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四家博物館成功「晉級」!

2021-01-07 瀟湘晨報

好消息!

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的第四批

國家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正式出爐

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南海區博物館

榮升國家二級博物館

三水區博物館、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晉級國家三級博物館

標誌著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又取得階段性成果

佛山四家博物館的優化提升工程是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重點項目。在各級文化部門指導下,四館按《佛山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大藏品徵集、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軟硬體建設,著力創造多元、豐富的觀展方式,營造舒適、安全的參觀環境。自今年以來,四館積極開展定級申報工作,完善臺帳資料,並順利實現目標。

按《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只有符合條件的優秀博物館方可參評;定級分為三檔,從高到低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定級評估體系包括基礎設施、藏品管理、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綜合管理等大類,合共近600項細分指標,綜合要求較高。其中,二級博物館的硬指標是「藏品10000件/套以上、珍貴文物1000件/套以上,年觀眾30萬人次以上、其中海外觀眾1萬人次以上,經常舉辦國內巡展和引進展覽,庫房設施完備」。

三水區博物館位於森林公園的西南面,包括紀元塔、碑廊、開元門、盈暉門、兩個廣場和七個展廳,與相鄰的森林公園相映生輝,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據悉,到目前為止,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達到1224家,其中一級博物館204家、二級博物館455家、三級博物館565家。從省份情況看,山東省、江蘇省、廣東省、江西省、河南省在本次評估中通過定級的博物館數量較多,分別達到99家、40家、39家、38家和26家,位居全國前列。

佛山市祖廟博物館

佛山市祖廟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廣東十個文明旅遊景區示範點之一。

佛山市祖廟博物館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築藝術和佛山傳統文化於一體的專題類博物館,轄區包括祖廟古建築群、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等。其中祖廟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廟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為清末民初佛山重要的尊孔場所,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為紀念佛山籍著名武術家黃飛鴻、葉問而建,以弘揚佛山武術精粹,於2001年正式對外開放。

南海區博物館

南海區博物館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博物館,主體建築有三層,常設展廳共七個,分別為《南海記憶》《南海群英》《館藏書畫》《廣府風情》臨時展廳和《石景宜珍藏展》(包括展廳一、展廳二),展廳面積共約3500平方米。館藏藏品以收藏廣東省南海境內出土文物如漢代陶器、唐宋瓷器、西樵山遺址石器以及南海籍歷代書畫家作品為主,其中西樵山遺址石器、康有為書法與信札手稿真跡為最大特色。

三水區博物館

三水區博物館建於1989年5月,是三水區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學術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該館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現有文物藏品量為1173件/套,覆蓋陶器、瓷器、骨器、玉器、絲織、書畫等20個種類。其中以白坭銀洲貝丘遺址的青玉玦、青玉斧、三足陶鼎,東漢金本竹絲崗漢墓的陶人物俑燈、陶牛、石黛板等最有地域特色。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於2004年10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是廣東首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行業博物館,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16間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群環繞其間,整體環境優美、古樸典雅。館內藏品5000餘件(套),藏品從石灣新石器時代印紋陶片,到漢、唐、宋、元陶器,及明、清、民國時期陶瓷,直至新中國成立至今陶瓷作品,時間跨越5000年,不僅是石灣陶歷史發展的見證,更與華夏文明一脈相承,自成體系。

