渦輪在90年代很少使用。
而大眾在1998年就為第四代GTI搭載了一臺1.8T發動機,這臺發動機那時候被大眾很多車使用,比如第一代S3、極為稀有的寶來R都採用了這臺發動機。如今,依然有很多的改裝車玩家,將這臺發動機移植到普通版的第四代高爾夫上面。
第四代GTI
後來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很清楚了,從第五代車型開始正式以官方渠道引入國內,那時候採用的是進口的方式,因為在2004年能夠負擔得起30萬級別汽車的消費者還是少數,了解GTI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於第五代車型頗受歡迎,因此在第六代GTI推出之後大眾將其國產化,隨著價格的大幅度降低,它也成為了國內銷量最好的小鋼炮。
第五代以及第六代GTI的絕大多數車主算得上是絕對的愛家,但是從第七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中間派」選擇了GTI,因為這畢竟是一款在優惠之後20萬元出頭就能買到的性能最為出色的新車了,即便是福克斯ST也比它貴。
因為身邊有不少玩車的朋友就是如此,就算是10萬元預算買二手車,也會放棄類似君威GS這樣級別更高的高性能轎車,反而會選擇GTI,當然他們是出於真正的喜愛,同時GTI的駕駛感受的確出色。
但是絕大多數的GTI車主是不怎麼「折騰」自己的車的,他們當中有很多就是在這個價格區間選擇一臺動力足夠強的車。特別是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只要在有孩子之前,GTI對於夫妻倆也是足夠用的,也就是說目前GTI的車主當中,有幾個是非它不可的死忠車迷呢,答案是少之又少。
選擇GTI的理由很簡單,首先是動力強並且操控性出色;其次就是因為外觀,相比於普通版來說,GTI的前後包圍、車燈、排氣管以及輪轂都更好看也更具有侵略性。這是很多人選擇GTI的理由,因為在第八代到來之前內飾都太過於普通甚至是有些廉價。
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即便是有著高超駕駛技術的車主,甚至是偏向選擇手動擋高性能車的人,也沒有辦法拒絕一套精緻而美觀的內飾,這畢竟是坐在車內就能看到和觸摸到的東西。
第八代GTI的內飾做出了從第五代開始最大的顛覆。其實第五代高爾夫的內飾在同時期算得上是絕對的上乘,但可怕的是在延續到了第七代車型依然沒有改變,依然還維持20年前的原樣。
所以大眾決心要做出一番調整,因為高爾夫一直是MQB平臺之下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行者,所以第八代高爾夫的內飾也可以看出未來所有MQB平臺換代之後的樣子。內飾變得有了足夠的豪華感,即便是和同級別的BBA車型相比,也絲毫不遜色。最為顯眼的可能就是和992時代911類似造型的電子擋把,造型小巧但是極具特點。
除此之外,包括儀錶盤、中控臺以及方向盤,你都很難挑出毛病,即便是豪華品牌緊湊型車使用這樣的內飾也絲毫不覺得掉價。最重要的是,這是未來MQB平臺下所有的新車或者是換代車型所使用的內飾。
第八代GTI在外觀的很多細節上,和普通版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比如前大燈採用了貫穿式的設計,普通版並非如此,在點亮之後的效果尤其明顯。另外前保險槓下方的進氣格柵被直接拉通,很少有高性能車會有這樣誇張的前槓。這個「大嘴」讓換代車型有了更強的氣勢,再加上融合在蜂窩網狀結構中的獨立LED燈,造就了新一代車型極具辨識度的前臉,再也不會有人將其和普通版搞混淆。
當然這一代高爾夫在發布之初,前大燈的挑眉細節讓眾多人吐槽,其實客觀來說這一小截多增長的燈帶,確實有點多餘。還有GTI的輪轂也不夠協調,明顯和整臺車的氣質不搭,還是經典的戰斧輪轂更好看。只不過除了這兩個細節以外,外觀也挑不出什麼不和諧的因素了。
新車動力從220匹馬力增加到了245馬力,不算是一個特別大的提升。但是大眾向來不在於絕對的動力,而是傳動系統、底盤以及轉向系統之間的配合。從第五代GTI發展到第七代,我們可以感受到非常明顯的變化。特別是第七代GTI在棄用PQ平臺換用MQB平臺之後,車身的重量以及剛性都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第八代GTI依然是MQB平臺,但是大眾肯定會針對輕量化以及剛性作出進一步的優化,讓這臺車和駕駛者之間更像是一個整體,因此馬力增加雖然不多,但是這種車輛每一個部件之間的緊密配合才是最讓人過癮的。
基於以上特點,第八代高爾夫GTI不算是一臺很極端的小鋼炮,因為它很好的平衡了舒適性以及運動性。而更極端的存在是類似於福克斯ST、梅甘娜RS這樣的手動擋車型。特別是梅甘娜RS,在親身體驗過之後,不論是極為難踩的離合器踏板還是過硬的懸架,雖然在賽道和山路上開起來很爽,但是你不會想在北上廣的尖峰時段坐在駕駛座上面的。
這也就是官方不會將GTI手動版引入國內的最大原因,一個是因為交通狀況,另一個是國內很多小鋼炮車主並非玩家,不能很好的駕馭。
註:部分圖片源於網絡,請作者聯繫我們,以奉稿酬
關注此微信公眾號
購車有優惠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