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之治提供法治保障(思想縱橫)

2020-12-24 國際在線

進入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加速推進。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專門研究法治建設的中央全會;2018年3月,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設立這樣的機構;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這一個個「第一次」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記錄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實步伐。

我國國家治理之路應該怎麼走?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如何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習近平法治思想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以「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的宏闊視野,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中國之治夯實了法治基石。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從「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到「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從「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到「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到「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我們黨對法治在治國理政中重要地位和實踐運行規律的認識日益豐富、不斷深化。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法治建設的累累碩果,讓人們對法治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體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必然是一個法治國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進入新階段,奮進新徵程,必須更加注重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規則之治,具有權威性、確定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渴求更加強烈,各類市場主體對法律平等保護的期盼更加迫切。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有利於人們形成對社會發展的良好預期,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鬥爭中,我們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在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法治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外部環境越是複雜,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充分發揮法律「治國之重器」的作用。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和規則的競爭。誰能在規則制定和運用中佔據有利位置,誰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不斷充實制度和法律「工具箱」,綜合利用立法、執法、司法等手段開展鬥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今天的中國,法治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共識。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的高度尊崇法治、認識法治,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不斷提升依法治理的智慧和能力,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楊學博)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磅礴的實踐偉力。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實踐。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歸根到底要在學懂、弄通的基礎上做實,把博大精深的思想觀點轉化為厲行法治的強大動力,把宏偉壯闊的藍圖構想轉化為法治中國的生動實踐,把科學系統的部署要求轉化為鮮活可感的成效亮點。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握全面依法治國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確立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使全面依法治國有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不僅回答了什麼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問題,而且回答了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問題,以此為指導,可以從三個維度把握全面依法治國。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
    立場觀點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靈魂,是科學理論的精髓所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並將其創造性地運用到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
  • 淨網2020 為維護警旗尊嚴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警察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人民警察隊伍的關心厚愛。這是人民警察隊伍發展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人民公安這支有著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隊伍,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旗幟,廣大民警歡欣鼓舞、倍感振奮。
  • 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 切實履行好新時代政法工作職責使命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擘畫了壯闊法治圖景。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歷史必然性、廣闊的時代背景、深遠的戰略考量,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本質和規律。
  • 法治日報社論: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裡程碑意義。
  • 市人大常委會對公檢法機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情況進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助力包頭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11月初作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定,11月中旬又制定出臺了《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對公檢法機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的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監督的工作方案》,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法治環境建設這一重點進行專項監督。
  • 習近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保障作用
    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現美好法治願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動力,必將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發展,不斷登臨新的更高境界。  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無不以法治為依憑、用法治作保障、由法治來貫徹。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輝映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大廈巍然成型。
  •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競爭法治觀
    全面依法治國實踐需要科學的法治思想提供指導。2020年11月16—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產生的最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如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所強調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背景與本質特徵
    從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出發進行理論探知和學理闡釋,是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把金鑰匙。全面依法治國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既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別國模式。」習近平法治思想源於時代、回應時代、引領時代,其所蘊含的時代特徵、時代精神、時代品質,正是這一思想的生命活力之所系、崇高價值之所在。
  • 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三個中心」用法律為合作提供法治保障  西安市司法局黨組書記趙夏介紹,中國-上合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西安中心由中國-上合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批准設立,在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承辦上合組織法律服務有關會議、論壇、培訓,開展與上合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各層次的法律交流合作以及上合組織有關國家法律政策、爭端解決機制和法律服務熱點、難點問題研究,經批准編制和授權發布國際貿易投資指南
  • 【依法治市】讓法治春風化雨——克拉瑪依日報社普法工作亮點實錄
    打鐵先需自身「硬」2016年是「七五」普法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重要之年。 圖片拍攝於疫情前為此,日報社與市政法委積極合作,合辦《法治油城》專刊。10年來,該專刊每周一期,每期一個整版,設有《法治掠影》《司法為民》等欄目,內容涉及依法治市、案件剖析、法律解讀等多個方面。此外,為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報社還刊出「平安克拉瑪依,人人參與,人人知曉,人人平安」等公益廣告。
  •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辦法治督察組來茂開展實地法治督察活動:推動法治...
    12月9日至11日,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旭東為組長的省委全面依法治省辦法治督察組來茂,
  • 戴建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人民性、公平性、正義性,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導。
  • 法治中國守護公平正義之光
    法治是凝聚社會人心的「最大公約數」。「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法治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蹄疾步穩、成效斐然。  5年來,立法、執法、司法等法治領域分別取得了哪些引人注目的進展?
  • 湖北枝江:法治思想引領政法工作開創新局面
    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以良法保障善治,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加強社會治理網格化建設,深入推進覆蓋村(社區)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發揮好網格員的作用,形成「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盡責」的網格化管理體制。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習近平...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最重大的成果是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黃巖生副廳長為閩江監獄民警做專題法治宣講
    、副廳長、一級巡視員黃巖生受廳黨委和鄔勇雷廳長委託,赴閩江監獄開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為福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法治保障》專題學習講座。講座中,黃巖生副廳長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我們邁進新時代、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內涵以及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統領和指導法治工作三個方面,系統梳理了自己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心得,深刻分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努力開創新時代法學會事業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中國建設由誰領導的問題,科學指明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最根本的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最大的區別。「十一個堅持」中,首要的就是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充分表明黨的領導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統領性、全局性、決定性地位。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的市域之維
    突出表現在統籌銜接機制,資源共享機制、人才保障機制、信息溝通機制的失衡和缺失。而新時代的市域治理強調以黨組織為統領,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需求為宗旨、以多元共治為特徵,目的就是要彌補這一不足。  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方略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目標。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幕開啟,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