來源:佛山日報

編輯:鍾俊瑩

【來源:文明佛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網紅院長」單霽翔佛山開講:「佛山建設『博物館之城』,我很有...
    昨日,單霽翔「空降」佛山,暢談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分享文創產品開發、推廣、運用經驗。單霽翔認為,佛山作為嶺南文化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他對佛山打造「博物館之城」充滿信心。
  • 閣瓷博物館霍錦湛:弘揚收藏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
    閣瓷博物館原標題:專訪閣瓷博物館館長霍錦湛——弘揚收藏藝術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文/閒品京華佛山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嶺南文化的發源地與核心區,其歷史文化遺存豐厚。時下,佛山市、順德區兩級政府大力推動「博物館之城」建設,實現「雙驅雙百」目標,即在2022年前實現國有館及非國有館雙輪驅動、雙翼齊飛,博物館、美術館均達到100家。有著30多年收藏生涯的順德籍著名收藏家霍錦湛先生,曾被評為「中國民間十大收藏家」,他同時擔任順德文博協會會長,廣東省文史館工藝美藝研究員,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等職務。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
  • 城事| 天津四家博物館升級!周末走起~
    城事 | 天津四家博物館升級!24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為一座館,赴一座城」
  • 佛山市博物館新館預計明年對市民開放
    「石灣是個美陶灣」「佛山木版年畫」巡展先後到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廈門、大連等地十幾家博物館展出,擴大了佛山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讓外界透過展品了解佛山歷史和文化。6月8日,佛山市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月閉幕式以「非遺保護中國實踐」為主題舉辦專題活動,300多名市民在佛山市圖書館報告廳觀看佛山非遺成果,在粵劇保護成果論壇上聆聽「粵劇四件寶」故事。活動中,粵劇發展與傳承成為熱議的話題。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非遺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淑勤介紹,粵劇進校園活動已見成效,目前佛山粵劇特色教育學校達到35家。非遺傳承離不開對青少年的培育。
  • 淄博2家博物館定級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有多家博物館升級~
    問:在本次評估中新評出的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有哪些特點? 答:一是品類豐富屬性多元。20家考古遺址類博物館,以及青島啤酒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等32家其他專題類博物館,涵蓋了各種博物館門類,折射出我國博物館事業多樣性和差異化發展的良好趨勢。
  • 北京十四五規劃: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建設博物館之城
    保護好兩軸與四重城廓、棋盤路網和六海八水的空間格局,擴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範圍。統籌做好文物保護、騰退開放和綜合利用。加快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力爭取得突破性成果。推進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立法。
  • 「博物館之城」,開文旅新篇
    如今,南京的博物館不斷豐富服務供給、拓展社會職能,更成為展示傳播南京形象的文化名片、服務公眾培育文化自信的公民課堂,及促進跨區域交流對話的城市客廳。  據南京市文旅局博物館處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南京全市納入運營指標通報工作範圍的博物館總數逐年增長。2019年,共有3座博物館在江蘇省文物局完成設立備案,分別是高淳區中華絨螯蟹博物館、高淳區現代陶瓷博物館和清城韻翠玉博物館。
  • 北京新添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
    來源標題:第四批國家博物館評級名單公布 北京新添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經核定,北京汽車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在新公布的名單中,北京市新添了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 山西地質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山西地質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據悉,我國僅有3家地質類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是對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最高評價。
  • 四川新增23家國家級博物館 其中4家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山東12家博物館獲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共99家博物館成功晉升
    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中國首座交叉索斜拉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功
    中國首座交叉索斜拉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功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30日電 (熊旺平 黃麗霞 周遵龍)12月30日17時18分,隨著建設者們將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至5號墩主塔塔柱模板內,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安九鐵路鯿魚洲長江大橋主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標誌著中國首座交叉索斜拉橋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
  • 第四批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出爐 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入選國家一級...
    經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通過本次評估,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將達到1224家,佔全國博物館總數的比例將達到22.1%。
  • 博物館之城③|「彈丸之地」的騰飛密碼 這家博物館都記錄了
    【視頻】博物館之城③|「彈丸之地」的騰飛密碼 這家博物館都記錄了 2021年01月03日 21:02
  • ...省有3家博物館晉升為一級博物館: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山西有3家博物館晉升為一級博物館,7家博物館晉升為二級博物館,7家博物館晉升為三級博物館。其中,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躋身「一級」行列。  或許很多人好奇,一級博物館到底是什麼?對於老百姓來說,有這些一級博物館又意味著什麼?
  • 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達1224家
    經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通過本次評估,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達到1224家,佔全國博物館總數的比例達到22.1%。其中一級博物館204家、二級博物館455家、三級博物館565家,較之上一輪評估增長43.9%。
  • 厲害了,江蘇-無錫博物院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每三年開展一次,對打破以往博物館單純按行政隸屬關係劃分等級的傳統格局,引導博物館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博物館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社會貢獻率,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功不唐捐,玉汝於成,無錫博物院的晉級成功,得來不易。2008年國家文物局啟動首批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無錫博物院因易地重建未及申報。
  • 鄭州市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記者昨日從市文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擁有正式備案的各級各類博物館38家,其中國有11家、行業5家、非國有22家,三級以上博物館7家,館藏文物30萬件,珍貴文物10萬件,平均每年舉辦各類展覽100個,主題宣傳社教活動300場次,接待觀眾500萬人次,一個「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正在形成。
  • 打造高質量「博物館之城」,我們一直在努力!
    打造高質量「博物館之城」,我們一直在努力!提升全市博物館公共服務能力日前,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在江寧織造博物館舉辦了 全市博物館公共服務專題培訓市文旅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顏一平參加了開班動員,要求全市博物館進一步創新發展公共服務工作,不斷打造本地、本館特色文化品牌,發掘博物館發展潛力,創新方法手段,2021年,要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5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三大主題活動,積極謀劃好年度博物館公共服務活動內容,不斷提升博物館服務效能和展陳供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