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知識城或入局自貿區!從黃埔南沙競合看廣州突圍

2020-12-24 界面新聞

文|南方+記者 柳時強

編輯|萬映雪

校對|牟元凱

中新廣州知識城,又一次給人們驚喜。不同於以往,一同亮相的還有南沙。廣州近年來最為火熱的兩個區域,再次引發自媒體關於廣州「C位之爭」的大辯論。

起因源於廣州黃埔區官網發布的一則招標公告,提出爭取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申報納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提質擴容範疇。

在我國自貿區七年六擴容、廣州屢次提出打造自由貿易港、廣州布局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帶動」等諸多背景下看這一消息,不難理解,南沙自貿片區擴容勢在必行,中新知識城如成功入局,黃埔南沙的競合關係將加速廣州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格局的形成。

12月9日召開的黃埔區委全會提出:將與南沙科學城共同推動5G和量子通信等新基建互聯互通,同時將開通從中新廣州知識城到南沙全球第一條無人駕駛航線。同一天召開的南沙區委全會則提出:強化南沙科學城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關鍵科技創新節點互聯互通,協同打造廣州科技創新軸。

自貿區擴容有難度,120平方公裡是「紅線」

自貿區建設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因此選址也大多位於對外開放及國際貿易歷史較為悠久的沿海地帶。對標最為先進的沿海地區的政策及開放水平,也是中新知識城的目標。

南沙海關關員在南沙保稅港區醫藥倉庫巡倉。 馬寅棟攝

該公告指出要對深圳、上海、海南等地區的政策進行研究及梳理,找出適合廣州開發區自由貿易發展的創新路徑,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建議。擬定中新廣州知識城納入廣東省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方案。

這並非中新廣州知識城或黃埔的一廂情願。1個月前,商務部在北京舉行中新廣州知識城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中新廣州知識城下一個黃金十年的發展思路,明確提出著力打造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範區。

自貿區與自貿港代表了中國開放合作的最高水平。

去年12月,廣州市政府研究室就發布南沙自貿片區提質擴容的課題研究項目招標公告。並明確提出要尋找南沙自貿片區在廣州市內實現面積擴容的原則、方向和理想區域。

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但中國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方向和決心沒有改變。根據今年國務院批覆北京、湖南、安徽三地自貿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貿區擴展區域方案,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至今,我國自貿區總數已增至21個。經過7年建設,目前我國自貿區分布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東至江浙滬、西至四川陝西,從沿海到內陸,跨東中西區域,分布於全國各地。

2015年4月,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總面積116.2平方公裡,其中南沙片區60平方公裡。120平方公裡是自貿區建設工作之初商務部所設定的標準,基本上代表了自貿區的面積上限。因此,各省份基本是參照120平方公裡的標準。

去年8月,我國增設的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6個自貿區面積齊刷刷定在119.9平方公裡。再看此前的自貿區面積,大部分也都集中在119.9平方公裡左右。即使是上海自貿區擴容,也未突破120平方公裡這一約定俗成的「紅線」。

自貿區總數在增加,但老牌自貿區同樣希望謀劃擴容。2013年上海自貿區設立之初,面積也僅有28.78平方公裡;2014年12月上海自貿區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裡。而在去年8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公布,新片區規劃面積為119.5平方公裡。不止擴容,《方案》還賦予新片區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創新管理權限,強調要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廣州港南沙港區。

產業承載需要更大的地理空間,因而有一定基礎的自貿區,紛紛考慮將自貿區擴容納入議事日程。在全國自貿區之中,面積最小的是廣東自貿區,只有116.2平方公裡,因此擴容的消息也一直傳出。而前海蛇口更是好事將近:

2019年今年6月,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布了「關於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第1847號代表建議答覆的函」,其中就提到,原則上支持廣東省人大代表提出的「支持汕頭申報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議。

根據省商務廳發布的消息,今年廣東將制定推出廣東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4.0版方案,爭取前海蛇口片區和前海深港合作區「雙擴區」。

一江之隔的廣州,同樣希望以自貿區擴容的形式推動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南沙自貿片區擴容,為何選擇中新知識城?

廣東自貿區屢次出現擴容消息,多個城市積極爭取,不僅是為了獲得政策傾斜,更重要的是加快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和對接國際經貿新規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2015年4月掛牌運作五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投資開放、貿易便利、金融創新、粵港澳合作、政府管理體制等領域,形成了527項改革創新成果,202項制度創新案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55.6億美元,超過全省1/4,年均增長34%;7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設立388家企業,吸引145家企業總部;每平方公裡引進外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30倍。

南沙自貿片區是廣東自貿區中面積最大的片區,但南沙新區的規劃面積達803平方公裡,而自貿區只有60平方公裡,佔比不到10%,自貿區規劃佔比較小。

南沙海關關員在南沙保稅港區跨境電商倉庫巡倉。 韓健全攝

自貿區讓南沙的發展走上了新階段。以重大改革促深化開放,南沙自貿片區5年累計形成678項制度創新成果。

2014至2019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由1026億元提高至1683億元,年均增長10.4%。今年前十個月,南沙新引進17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014年至2019年,南沙區內註冊企業由8400戶增加到12.4萬戶,年均增長71.4%。

