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在納米比亞當選地方議員!

2020-12-22 四川人在香港

一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男子在南非國家納米比亞,以85%支持率贏得地方選舉。他的姓名與臭名昭著的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一模一樣,引發國際媒體關注。納米比亞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德意志帝國殖民地,該國社會認定德語為國家語言之一,但家長為何會把「納粹魔王」的名字賦予自己的小孩?這位南非的阿道夫希特勒表示,他的父親並不曉得希特勒做過什麼事。

登上推特熱門趨勢的「阿道夫希特勒」

這位11月新當選的納米比亞奧彭嘉(Ompundja)地區議員的全名為阿道夫希特勒烏諾那(Adolf Hitler Uunona),在正式候選人名單上,他的名字被縮寫為「Adolf H. Uunona」,最終他代表執政黨「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WAPO)獲得1196張票。

獲得壓倒性勝利後,「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一詞在12月3日成為推特(Twitter)的熱門趨勢,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討論他的名字。一名推特用戶發推開玩笑:「當然,如果阿道夫希特勒沒有拿下85%選票、贏得選舉,2020年就不完整了。」其他人則驚訝地詢問:「這是他的真實姓名?」

他猜測,父親為他取名時,「可能並不曉得阿道夫希特勒的立場是什麼」,等到烏諾那長大到青春期,才得知阿道夫希特勒是一個想要徵服世界的狂人,但身邊所有人都稱他為「阿道夫希特勒」,想改名也來不及了。現在烏諾那已經對這個名字相當習以為常,他的妻子稱呼他為「阿道夫」。

納米比亞曾為德國殖民地

納米比亞自1884年至1915年間被德意志帝國佔領殖民,該國迄今仍盛行德語,也有不少街道與地區以德文命名。這段殖民統治給納米比亞帶來難以抹滅的傷痕,1904至1908年間,納米比亞當地部族起身反抗暴政,結果引發德軍強力鎮壓,釀成20世紀首場種族滅絕事件,約有11萬人死亡。

德國2016年開始檢討這段黑歷史,啟動自身罪行的賠償談判,坦承對一世紀前的大屠殺是「糟糕的罪行」(terrible crime)。今年8月,納米比亞總統甘戈柏(Hage Geingob)痛批,德國竟將「賠償金」稱為「和解金」,令他無法接受。

德國歸還大屠殺受害者遺骨予納米比亞。

那些驚人的政治人物姓名

烏諾那並不是第一個因為名字引起全球矚目的政治人物。今年11月,73歲的日本熊本縣山都町町長梅田穰(Yutaka Umeda)在網路上爆紅,因為其姓名發音如同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若以漢字書寫他的名字,基於梅田穰這三個漢字有不同的讀音,其姓名在日文中的讀音就會如「Baiden Jo」

但如果像烏諾那一樣以希特勒為名,有可能會遭到批評。2012年,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開設一家名為「希特勒」的男士服裝店,店內招牌還有卍字飾(20世紀納粹黨的黨徽),因此引起猶太團體強烈反對。

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全美總監福克斯曼(Abraham H. Foxman)表示,以希特勒為店名是「對大屠殺歷史的不正當濫用」,以「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大屠殺和反猶太事件」來命名一家企業,簡直不可原諒。

