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高志強
閱讀提示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共核定國家一級博物館74家。其中,河南區域本批次被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共有3家,分別為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安陽地域內的博物館就有兩家。那麼,他們在眾多博物館中是如何脫穎而出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他們有何亮點特色?
記者走進安陽這座古城,踏進中國文字博物館,仿佛踏上了中國文字的脈搏,儘管相隔千年的時空,還是能夠觸碰到漢字傳承的強勁生命力。
作為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故鄉,安陽與文字有著骨血淵源。2009年11月16日,中國文字博物館震撼開館,這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
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該館陳列展覽極具觀賞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一片甲骨驚天下」的專題陳列,以詳實的資料向觀眾全面展現了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現、發掘和研究歷程。
「中國文字發展史」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覽以中國文字產生、發展的脈絡為主線,以歷代出土的文字載體、文物為支撐,以文字書法藝術為融貫,以文字的傳播應用為註腳,生動全面地向公眾展示了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過程。該展覽榮獲「第九屆(2009-201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特別獎」。
據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魏文萃向記者介紹,該博物館秉持傳承與創新的文化訴求精心打造了面向國內外的大型文化展覽——《漢字》巡展,已在國內外成功展出110餘場,架起了讓世界認知中國文化的溝通橋梁,增強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該巡展已逐步成為安陽市、河南省乃至國家講述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明,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閃亮名片。
除了與文字的淵源外,安陽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小南海文化」記錄了2萬5千年前這裡的原始人類活動的遺蹟。3千年前,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一代王朝的風雲更迭在這裡上演。曹操、西門豹、嶽飛……歷代英雄豪傑在這裡譜寫出一曲曲歷史壯歌。
走進安陽博物館,8萬餘件套文物靜靜地躺在這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內。安陽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彭曉丹向記者介紹,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一直是該館的目的。
該博物館組織人員先後編輯出版了《流過往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河南安陽木版年畫》《安陽博物館藏甲骨》等書籍10餘種,其中《安陽博物館藏甲骨》榮獲首屆「河南省博物館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成為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紀念活動中唯一一部甲骨著錄。
(安陽博物館的360度全景展示系統)
此外,該博物館通過推進數位化、信息化建設,讓文物在館內「智」起來。不斷豐富陳展內容,通過多方位、多形式開展社會教育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贏得社會各界認可。
升級成「國家一級」,他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全國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每三年開展一次,對引導博物館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博物館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社會貢獻率,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魏文萃告訴記者,接到上級通知後,該博物館抽調各部室精兵強將成立了申報工作小組,集中辦公,按照評估標準,逐項、逐條、逐分研究評分細則,積極組織申報材料,同時,館領導定期召開協調會議,督促落實工作進展情況及進度。
例如,該博物館以傳承和發展文字文化為己任,以行動守護漢字,面向社會大眾及古文字愛好者開設了不同層次的課堂。開展文字創新活動,開發文化創意產品,讓人們通過產品觸摸文化,親身感受文化,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
安陽博物館的黨支部書記彭曉丹向記者介紹,由於歷史原因和客觀條件限制,安陽博物館一直在國家三級博物館的等級徘徊,直至2018年晉級國家二級博物館開始,安陽博物館啟動了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籌備工作。
在籌備工作中,該博物館發掘自身優勢條件,制定了創建一級博物館的方案,大膽啟用年輕同志擔當重任,在晉級籌備中發揮主力軍作用。通過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切實做好保護文物,通過豐富陳展內容,吸引廣大觀眾,同時多方位、多形式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在全員努力下,安陽博物館如今已跨入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