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章丘區普集中學 姜樹青
作者手記: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很多人性中本真的東西卻在悄悄退化。很多年輕人說懂極了愛情,卻頻頻對家庭對孩子不負責任,本是同根生的眾子女為贍養老人吵得面紅耳赤,對薄公堂,最後形同陌路。
我的父母善良堅強,勤儉持家,嚴於律己,寬厚待人,恩恩愛愛,相敬如賓,無論在外人面前還是我們五子女眼裡,展現了一副和諧幸福的農家生活的畫面,演繹了一場浪漫溫馨的愛情神話,一直令我們五個子女仰望和崇拜。夫妻恩愛,母慈子孝,這幅幸福的生活畫卷可抵世間所有美景。利用暑假一個月的時間,我飽蘸著對父母的滿腔熱愛和崇拜,用文字記錄了他們的真實生活。
~~~~~~~~~~~~~~~~~~~
(六) 偶有生活小摩擦 惟願來世仍一家
爹媽恩愛了一輩子,極少有摩擦和爭吵,從我記事時起一直到2012年爹80歲離世,我只記得一次他們兩口子的吵架。那是在我七歲時的一個雨天,豬圈裡的糞土滿了,爹趁著下雨天有空和大哥一起把糞挖出來運到大門外面。媽在飯屋裡攤煎餅。臨近飯點的時候,爹去飯屋裡拿煎餅了,他穿著高筒大雨鞋,鞋上全是在豬圈裡挖糞時沾上的糞土,加上雨水的浸溼,尤其顯得骯髒不堪。當爹把沾滿糞土和雨水的大雨鞋踩在柴禾上時,媽的火氣一下子竄了上來,她嫌爹把她欲填到鏊子窩裡的乾乾的柴禾踩溼了,更嫌爹不知道把鞋上髒兮兮臭哄哄的糞土刷乾淨。媽一輩子愛乾淨,這和爹的隨意任性、不修邊幅有點不搭,這也是媽對爹唯一的不滿。
平日裡遇到爹不愛換洗衣服、不洗臉、不洗腳就上床睡覺等等媽也是不停的嘮叨、埋怨,但爹知道那是為他好,任憑媽嘮叨幾句也不和媽理論爭辯,而這次爹面對媽的埋怨和指責卻沒有了忍讓和沉靜。可能是刨了一早上的糞累的體乏飢餓,也可能是由於媽攤煎餅累的心情煩躁而帶出的幾分斥責的口氣,更加上陰雨灰暗的天氣讓人心悶意煩,總之,爹這次被激怒了,他一改往日的沉默和順從,大聲反駁媽對他的指責。被順寵慣了的媽哪裡見過這陣勢,她就像被激怒的刺蝟怒吼著用難聽的話語刺扎爹,話語木訥的爹氣極了,他不知道該怎麼發洩心中的氣憤,抬起那沾滿糞水的大雨鞋狠狠地踹了媽兩腳。
媽愣住了,她不吵了,也不鬧了,但也不再繼續攤煎餅了。她冷靜地從鏊子前的板凳上站了起來,解下身上的圍裙,前胸後背地拍打了拍打身上的草木灰,逕自留下沒攤完的半盆沫子和驚愕的爹回屋了。回到屋子的媽也不做飯,她洗了洗手和臉,躺在床上睡覺去了,任憑誰叫就是不起來了。飯也不吃了,活也不幹了,就那樣躺著。爹見她這樣也不敢再說啥,但也沒有低聲下氣地賠禮道歉,總想著媽躺在床上冷靜冷靜消消氣就過去了,誰想到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媽顛著那小腳跑去爹的工作單位……普集五七廠了:媽要讓廠組織給她出氣!現在想想挺可樂。那個年代,兩口子吵了架,就愛找對方工作單位的領導,讓黨組織幫忙訓斥對方,一解怒氣。本來嘛,黨就是娘,有事了找娘家人理所當然。那時候的黨組織也真充當了娘家人的角色,廠領導把爹叫到辦公室,先是劈頭蓋臉地訓斥了一頓,然後和風細雨地安撫了媽半天,又讓爹守著一屋子人給媽真誠地道了歉。如此一折騰,媽不生氣了,她用爹的面子換回了她的面子,她覺得很解氣、很滿足,昂首挺胸地回家繼續過起了日子。
過後我問媽到了廠領導跟前怎麼表現的?是嚎啕大哭的訴狀還是平靜理智的訴說?媽始終也沒好意思給我來個原景描述,可能她覺得時過境遷,再守著孩子們揭露他們老兩口的糗事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吧。媽只說兩個人過日子得學會遷就和忍讓,儘量少爭吵,假如實在少不了矛盾可以吵兩句但不可以罵,更不能動手打,她說罵和打是會讓心和心越來越遠的。她還說啥事也不經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就像剛從集上買回來的小豬,第一次放豬圈時一定要放在豬圈臺子下面(欄坑),以後小豬就會在欄坑裡拉尿,否則一下手就隨意放在臺子上,那小豬一輩子都會在臺上拉尿,整的整個豬圈髒乎乎的下不了腳。媽雖然沒有文化,但她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告訴我們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也告訴我作為一個女人面對男人的暴力要想辦法抗爭和遏制。爹和媽結婚60年,除了我剛剛敘說的那次吵架外,我再也沒見到他們的矛盾和不快,他們兩個相互體諒,互敬互愛,和諧包容,在我們五個子女面前演繹了一場浪漫、完美的愛情。
