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要是恢復供貨,那華為還會「買帳」嗎?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會疑惑的問題,然而任正非的答案被公布出來之後,不少人都直呼很現實。
如今的華為,在手機、電信等多個領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儘管經歷了美國多輪的制裁,但華為依然在堅挺,這對於一個民營企業來說,是一件非比尋常的成就。
被全面封殺的華為
華為目前處於什麼樣的險惡境地呢?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在5G領域的技術優勢不言而喻。但是,美國政府正是從這方面下手,污衊華為設備可能威脅其國家安全。甚至聯合一眾西方盟友棄用華為設備。
上個月美國又頒布了新一輪禁令,完完全全切斷了華為的晶片供給,規定:只要搭載了美國技術的晶片,一律不得提供給華為,這就直接導致了「臺積電」、「高通」等晶片供應商不得不斷絕與華為的合作。
面對如此難題,很多人的態度都很不樂觀:華為如果克服不了這個難題,可能會面臨轉型,甚至退市!
但是華為並不會因此退宿,正積極尋找新的出路,繼續加大技術研發的成本和力度。並且在國家大力投資半導體行業的政策下,華為一定會突破目前的困境。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半導體技術的落後。而華為可不是第一個被制裁的企業。之前中興企業蒸蒸日上的時候,被美國一舉掐斷了技術供給,不得不繳納巨額罰款,並且籤訂了協議,從此受制於人。而法國的阿爾斯通的結局則更悲催,直接被美國收購,阿爾斯通的高管皮耶魯齊也被囚禁了5年,留下了一本《美國陷阱》。
其實早在70年代末,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就被美國盯上過,但日本撐過去了。當時「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提出:「要將自主研發做到極致!」,他們一心搞科研,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研製出了不帶一點兒美國技術的晶片,從此不再受制於人,《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學》中寫道:「不去創造也就什麼都實現不了」,後來任正非也感嘆:「相比於稻盛和夫,我自愧不如!」
如果西方恢復供貨,華為會買嗎?
對於這一問題,任正非回答得很坦然:如果西方真的恢復了對華為晶片禁令,還是會去購買他們的晶片。無論美國如何打壓,華為都不會輕易放棄,然而出於某些原因,華為不希望與美國脫鉤,而是希望能融入世界。
由此可見,任正非的思想非常開闊,有著企業家的大格局,他並沒有因美國的打壓,而懷恨在心。他在接受採訪中,也反覆表示,這個世界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讓雙方獲得更為長久的發展。
面對制裁,任正非不輕言放棄,正如他在《任正非,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中說:「要在茫茫黑暗中發出微光,就能帶領團隊走向勝利」
現在看來任正非一直在發光,帶領18萬華為員工砥礪前行,正應了他那句話「自古英雄多磨難」,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的皮糙肉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