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連續增產!通遼今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2.96億斤

2020-12-22 通遼發布

日前,記者從國家統計局通遼調查隊獲悉,2020年我市糧食總產量17296345940斤,比去年同期增幅1.91%。

2019年,我市糧食產量達到169.7億斤,增產6.4億斤。2018年我市糧食總產量163.3億斤、增產13.1億斤。我市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增產。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工作的科學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按照「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發展要求,緊緊圍繞自治區10大行動計劃,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春季氣溫不穩、夏季遭遇伏旱風雹等不利因素,加強組織推進、政策落實和技術服務,糧食生產穩定順利推進,為確保糧食產量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組織推進,力保春耕生產。面對疫情對備春耕的影響,市農牧部門在疫情期間通過各種方式動員企業積極訂購調運農資,組成5個備春耕生產督導組入深入市場、村屯督促備春耕生產工作。

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市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定不移實施以淺埋滴灌為主的千萬畝農業高效節水工程。今年,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570萬畝,近年來累計投入農業節水工程資金60億元。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全部實現「水、電、井、路、樹、技」六配套,保證了糧食的穩產高產。

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藉助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推廣以淺埋滴灌為主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推進秸稈還田、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施用農家肥、深耕深松等技術措施,引導農牧民應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提升耕地質量。推進標準化生產,圍繞優勢糧油作物及其產業開展標準化生產典型示範與推廣,以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為重點,圍繞優勢作物,擴大標準化生產面積。推進機械化生產,糧食作物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糧食主產區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精細整地、種肥深施、精量播種、機械中耕、綠色綜合防控等關鍵技術全覆蓋,實現了機械作業率、化肥利用率、綠色防控率三提高。

來源|中國通遼網

綜合整理|通遼發布

相關焦點

  • 通遼市今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2.96億斤
    2020年通遼市糧食總產量17296345940斤,比去年同期增幅1.91%。2019年,通遼市糧食產量達到169.7億斤、增產6.4億斤。2018年通遼市糧食總產量163.3億斤、增產13.1億斤。我市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增產。
  • 河南糧食總產量首次超過1350億斤
    新華社鄭州12月14日電(記者韓朝陽、張浩然)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日前發布數據,經國家統計局核准,2020年河南糧食總產量為6825.80萬噸(1365.16億斤),比2019年增加130.40萬噸(26.08億斤),增長1.9%。
  • 四川糧食再獲豐收 今年全省糧食增產5.7億斤
    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四川糧食再獲豐收。據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數據,四川2020年糧食總產量3527萬噸(705.4億斤),比2019年增加28.5萬噸(5.7億斤),增長0.8%。
  • 13390億斤!2020年糧食又豐收!
    13390億斤(66949萬噸),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單產增加0.9公斤今年入汛以來,中國南方地區發生多輪強降雨過程,造成的多地發生較重洪澇災害,對於糧食單產影響有多大?統計局方面表示,儘管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和颱風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各地加強田間管理,積極抗災減災,農業災情對糧食生產影響有限。
  • 國家統計局:13390億斤!2020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比上年增加113億斤
    三、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增長0.9%。其中穀物產量61674萬噸(12335億斤),比2019年增加304萬噸(61億斤),增長0.5%。
  • 中國發布丨農業農村部:全年糧食麵積達17.5​2億畝 糧食人均佔有...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就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郭天虎 攝中國網12月24日訊 (記者 郭澤涵)農業農村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表示,今年糧食生產形勢較好,全年糧食麵積達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扭轉了連續4年下滑的勢頭,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連續6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
  • 全國早稻實現增產 扭轉連續7年下滑態勢
    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729萬噸(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20.6億斤),增長3.9%,扭轉了7年來連續下滑的態勢。  「今年早稻生產雖然受南方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單產有所下降,但得益於播種面積的大幅增加,全國早稻實現增產。」
  • 吳尊友:提倡家庭聚會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390...
    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傳承歷史新聞速覽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創歷史新高Tues.Dec.22記者21日從中國農業農村部獲悉,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增產113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其中,大豆產量達到392億斤,增產30億斤,增長8.3%。
  • 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17.52億畝
    央視網消息:國家統計局今天(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編輯/蘇航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增長0.9%。
  • 1.3萬億斤,中國豐收增進全球糧食安全
    本報記者 張 旺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其中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長0.1%。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長1.3%。
  • 467.8億斤!遼寧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
    467.8億斤!我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產量為歷史第三高,穩居全國第十二名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467.8億斤,為歷史第三高水平,居全國第十二名,糧食主產省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單產為每畝884斤;糧食播種面積為5290.5萬畝,居全國第十四名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楊曦)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及單位面積產量情況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增長0.6%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
  • 中國人均糧食產量位於世界前列,為何還要年年進口糧食?
    70多年中國糧食年年增產,從2263.6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億斤,世界首位,為何還是不夠吃,每年進口1億噸?說起中國的糧食產量,真是一個讓人自豪的事情。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產量達到了6.6億噸(13277億斤),再創歷史最高紀錄。即便是人均糧食產量,我國也已經做到了世界前列。可是,問題是,為何我們還要每年進口1億噸糧食?是因為不夠吃嗎?
  • 全國早稻總產量達2729萬噸 增長3.9%
    今年我國早稻扭轉了連續7年產量下滑態勢,實現了增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倒春寒、洪澇災害等嚴峻考驗,早稻如何實現增產豐收?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種植面積和產量「雙增」   在地處鄱陽湖之濱的江西南昌蔣巷鎮大田現代農業基地裡,中稻已進入揚花期。
  • 【通遼新聞早點】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
    - 全文共1619字 閱讀約需6分鐘 -今日天氣:西風3-4級 晴 -19℃~-8℃今日關注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2020年通遼市糧食總產量172.96億斤,比去年同期增幅1.91%。
  • ...再獲豐收 產量連續6年保持1.3萬億斤以上 - 商務部新農村商網TV版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12月10日解讀糧食生產情況時指出,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早稻為何能增產?中稻、晚稻生產態勢又如何?
    8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總產量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20.6億斤,增長3.9%,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夏糧豐收和早稻增產,奠定了全年糧食穩定生產的基礎,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 見證「十三五」|人均年糧食量超470公斤,23年後再回應:糧食安全無憂
    全球經濟與秩序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糧食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人口佔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的1/4。國際社會曾一度對中國糧食安全表示擔憂或質疑。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又經歷了疫情、洪災、颱風、降雪以及草地貪夜蛾等重重考驗,國內也出現了糧食安全的疑慮。
  • 麻辣財經:糧食安全有保障,更要珍惜不浪費!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今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糧食生產,種地一點都沒耽誤。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夏糧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今年的夏糧產量,比2019年增加了24.2億斤,增長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