(作者姐妹家人同母親的合影)
2011年11月,爹被查出了胃癌晚期,雖幾經療治但還是於次年正月十六離開了我們。爹的突然離世對媽的打擊巨大而沉重,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覺得爹沒有死。她覺得爹仍然躺在大炕上,坐在椅子上,看著那老歌本,一邊拉著他自製的二胡一邊哼唱著十五的月亮。只有在清明或者祭日跟著子女們上山看到爹的墳頭時,媽才切實感覺到爹已經離開她了。爹去世後的頭三年裡,每次上墳媽都執意要跟著去,我們拗不過她,只好帶個小板凳放在爹的墳前讓她坐著。媽坐在小板凳上,望著那高聳的墳頭,想到那個疼了她一輩子寵了她一輩子的人兒如今卻和她陰陽兩隔,不禁悲從心來。
我們深深知道,縱然我們五個子女再孝順,但誰也無法替代爹給媽的那種愛,那是一種相濡以沫、如膠似漆的愛情的愛,那是一種朝夕相處、血脈相連的親情的愛。墳前的供桌上放著爹生前最愛吃的各種水果零食,供桌前插著三柱香,供桌前的地上堆放著大量的紙錢,有吃的有喝的有花的,可那個人兒卻已不在。凜冽的山風把燃燒的紙錢吹的凌亂紛飛,被鐵鉤和樹枝按壓的燒紙火苗隨即變成縷縷白煙。媽的悲哭聲繚繞著這嫋嫋的白煙被山風吹向了遠方,同時,還有我自寫自唱的歌兒,經過手機的播放,也一起迴蕩在寒冷空寂的鳳凰山頂上。那是爹去世後我寫給爹的歌,妹妹說我這是我所寫的歌裡面最好的一首歌了,妹妹說可惜爹聽不到了。我說爹在天上望著我們呢,他什麼都能看到,什麼都能聽到。
《寫給父親》
編輯:二女兒
我曾含淚對你說過
父親你很偉大
你卻滿眼含笑
說孩子你真傻
家境貧寒的你啊
小小年紀就當家
歷盡風雨坎坷
嘗遍酸甜苦辣
你說感謝上蒼眷顧
遇到賢惠的媽
於是有了我們幸福的小家
相濡以沫的夫妻啊
沒有多少文化
可互敬互愛把感情
繪成美麗圖畫
心靈手巧的父親啊
你是大樹你是燈塔
寬厚善良的父親啊
眾老鄉親無不將你誇
你一生含蓄低調
對人對事明了豁達
冷靜沉默的一言一行
嵌入人心生根開花
如今你已永別我們
長眠於地下
靜臥山頭遙望我們的小家
目光穿越那田野啊
你看見一磚一瓦
可知它們多麼
把你留戀牽掛
每次跪拜墳前哽咽
千言萬語難表達
淚水滿眶思念心痛
似皮鞭無情在抽打
多想你夢中走來
陪我們聊天說說話
拿出心愛的歌本
把那二胡定弦拉一拉
知疼知愛的父親啊
何時才能把你忘下
離開我們的三春秋
你在天堂一切好嗎?
兒女願你在天堂
幸福安康少牽掛
此生當你的兒女沒當夠
來世我們還是一家
(作者父親在齊魯醫院病房)
時至今日,爹離開我們已有8個半年頭了。自從爹去世後,媽就離開生活過60年的鄭家寨子的老家,輪流跟著我們五個子女生活。現已88歲高齡的她身體硬朗,每天除了吃飯、散步,最愛幹的就是手捻佛珠,嘴裡嘟念著「阿彌陀佛」保佑著全家老小的事事平安。祝願爹在天國無憂無愁,順安吉祥,祝福老媽身健體安,福壽綿長。祝願我們五兄妹事事如願,日益發達。
假如有來世,我們還願做爹媽藤蔓上的瓜娃娃,藤蔓根深碧綠,瓜兒飽滿健壯,瓜藤相依,幸福一家,平靜祥和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作者簡介:姜樹青,女,1969年出生,自1990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現為普集中學老師。教學中始終注重兩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 「向師」心理,就此寫成的數篇論文多次在國、省、市獲獎。開創的「詩歌小結法」曾受到大家的極力讚揚,且被其他學科教師所效仿。閒暇業餘之際,愛用文字記載身邊的人和事,多篇文章曾被《章丘日報》刊登。
壹點號山東創作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