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口岸大批內地客通過拆包裝和貴重商品穿戴等方式避開海關檢查。
人民網4月1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iPad和iPhone產品風靡全球,許多內地客不時湧港掃貨。在海關總署去年重申「旅客過境帶貨值5,000元人民幣或以上需徵稅20%」的規定下,許多內地消費者絞盡腦汁,奇招迭出逃避海關查驗。記者日前親赴香港旺角的購物中心和深圳灣、羅湖口岸深入採訪,發現許多內地客採用過關拆包裝盒、用嬰兒車運貨、委託水客帶貨,或選擇人流較少的口岸過關等方法,無奇不有;也有網民在網上「曬」各種避稅點子,深受網友追捧。就記者所見和網上流行的各種避稅招數,深圳海關警告,旅客不要抱僥倖心態,以身試法,一旦被查獲,如不能證明來源合法,仍需按規定接受處罰並交納關稅。
記者近日在香港購物中心旺角一家鐳射蘇寧電器店看到,前來購買手機和電子產品的內地客佔比達7成。旁邊百老匯400平方米的商店也擠滿了內地客。只見有人向正在購買iPad的內地客魯先生請教,如果買iPad或iPhone4,過關時分別要徵收10%和20%的稅收,那該怎麼辦。魯先生稱,拆商品包裝,將包裝盒扔掉,過關時將其放在包裡,就不容易被邊檢人員抽查到。而丟掉包裝攜帶裸機iPad或iPhone4過關成為許多購物者普遍的經驗。
在羅湖口岸一位正在過關的劉先生介紹說,在百老匯購買了兩部iPhone4,過關前已將包裝拆掉,並且做一些打往香港和內地電話的記錄,以及存一些拍攝的圖片,而且兩個手機是一個放在自己包裡,另一個放在女友的口袋裡,這樣順利地過關。如果萬一過關時被查,他們就稱是以前買的。
羅湖口岸從事旅遊業務的總經理周先生稱,去年底他和太太去香港花了4萬元人民幣購物,其中在周大福店購買、價值3萬元的鑲嵌鑽石耳墜,就是穿戴在耳朵上順利過關,從而避免了高達數千元的海關徵稅。他的朋友也是將在香港購買的名牌手錶、鑽戒等直接穿戴在身上。
「名牌包就將商標拆下丟掉,裡面裝一些東西,儘量將該包弄得像舊的一樣。」他稱,如果購買5個甚至以上的貴重商品iPad,一定要多組織5、6個朋友一起,回來時讓朋友們分散攜帶,採取螞蟻搬家方式,每人攜帶一部,這樣就可以順利過關。如果是同樣的貨品,量更多而找不到朋友攜帶,可以找水客幫忙帶過關,但需支付100元至數百元不等的費用。
對此,海關相關官員表示,儘管這些內地客採取穿戴和拆包裝等方式避開海關檢查,但海關會加強抽查,查獲後,他們將需按國家相關稅法,超過規定的額度將被要求補稅。
機關算盡:精選時段繞遠路 過關扮懵不躊躇
有人採取穿戴過關,也有人精挑過關時間。記者在羅湖口岸巧遇很少被海關查到的高手劉小姐。她稱,巧妙把握過關時間和過關地點可以省下不少稅款。「中午、下午4點、傍晚6點及晚上10點等都是較好的時間」。她說,因為中午工作人員都吃飯去了,上次她過關的時候,只有兩個人,X光機排起了長隊,她在隊尾拖著箱子,結果海關人員大手一揮,快走。她心驚肉跳地快速過關了,當時她箱子裡面有兩臺iPad和超過10,000元的化妝品,因而幸運地逃過了需繳數千元的關稅。
她認為,每天下午3至4點為邊檢抓逃稅的高峰,這些人多為水客或者是掃貨大戶,因其涉及貨品貴重或數額巨大,他們通常會又哭又鬧,需要抽調更多邊檢力量來應付,這樣下午4點左右安檢機器常常無人照看,這是過關的最佳時機。如果是小件物品最好放在背包裡,不需將包放入安檢機器,因而通常不會被發現。「傍晚6點左右,若是周末更是過關的高峰,人山人海,邊檢根本就查驗不過來」。她補充說:「晚上10點以後,邊檢人員準備下班,從羅湖口岸過關比較好。」
除了時間選擇上要把握精準外,有的內地客也在過關地點上做起了文章,並作出了總結。劉小姐對此同樣頗有心得。她稱,深圳灣檢查比較松,有一次帶兩個iPad和一個iPhone4,都是從深圳灣口岸進關的,未被查驗。她稱香港機場有去深圳灣口岸或皇崗的7人座商務車,過關時連車都不用下,行李也不查,兩邊關口都免檢。因此,如果真的買了電子產品如iPad或iPhone4的旅客,可以繞點路,到香港機場坐商務車過關。
此外,一些赴港購物者還選擇沙頭角海關避稅。經常赴港購物經沙頭角海關往返的陳先生表示,沙頭角口岸平日人流量很少,高峰期時開放的查證櫃檯也基本不超過5個,常常只有一個官員坐在檢查行李的監視器後面。「開往沙頭角口岸最後一班車是晚上8:30從九龍塘開出,9:40後就沒有乘大巴的遊客過境了,邊檢人員這時基本都準備下班,攜帶小件行李旅客幾乎無人查驗,他多次攜帶價值超過5,000元以上的貨品均未被查驗出來,從而避開了徵稅」。
