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漫畫作者被抑鬱症折磨20年 最後發現抑鬱真面目

2020-12-15 遊俠網

  抑鬱症,現在可以說是挺常見的病。

  有不少不堪世事的小年輕,甚至還假裝自己有抑鬱症來給自己增添點文青氣質。

  可是,一個真正抑鬱症患者的人生究竟會是怎樣的呢?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故事——

《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

  從這隨性的封面就看得出來,這就像是作者的信手塗鴉,但你翻開後就會發現,內容是那麼的沉重。

  作者本人被抑鬱症折磨了整整20年,不過最終還是憑自己的努力走了出來。

  他在康復後,就用漫畫記錄下了這一切。

  這是一個關於自我救贖的旅程——

  男主從小就生活在痛苦之中,他有一個暴力的父親。

  父親經常對他各種拳打腳踢——

  父親揍他的時候沒有任何理由,連男主都搞不清楚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

首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共8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但最近我一口氣看完了一部漫畫作品——《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這篇短小精悍的漫畫作品記錄了作者罹患抑鬱症20年的親身經歷。作者從小遭受了大量來自原生家庭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父親的粗暴教育。動輒被打罵,內心長期恐懼、壓抑,這是他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常態。小學、初中階段,作者成績優秀,尤其喜歡並擅長歷史科目。這是獲得他自信和父親認可的唯一來源。
  • 這動漫漫畫創作者被憂鬱症折磨20年,最終發覺憂鬱症本來面目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故事——《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從這隨性的封面就看得出來,這就像是作者的信手塗鴉,但你翻開後就會發現,內容是那麼的沉重。作者本人被抑鬱症折磨了整整20年,不過最終還是憑自己的努力走了出來。
  • 來訪者產生抑鬱症,抑鬱症狀有「四個方面」體現,早發現早點幹預
    自己在網絡上查詢了自己的這種症狀,症狀顯示有抑鬱傾向。但是自己的這種抑鬱情緒看上去不是很嚴重,至少自己還是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特點,也不是受到這方面很大的影響。諮詢師知道對於抑鬱症狀的調整,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進行治癒的。目前抑鬱症在全球有超過7億的群體,其中,我國的抑鬱症人數規模最大,接近1個億了。
  • 你抑鬱了嗎?心理學家指出,有這6大性格缺陷的人更易得抑鬱症
    抑鬱會發生很多不良的反應,包括情緒上的、心理上的、行為上的、意識上的不良反應,大多數都是因為遇到一些困難,自己想不通,走不出來,才會發展成抑鬱症。 經過心理學家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格上有這6大缺陷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1、個性要強 要強是人的一個本能的性格體現,因為人只有要強,才會有衝勁和動力,去發現創造。
  • 抑鬱症:研究發現,這4種方法應對抑鬱是有效的
    研究人員給抑鬱症制定了一套計劃:CARE方案這是按照首字母大寫組合總結的;C(compassion):鼓勵人們要尋找情感支持,比如把痛苦和家人與朋友傾訴出去,同時尋求給予情感支持。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評估方法抑鬱症不同程度採取的方法也不同,這裡建議有抑鬱的朋友要經常利用量表來評估自己的抑鬱狀態。
  • 明星經歷抑鬱症感受:韓紅吃藥,黃曉明抑鬱到厭世
    偉大的政治家、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被抑鬱症折磨了一生,以至於他把這種疾病帶來的痛苦比喻成一隻一直尾隨著自己的「黑狗」。 有人說抑鬱症的人主要沒錢,如果有錢了肯定不抑鬱,不過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
  • 《我的抑鬱症》:這本30分鐘就能看完的書,也許可以幫到抑鬱的你
    作者以30年抗爭抑鬱症的心路歷程為背景,使用圖畫來宣洩內心的壓抑,如果不是一位同病相憐的抑鬱症患者,也許真的無法理解這樣一本書。它能夠給烏雲遮蓋下的抑鬱者以無窮的力量,也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抑鬱者的真實外在表現和內心的想法,它幾乎不和你談理論,卻充滿了一位戰勝抑鬱症的女士,滿滿的真誠。
  • 抑鬱症影響生活的6大方面,抑鬱的由來,警惕!
    什麼是抑鬱?如果您正在受到抑鬱的困擾,那麼請記住你並不孤單。有史以來抑鬱其實一直伴隨並折磨著人類,根據資料顯示抑鬱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在2020年一躍成為人類第二大疾病。早在2400多年前,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將抑鬱症定義為一種氣質類型稱它為憂鬱質,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備抑鬱的潛質,正如我們都具備焦慮、痛苦的潛質一樣。抑鬱並不是生活狀況或是運氣的標尺,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人都經歷過抑鬱,索羅門王、林肯、邱吉爾等人都是很好的例子。需要注意的是抑鬱並不是人類的弱點。
  • 讓抑鬱症患者和折磨抑鬱症患者的患者都顛倒三觀的《多餘的話》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與社會學院研究生,INFJ&INFP靈性成長同行者。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人之將走,其言也善。我不能講太多,因為有良知的先知者、又懂心理學的人,還有反詐騙能力的人會被人嫉妒恨,不能在公眾範圍內說太多。
  • 我們對抑鬱症還知之甚少,但人類對抗抑鬱的歷史已很漫長
