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慧網 發表於 2020-12-16 09:38:42
踩著「梅花樁」能夠「凌波微步」,背上50斤一筐的橘子依舊步履如風,還能拖動滿載的三輪車甚至汽車……有如此本領的,不是江湖上的大力士,而是一臺高科技的六足機器人。
這樣的六足機器人,誕生在位於臨港國際創新協同區內的上海智能製造功能平臺。它的發明者,是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高峰教授團隊。從2012年至今,六足機器人每個系列都已經經過了近10次的迭代,逐步完善成熟,也開始在一些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中定製應用。
據了解,高峰教授團隊早在2008年左右就開始了對足式機器人的研發。經過多年的潛心努力,2012年,終於研製出這一功能強大、可在多種場景發揮作用的六足機器人。上海交大與臨港管委會合作成立上海智能製造功能平臺後,在2016年團隊轉至臨港繼續研發,對產品進行完善。
六足機器人項目研發團隊成員毛勵珩介紹,團隊研發的六足機器人目前有四個系列,每個系列多次迭代。「整體迭代周期還是比較快的,我們一年一般會設計製造3-5臺,目前還在不斷迭代過程中。」
前幾日,記者在位於臨港的研究室裡看到,一大一小兩隻六足機器人正在進行日常測試。小的叫做「六足小狗」,另一隻是團隊最新研發的六足機器人「青騅」。現場布置了青磚壘成的梅花樁,六足機器人「青騅」精準地踩著每一塊青磚,凌波微步般輕鬆通過了測試。當人站在面前時,「青騅」會主動繞開,通過「腹部」的多個雷達傳感器進行自動避障。
毛勵珩介紹:「這是對機器人進行基於視覺的精確行走訓練測試,以讓其在不同地形中輕鬆行走。」
除了這些以外,六足機器人具備很多讓人嘖嘖稱奇的技能。一句話就讓機器人前進和奔跑;幫助果農運輸水果,背上50斤一筐的橘子依舊步履如風。而最近的一次實地測試顯示,六足機器人「青騅」的拉力足以拖動一輛滿載的三輪車甚至汽車,這些僅僅還是尚在實驗階段的六足機器人可以做到的。
日常運輸重物的過程中,現在人們使用車輪、履帶的運輸工具,一旦遇到地面有溝壑,凹陷,搬運的效率就會受到限制。這時,仿生腿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目前,越來越多的社區單位、科技巨頭和教育機構等都選擇採購足式機器人作為機器視覺、人工智慧控制的科研平臺。高峰表示,六足機器人跟市面上的兩足以及四足機器人不同,六足三角形的穩定支點受力使它擁有高度穩定性和承載性,非常適合在複雜環境下行走和作業。
毛勵珩介紹,六足機器人根據應用場景分為多個尺寸,大機器人是針對工業製造領域的一臺大型並聯機器人,通過這種移動製造的設計能在高鐵加工過程中的車艙和大飛機的機艙內,完成在線的複雜地形跨越,並且同時完成鑽孔跟打磨的作業。而更加小型化的機器人也是根據不同的場景,在災後塌方的場景中代替人進入危險場景完成一些探測和救援工作。
實際應用方面,六足機器人在巡檢、快遞、災害救援、導盲社會援助等領域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我們國家在航天月球探測上,現在有兩款足制機器人在太空,月球進行探測,我們(機器人)可能在未來四五年之內會登月,正在跟航天部門合作。」高峰說。
責任編輯人:CC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