對上述各種避稅方法,有海關人員稱,海關採取的是風險管理,並沒有每日按時依地鬆緊之分,海關人員時刻都在嚴格檢查過關旅客,各口岸的檢查亦同樣嚴緊。
心存僥倖:情侶檔假悠閒 兩iPad充尿布
為了應對海關徵稅,除了上述五花八門過關避稅招式外,許多旅客還挖空心思想出奇招。有的以情侶檔交流分散海關人員注意力,有的甚至通過嬰兒車夾帶iPad。
平均每半個月赴港採購一次的深圳居民冉先生表示,海關很多時候是根據過關者的行為和表情決定是否開箱查驗,赴港如需購買貴重或大宗商品的話,最好是男女朋友同行。「在過關的時候,有的情侶間故意保持密切交談以分散海關官員的注意力。過檢查口時,女方攜帶電子產品,並先行走至出口處,男方則負責背包。」冉先生說,自己採用此方法數次都未被查驗,還有幾次背包都未過安檢,直接走出都無人問津。
常帶1歲兒子赴港購物的田女士近日受朋友之託帶回一部iPhone4和兩臺iPad,談起當日過關經歷,田女士表示,手機取出來放在褲子口袋裡容易搞定,但兩臺iPad則一度令其「緊張得不行,原本打算2個都放在背包裡,但是擔心被查出,突然想到還有兒子的嬰兒車,就把iPad放在嬰兒車裡,墊在兒子的屁股底下順利過關了。」
海關官員表示,部分旅客存僥倖心理,認為海關的抽檢畢竟是少數,想方設法避稅,海關將會針對這一現象加強打擊力度,一旦查獲將會被要求補稅。
真亦變假:模型報關先留底 偷龍換鳳換真機
許多赴港購物的消費者還絞盡腦汁,通過帶出高仿真模型,帶回真機「偷龍換鳳」的另類避稅攻略,達到順利攜帶名牌計算機或者箱包的目的。
深圳一位常赴港購物的羅小姐告訴記者,如在香港購買iPad前,可以買個高仿真的iPad模型出關,出境前主動申報,因這種模型機售價僅幾十元,甚至開機標誌和電量不足等均能顯示,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回來過關時將真iPad頂替返回內地,成功上演「偷龍換鳳」。 海關方面表示,攜帶模型申報出境幾無可能,因為海關工作人員在為旅客辦理申報手續的時候,將視情況對iPad、iPhone4等電子產品要求開機檢驗。一旦被抓將按照有關法律嚴肅處理。
為了應對海關查驗扣稅,一些香港商家也幫忙給客戶出「主意」。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除以「購買為自己所用」為理由外,當下較為盛行的還有以「維修產品」為由,更有電子產品商戶提出可為消費者開具維修單據,以供查驗時佐證。
從事貿易行業的安徽籍胡先生2月中到香港購買了一臺Sony筆記本計算機,與店員閒聊之餘,被告知可以為其貴重Sony計算機出具維修單據,如被查驗,向海關提供則可避稅。胡先生表示,自己在過關時曾口頭問過深圳海關官員,自用計算機毋須申報,至於是否真有攜帶,也並無審查。
呼籲守法·深圳海關:以身試法勿僥倖
就網友所羅列的避稅方法,深圳海關有關工作人員指,實際上在海關日常的監管工作中,類似的方法並非罕見,所不同的是以往多是職業水客所為。但海關人員表示,受內地個人遊政策持續開放,海關在工作中越來越多地發現有內地客違規攜帶在港採購的物品,但只要被發現均無一例外被海關依法處罰。
海關人員表示,現時坊間和網上流傳大量的所謂避稅經驗,海關對此密切予以關注,並在日常監管中加強抽檢,以打擊漏網之魚。因為海關關員在監管時,不可能對所有旅客的行李進行百分百的檢查,並進行全身檢查,因此,只能依靠國際慣例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按照百分比對旅客進行抽查,或者依靠經驗與情報分析,對目標旅客進行檢查。因此有旅客在香港購物後「順利」帶進境內也屬正常。
但他同時指,實際上對於旅客在港購買的物品,只要不能提供有關在境內購買的證明,同時沒有出境報關記錄,且在徵收關稅範圍內的商品,一旦被查獲,都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徵收關稅,所謂網上避稅方法,只是心存僥倖的行為。他表示,作為公民應樹立很好的納稅意識,遵守國家的稅務規定,避免因偷逃稅收給個人信譽留下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