相關焦點

  • 阿道夫·希特勒贏得納米比亞選舉
    一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男子在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贏得了一場選舉,而且他非常友好的告訴所有人,自己並沒有統治全世界的計劃。 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Adolf Hitler Uunona)隸屬於納米比亞執政黨「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WAPO)」,在上周三宣誓就任Ompundja選區的議員。
  • 「阿道夫·希特勒」在非洲當選議員?同名政客衝上熱搜,急忙澄清
    【南方+12月4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在曾遭受德國納粹恐怖殖民的南非國家納米比亞,一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的政客在近期的選舉會議中獲得了勝利,但因為他的名字與德國納粹首領阿道夫·希特勒幾乎一模一樣,引起民眾熱議並迅速在網絡上走紅。
  • 與希特勒同名同姓的人當選納米比亞議員,開玩笑說無意統治世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名以「阿道夫·希特勒」命名的政客在納米比亞選舉中高票贏得了一個地區議會席位,他開玩笑說自己沒有統治世界的計劃。
  • 「希特勒」贏得納米比亞地方議會選舉,引起國際媒體關注
    據多家西方媒體報導,一個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男子最近在非洲國家納米比亞贏得了一場地方議會的選舉……不,這不是在開玩笑。這個人真的叫阿道夫·希特勒。只不過,他並不是你記憶中的那個妄圖徵服世界的德國納粹頭子,而是下面這位面相頗為淳樸的非洲黑人漢子:根據美國《新聞周刊》的報導,這位非洲大漢的全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Adolf Hitler Uunona,英語音譯),與當年那個德國納粹頭子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幾乎一樣。
  • 撞名納粹頭子希特勒!非洲小國政客頭疼不已,直指對手在炒作
    戰忽局編外工作室原創近日,一個名為烏諾納的納米比亞政治工作者火了,從政15年才第一次贏得區級(相當於一個小鎮)議員選舉,原本應該默默無聞地過一生,沒想到卻因為名字的原因一下子火遍全球,且名字也極具聽覺衝擊力,因為他的全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
  • 納米比亞「希特勒」被國際社會的關注感到震驚 稱是對手作崇
    在納米比亞贏得地區選舉的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Adolf Hitler Uunona)譴責國際媒體將他比作第三帝國領導人,這樣做是為了追求轟動效應。他並推測,他自己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是因為背後有對手作崇。
  • 非洲也有個「阿道夫·希特勒」,網絡走紅上熱搜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納米比亞奧沙納區的地方選舉會議上,一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的政客贏得了超過85%的選票, 他的名字與德國納粹首領阿道夫·希特勒幾乎一模一樣,當他的全名上被公布後,迅速在網絡上走紅。
  • 又一個希特勒贏得大選,西方媒體一片譁然
    據俄塔斯社12月5日報導,近日阿道夫·希特勒·烏烏諾聽贏得了納米比亞在地區委員會的選舉,獲得了85%的支持率。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都感覺很驚悚,因為二戰時德國的元首希特勒給很多國家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一些人看到這個名字後,調侃到:「重生之我在非洲當總統」。
  • 「希特勒是猶太人?」手塚治虫反戰漫畫:《三個阿道夫》
    《三個阿道夫》的日文名字其實是《告阿道夫》《アドルフに告ぐ》,三個阿道夫的譯名來自譯者對漫畫本身的解讀,含有二次創作的成分在內,手冢的名字《告阿道夫》用兩個阿道夫的一生來告誡讀者,除此之外阿道夫·希特勒只是其中的一條線索,至於原名和譯名孰優孰劣,當然看過漫畫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名人童年老照片:希特勒、墨索裡尼、裕仁、賓拉登、薩達姆、英拉
    【英拉·西那瓦 】前泰國總理,1967年出生於泰國清邁,父親曾兩任國會議員,母親祖籍廣東,27歲擔任彩虹傳媒的總經理,35歲出任泰國最大移動運營商CEO,44歲開始從政,並在同年8月當選泰國總理兼任國防部長,同時也是首位泰國女總理,47歲被解除總理一職。樸槿惠(1952年2月2日-),出生於韓國大邱市,第18屆韓國總統,韓國憲政史上首位女總統,前總統樸正熙之女。
  • 俾斯麥與希特勒-歷史選擇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而一提到希特勒大家都會把獨裁暴虐種族滅絕等詞彙與之聯繫在一起。俾斯麥主導了19世紀德意志的統一,希特勒主宰了20世紀二戰的風雲變幻,兩人都是改變德國乃至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俾斯麥一生謹小慎微深謀遠慮,而希特勒一生目空一切,他們分別將德國帶向了兩個極端。
  •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一戰中希特勒、被強吻的希特勒、易容後希特勒
    1924年短褲希特勒。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一位試圖強吻希特勒的美國女人(Carla De Vries),事後她平安無事,但希特勒身邊的警衛均遭到了解職或者降級。演講中的希特勒,只看這圖,你就知道他的演講有多煽動人心。
  • 那些有趣的真實歷史故事,希特勒曾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15、希特勒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舉薦人是當時德國的國民議會議員布蘭特。僅三個月之後,希特勒便入侵波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簡要阿道夫·希特勒一生
    1889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年少時瘋狂迷戀藝術,參加過一戰受過傷,也立過戰功,一戰後德國進入魏瑪共和國時代,希特勒以特務的身份接觸到了德國工人黨,在這個過程中他抓住機會成為了工人黨的黨員,並且逐漸成為了黨魁,在此期間他還將黨名改成了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納粹黨
  • 阿道夫一名引德國網友爭論 有人稱此名在德國是禁忌
    央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近日德國網友圍繞一個名字展開了激烈爭論,那就是阿道夫。很多人甚至認為這個名字在德國就是個禁忌。為什麼呢?因為希特勒也叫這個名字,希特勒只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做阿道夫。  即便現在極右翼興風作浪,阿道夫這個名字還是被人避諱,連新納粹分子一般也不去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阿道夫。
  • 川普女粉絲當選議員,要帶槍到國會上班!掀起網上一番腥風血雨
    剛剛當選的一位女性國會議員,聲稱要攜帶槍械進入國會,這立刻引爆了美國又一輪槍枝相關的罵戰。 據美國媒體報導,科羅拉多州剛剛當選的共和黨議員,在本周要求美國國會警察允許她攜帶槍枝進入國會。
  • 賓州、亞利桑那州議員指控舞弊,要求取消選舉認證
    亞利桑那28議員聯署要求撤銷選舉認證亞利桑那州這份聲明是由7名州參議員和21名州眾議員共同籤署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沃倫彼得森(Warren Petersen)說,「選舉不應該被認證,因為存在違規和欺詐指控」,「必須立即對Dominion設備和軟體進行調查。
  • 偉人變惡魔,是第三帝國選擇希特勒?還是希特勒選擇第三帝國?
    談起阿道夫·希特勒,人們總是會想起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所作所為,比如以一己之力瘋狂單挑全歐洲,又有如同惡魔一般的種族大滅絕,但是卻不知道,在1938年前的希特勒曾是被稱為德國的救世主,甚至還在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名單上。
  • 她是希特勒一生的情人:愛攝影的運動達人愛娃,為何愛上希特勒
    如果向各位讀者提到愛娃布勞恩這個女士,很多人都會把她和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聯想在一起。確實,兩人一生的羈絆實在是太多。愛娃曾經作為這個法西斯頭子的情婦長達13年之久。然而以「妻子」的身份和他相處,僅僅只有一天。二者之間究竟有怎樣一段故事呢?
  • 希特勒曾派2千精銳黨衛軍,保護自己最愛的女人,檔案被美國封存
    一九一二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市的愛娃·布勞恩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與阿道夫.希特勒兩人在地堡裡雙雙自殺身亡,年僅三十三歲。愛娃·布勞恩和阿道夫.希特勒兩人一共做了十三年情人和不到兩天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