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廣州人不愛美食?廣州女孩longlong也不例外。人們用日誌、相片、視頻記錄世上萬千種食物,但她用手工黏土。
黏土製成的微縮雲吞、腸粉、炒飯、菠蘿包、燒臘、糖水……惟妙惟肖。埋頭在手工桌前刻畫作品紋路的longlong,任憑外界喧囂從耳邊流過,不緊不慢。
創作源於美食,對我這樣一個廣州人來說,這再自然不過。
目前最熱衷的,就是用黏土製作五花八門的微縮版食物,既能體現手工的技法,還能以假亂真讓人驚嘆。
對吃的熱愛,也讓我怎麼也捏不膩、玩不膩。
關於食物的日常百態總能給我靈感。有時候我買了一包趣多多餅乾,突然想讓房間裡的玩具娃娃也擁有一份微縮版;路過水果攤,買一根香蕉,我從早拍到晚,從外皮觀察到果肉,用黏土把它「臨摹」一遍。
@longlong
我最得意的作品,是有廣州地道特色的,或者可以說是廣州人賴以為生的金牌美味。
做一份腸粉,我會想著怎麼用一種半透明的材質塑形,讓它薄而不斷,怎麼能夠做出醬油的晶瑩剔透。
另一個滿意作品是菠蘿炒飯,因為菠蘿的塑形非常困難,再加上怎麼樣做出細微的米粒,怎麼樣體現油的光澤度……思考這些的過程,真的非常有趣。
觀察菠蘿包的色澤
有人會覺得做手工是小孩子的玩意,但其實和微縮食物的風景一樣,當你認真地觀察,每一個世界都有無限空間,而越小的世界越能集中地讓人感受到它的精彩。
我在網上認識了很多圈內大神,他們創作的完全是藝術作品,並且有的人真的廢寢忘食,全情投入。
從滴膠、乾花、黏土,到現在正學習的蠟雕,我從沒放棄做手工,在發揮想像力、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一切都是沒有限制的。和喜歡的健身一樣,身體會非常誠實地給你獎勵,創作也是。
@longlong
我家就在廣州,住在父母家裡,好像一晃就30歲了。家裡人更希望的是一種穩定的狀態,比如工作,比如婚姻。
不只是父母這一輩人,大家現在都很擅長貼標籤,或者說對理想生活的定義很單一。我沒有給自己太多限制。
不是說我不喜歡金錢這個東西,而是說我更注重獲得的過程。我有沒有學到更多東西?我的成就感從何而來?
在工作裡獲得成就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換過好多工作。不過,接觸手工、繪畫之後,我好像都不會放棄,從小就這樣。
現在,通過手工可以賺錢的這件事情,也讓家裡人覺得我不那麼不務正業了。
在廣州,僅僅喝個茶就能吃到上百種點心,我的創作版圖還廣闊得看不見邊。說不定,未來我會對什麼新的手工形式感興趣,但我肯定會一直「玩」下去。
100款甜甜圈 @longlong
整理:溫屯
排版:247
廠長語錄
「做黏土的時候會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