    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抑鬱症已經全球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依然大流行的背景下,抑鬱症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也推高了自殺率,成為又一大公共衛生危機。最近《半月談》雜誌還表示,要高度關注學生群體的抑鬱高發情況,避免抑鬱症進一步低齡化,貫徹「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不要再用「病恥化」的視角看待抑鬱症。其實,每每有抑鬱症的相關報導,各大媒體都會如「新知」一般對抑鬱症進行科普,因為確實還有很多人對抑鬱症完全不了解或者充斥錯誤的理解。
  • 抑鬱症:很多孕期抑鬱和產後抑鬱的女性,其實都是假性抑鬱
    文/阿秋在這個龐大的抑鬱症人群中,其中在孕期和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女性患者,佔據著不少的比例。而這一部分人群往往也是很容易被抑鬱症給盯上的,那麼是哪些原因導致這群準媽媽們不約而同的被抑鬱症給盯上的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還是先來說說這類抑鬱的人群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抑鬱女性,她們所認為自己的抑鬱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假性的。只要時間過去了,或者及時彌補她們缺失的東西,那麼就有可能得到緩解和減輕,並逐步消失掉。那麼,如何來理解「這部分假性抑鬱的女性患者呢?」
  • 微笑抑鬱很難發現?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6個信號!
    在中國,有70%的精神類疾病患者未接受過治療,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並非醫療水平有限,而是患者自己忽視甚至刻意隱瞞。 抑鬱症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類! 對於抑鬱症,很多患者都在嘗試通過「表演」來對付自己內心的抑鬱困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微笑抑鬱」,或者隱性抑鬱。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問了一個問題:抑鬱症是可以傳染的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直接回答傳染,那麼心理諮詢師都會被傳染了。但是直接說不傳染,那很多人在接觸抑鬱症來訪者後,就被傳染了。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是:抑鬱症是不會傳染的,但是抑鬱情緒會傳染的。
  • 戰勝抑鬱後我明白了,家人要幫助我抗擊抑鬱症,必須做好這4件事
    作者|簡客GAKER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家庭環境和家人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抑鬱症患者不能從自己的家庭中獲得正能量,那麼這不僅不能幫助患者走出抑鬱症,反而會給到患者更多的刺激,加重他的抑鬱症!
  • 抑鬱症不是你的敵人,和諧方舟沙探沙盤遊戲幫你戰勝抑鬱
    抑鬱症,大概是最為廣知的心理問題了。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3.5億人正在遭受著它的折磨,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更是發文,要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大中學生、孕產婦和老年人體檢項目之中。
  • 2020年了,很多人還是無法接納抑鬱症
    原本我們看完後,一般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善意提醒與內心獨白,卻被太多毒舌之語傷害了。什麼都是「太閒了,還有她爸爸多積德,自己太裝等等」,一邊承受抑鬱折磨,一邊被網絡暴力,難道2020年了,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數據越來越多,可為什麼連個抑鬱症都接納不了?更是素質教育越來越高,文化修養卻越來越差呢?
  • 原來還真有抑鬱症這麼個東西~
    在《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裡,作者梳理了從古希臘羅馬到近代,「抑鬱症」是怎樣轉變的。在古希臘時期,人們相信體液學說。於是人們認為,「憂鬱」的人,是憂鬱體內的憂鬱體液分泌過多。羅馬時期的宮廷醫生蓋倫,繼承了這種說法,黑膽汁黑暗的陰影遮住了頭腦中負責思考的區域,於是患有「憂鬱症」的人便會感到害怕。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埃米爾·克雷珀林和弗洛伊德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抑鬱症。
  • 心理小測試:抑鬱症喜歡向這六種人「打招呼」,希望你不在其中
    那麼,抑鬱症都有哪些症狀呢? 抑鬱症有這些症狀,你知道嗎? 當發現身邊人出現這三個症狀時,很可能TA正飽受抑鬱症折磨。 第一個症狀是長時間出現心情低落。
  • 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中度抑鬱症不治療可以嗎?
    文/阿秋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以及分享一些治療抑鬱症的科學常識,不至於盲目地去走彎路或者以「自己錯誤的認知去對待抑鬱症。」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其實抑鬱情緒在抑鬱症中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之一,而我們通常指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心情低落不開心的一個狀態,它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性存在,那麼這樣的抑鬱情緒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抑鬱情緒。」
  • 女大學生畫漫畫 讓世界理解抑鬱症
    女大學生患抑鬱症  治療之路並不順利  今年20歲的白不黑是一個北京姑娘,在患上抑鬱症前,她是一所知名高校的學生,除了喜歡用漫畫記錄生活外,每天都過著與其他大學生無異的生活。  2019年10月,在寢室床上整整躺了一周的白不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很差,極有可能患上了抑鬱症。「我當時的狀態很差,覺得生活沒有希望,躺在床上莫名其妙地流眼淚。感覺不對後,我是自己去的醫院,沒敢告訴家人和朋友。」經過醫院的檢查,白不黑被確診為中度抑鬱症、中度焦慮症。  拿到診斷書的時候,白不黑看著抑鬱症幾個字並沒有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