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是社會文明的標誌,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法治社會建設。我們要認清《綱要》的重大意義,扛起神聖使命,大力抓好宣傳和貫徹落實,為法治社會建設和全面依法治國作貢獻。
出臺《綱要》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現實需求。法治社會、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建設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法治政府、構築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得益於以法規作為重要依據和遵循,得益於法治社會建設的全面深化,得益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綱要》的出臺,回應了社會關切,回應了現實需求,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藍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宣傳《綱要》是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有力抓手。全民守法用法,是建立在知法守法的基礎之上的。黨員幹部要增強法治宣傳的思想自覺,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不斷總結先進經驗,查找不足和短板,提高普法工作水平。要大力宣傳《綱要》,通過全民普法的深入推進,在全社會樹立起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衡量是非對錯的共同標準。要通過宣傳《綱要》,引導公眾知法、用法、守法、敬法,使法治精神真正融入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使全民法治觀念顯著增強。
貫徹《綱要》是加強合法權益保障的必要途徑。《綱要》提出,到2025年「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完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法治社會建設的原則是人權保障和人本取向,《綱要》的貫徹就是要達到這一目的,形成符合基本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權益充分保障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黨員幹部要帶頭抓好《綱要》貫徹工作,創新方式,拓寬形式,豐富內容,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觀念深入人心。
落實《綱要》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崇高價值。建設法治社會,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充分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日益增長,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黨員幹部落實《綱要》,就要堅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形成良法善治新局面,以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來源:中國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