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公告,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經核定,無錫博物院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評估定級是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評比,將博物館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
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每三年開展一次,對打破以往博物館單純按行政隸屬關係劃分等級的傳統格局,引導博物館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博物館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社會貢獻率,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無錫博物院的晉級成功,得來不易。
2008年國家文物局啟動首批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無錫博物院因易地重建未及申報。
2012年無錫博物院初次申請評估,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各種因素影響,與一級館一步之遙。
2018年,無錫博物院啟動新一輪爭創國家一級博物館工作。
文旅融合 練成「金字招牌」
兩年來,市文廣旅遊局全面貫徹落實等級博物館工作標準,在推動全市博物館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
為引導無錫參評博物館明確職責定位和發展方向,促進參評工作全面開展,市文廣旅遊局成立工作專班,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第四批國家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強化目標引領
以定級評估手冊為依據,市文廣旅遊局三次召開定級評估專題推進會,邀請省文物局博物館處、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揚州博物館的領導專家,進行專項講解闡述和答疑。
組織無錫博物院、鴻山遺址博物館、宜興市博物館等參評單位赴常州博物館實地參觀學習調研。組織參評單位參加2020年全省文博研修班、全省博物館館長培訓班、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培訓班等,提高業務水平,夯實定級評估基礎。
堅持問題導向
對照第四批國家博物館定級評估手冊開展自查,邀請省內專家現場檢查,以先打分,再對標找差的方式,針對薄弱環節,在補短板強弱項下功夫。力爭能拿到的分一分不丟,能夠爭取的分多多益善。
落實督查指導
工作專班加強督導,參評博物館每月匯報推進進度。每季度召開博物館定級評估分析研判會,總結成績,發現問題,立行整改。通過上下聯動組織帶動,全員參與,馳而不息,推動定級評估工作。
夢圓一級館,邁步從頭越
無錫博物院始終堅持「為城市立傳,為市民服務」的宗旨,認真對照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下定創則必成的決心,針對短板,不斷努力,縮小差距。
補齊科研短板 夯實達標基礎
加大在文物保護、科研設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投入。設立獨立的文保科技部、健全綜合文物修復實驗室、建立南博紙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無錫工作站、建設藏品管理系統、無錫博物院數據中心、啟動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等,相關資金投入超千萬。
實施改造工程 完善文博設施
西負一、錢裕墓展廳改造升級、建設文創生活館、完成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等文保主體建築修繕等,資金投入超800萬。
提升展陳質量 講好無錫故事
「梁溪折桂——無錫博物院十周年院慶展」「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江南一喦——錢松喦誕辰120周年特展」等原創展覽都頗受觀眾好評。同時,選送精品展覽赴美國、俄羅斯、丹麥和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榮獲多項榮譽。
賦能品牌活動 提高服務水準
在原有社教活動基礎上,開展博物館奇妙夜、「得天之清」藝蘭展·風雅之夜等特色活動,開發「吳地文明」AR系列課程、「行走」系列研學旅行等。此外,持續打造無錫博物院志願者團隊品牌,不斷拓寬志願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榮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團隊」稱號。
在無錫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遊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體錫博人凝心聚力,今年終成功晉級。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對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最高評價,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博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標誌,對加強文化名城建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增進人民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想要了解一座城,就去它的博物館看看。與其說博物館是無錫文化的名片,不如說無錫人把對生活的熱愛都珍藏在了博物館裡。運河文化、民族工商文化、陶文化等文博符號,已深入無錫人的生活印記,以博物館的方式來承載和宣揚這些記憶,是我們對文化最大的敬意。
傳承文化根脈,
保護文化之源,
增強文化自信,
為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
鋪陳亮眼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