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日本除了人口長壽以外,而且還是長壽企業最多的國家,在這裡,創辦幾十年的企業都不好意思說出口,百年企業都得是晚輩,只有歷經千年才能稱得上是老人家。
那麼日本到現在為止最老的企業又是哪一家呢,如今這家企業現狀又如何呢?
一、 皇家御用,來頭不小
公元578年,為了慶祝消滅了日本廢佛派首領物部守屋,日本歷史上著名的聖德太子向天皇建議重新修建佛教寺廟,供養諸佛。得到天皇的首肯後,誰來負責建造,聖德太子犯了難。
當時國內的工匠技藝都不高,只會蓋一些簡單的房屋,聖德太子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建造的佛教廟宇一定要恢宏大氣,因此交給國內的工匠肯定不行。
無奈之下,聖德太子花了重金從百濟請來了當時的著名工匠柳重光,當年,柳重光便帶著一班工匠從百濟飄洋過海來到日本投入到寺廟的修建中來,並於593年在大阪完成了其第一件作品,四天王寺,如今這座寺廟還完好地保存在大阪。
當天皇和聖德太子參觀完四天王寺後,對柳重光等人的技藝讚不絕口,此時對岸的中國也進入了歷史上最為恢弘的隋唐時期,隨著日本大量的向中國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中國的各種文化也隨之東傳日本,這其中就包括很多佛教文化。
文化的承載更多地需要靠建築來體現,而此時已在日本匠人中嶄露頭角的柳重光也被日本朝廷盛情挽留,希望他能夠為日本修建更多的寺廟。
於是柳重光便和幾名助手一起,創建了自己的團隊,並取名金剛組,佛教中不是有四大護法金剛嗎,取這個名字就表明自己專注修建佛教寺廟,同時他也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了金剛重光,以示自己永留日本。
二、 磨練工藝,爐火純青
由於第一個大客戶便是日本皇室,所以接下來的百年間,金剛組主要就是為日本皇室建造各類建築,其中主要以佛教寺院為主。
在建造的技藝上,金剛組也在不斷地借鑑各方建築精華,隋唐時期,巨大的飛簷成為建築主流,金剛組取其奧妙又結合了日式建築的特點,終於在公元607年完成了又一個登峰造極的作品,法隆寺,這座寺廟揉合了將唐式建築與日式建築地優點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古樸典雅,莊重而不失高貴。
由於此廟的修建,金剛組算是在日本建築界正是立足,從此以後,公司獲得了日本皇家的大力支持,經費源源不斷,而公司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除了為皇家修建佛教寺廟外,還參與了日本三大樂園之一的水戶偕樂園好文亭的建造,建築技藝上更加爐火純青。
三、 近代以來,多遭磨難
金剛組能夠持續一千多年而不倒,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為它一直被皇家御用,半官方的性質下,只要日本皇室不倒,那麼這個公司就會一直存在,第二就是一直專注於核心業務,就是修建佛教寺廟。
然而隨著近代以來,日本開始打開國門全盤西化,民眾對於佛教的熱情開始下降,特別是到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各地陸續出現了「滅佛毀寺」的運動,大量的佛教建築被破壞,而金剛組的業務也急劇減少,為了不讓創建了一千多年的公司敗落,當時的堂主(相當於公司總裁)決定將公司轉向商業建築建造。不過隨之而來的二戰又讓金剛組陷入了新的危機,直到後來他們承接了為軍隊製造木箱,才得以苟活。
二戰之後,金剛組進行了重組,於1955年成立了「株式會社金剛組」正式轉變為現代企業,並打破了原先只建造木製建築的特點,將其與現代水泥建築完美融合,再次創建了新的建築技術。
雖然後來由於業務過度擴張,金剛組在2006年宣布了破產,但之後又重新重組,至今仍然活躍在日本建築界。1400多年下來,這家企業能夠一直傳承,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啟示。
正如金剛家族第40代堂主金剛正和所說,金剛組能活這麼久其實沒什麼特別的秘密,唯有堅持。
日本有很多這樣的企業,幾百年幾千年就只做一件事,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最終成為了一代匠人。
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也是如此,百鍊成鋼,水滴石穿,把一件事持久地做下去,也許你就是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