無論是世界500強企業,還是懷揣熱情和夢想的初創企業,他們選擇南沙的理由離不開這裡不斷增強的澎湃動能。

企業紛至沓來,就是這些制度創新成果落地的最好成績。

從南沙自貿片區的產業定位看,以及發展新階段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承擔任務的角度,都顯示了南沙要持續創新、提升服務水平,對土地面積的需求就會上升。

但從屢次招標研究的方向看,符合自貿區制度創新的產業基礎成為了擴容區域選擇的優先條件。

2014年,有傳廣東申報自貿區的方案是的「3+1」框架:由四個區域組成,分別是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深圳前海,以及廣州白雲機場保稅區。這4個區域中,南沙新區的規劃面積最大,達803平方公裡,其中陸域面積585平方公裡。

照當時這個方案,廣東自貿區的申報面積將超過930平方公裡,且將成為第二批地方自貿區中,申報面積最大的一個。但從後來批覆的方案可看到,調整很大。其中調整幅度最大的是廣州板塊:白雲機場空港保稅區從申報的自貿區板塊中消失,南沙新區也不是全域打包進來。

那麼,為什麼是知識城?

回顧過去知識城十年發展,不僅因為知識城歷次受到重大規劃青睞。

更因為知識城雖非自貿區,但自貿區的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產業合作、投資管理等領域的153項政策,已在知識城複製落地。知識城是創新創造高地,獲批國家唯一的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集聚中國(廣東)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等100多家機構。根據規劃,到2022年,知識城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將達到4.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0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如此看來,知識城的確有成為自貿區擴容地的底氣和實力。

站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中新知識城,如何走向下一個十年?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賈康先生認為,知識城有一個不可迴避的使命,就是要創造國際一流的高標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示範區。此外,「改革的再深入」要成為一個帶頭的亮點,在生產關係自我革命這方面於深水區啃硬骨頭,才能真正通過制度創新打開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空間。

制度創新恰恰是自貿區的核心與靈魂。

正在建設中的南沙自貿片區。

擴容的另一種選擇,爭取自由貿易港

在全面開放格局不斷完善之時,各地對於自由貿易港的探索與建設也呼之欲出,儘管自貿片區擴容仍有難度,廣州謀劃了另一條思路,謀劃建設自由貿易港。

與自由貿易區相比,自由貿易港的開放水平更高,在貨物流通、資金流通、金融服務等方面將更加靈活。

這一計劃在2015年3月就已顯露端倪,在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主題推介中,廣州首次提出要力爭用3-5年時間,建成新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主樞紐、自由貿易港和對外交往中心。

在2017年,南沙自貿片區作為廣東省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就提出按「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要求,在新的起點上,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建設南沙自由貿易港,推進南沙開發建設取得新的突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示範區。

彼時,南沙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建立自由貿易港方案。

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南沙成立、廣州港南沙港區三期建成、南沙港鐵路加速謀劃……這些因素的加持使得南沙把建立自由貿易港納入到工作計劃中來。

從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貨櫃吞吐量、港口裝卸服務等基礎性航運物流服務的硬體環境方面,廣州與世界著名港口差距不是很大,但軟實力與新加坡、中國香港、紐約等知名國際自由貿易港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即使在國內都不佔優勢。

以啟運港退稅政策為例,2012年8月,國家明確對從青島、武漢啟運報關出口,並經上海洋山保稅港區離境的符合條件的貨櫃貨物,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2014年,國家又進一步擴大啟運港退稅政策範圍,將啟運地口岸擴大至8個港口。2018年1月,結合前期試點情況以及本市提出的政策建議,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啟運港退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號),將適用啟運港退稅政策的啟運港口岸進一步擴大至13個啟運港,離境港由原上海市洋山保稅港區擴大至上海市外高橋港區,並突破直航限制,增設沿途經停港。

但在廣東,直到今年10月1日起,以珠三角9市37個港口為啟運港、以廣州南沙保稅港區(現已升級為南沙綜合保稅區)為離境港的水運貨物才開始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

南沙已成為大型汽車綜合服務區。

廣州仍然躊躇滿志。

2018年2月25日出爐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公示中,就提出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今年以來,從南沙保稅港區升級為南沙綜保區、再到獲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今年,海南自貿港方案的印發,又給南沙有了新啟發。發揮自貿試驗區和自貿港先行先試優勢,鞏固強化各自特色優勢,強化改革創新經驗複製推廣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南沙將率先打造海南自貿港與大灣區聯動發展共同體。

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需要諸多落地條件的支撐,包括經濟實力,尤其是相對高端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以大型港口為核心的基礎設施;通達的內外部交通網絡,特別是足夠豐富的海上航線網絡;具備足夠的全球貿易經驗沉澱等。

這些條件,作為「千年商都」「華南門戶」的廣州,均有著一定的基礎。但值得注意的是,毗鄰香港仍是廣州乃至整個廣東探索自貿港的明顯優勢。如香港除了酒類、菸草、碳氫油類及甲醇這4類商品外,一般進口或出口貨物均無需繳付任何關稅。

復旦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秘書長尹晨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過七年時間的建設,下一步制度集成創新的重要切入點便是讓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雙循環核心市場主體的母港。

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的觀點是:在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向全球最高開放水平趨近的過程中,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平臺作用仍是至關重要的。自由貿易港的制度創新集成,應該是對國際自貿港先進經驗、全國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及海南本土探索的系統集合。自由貿易港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具備內在的統一性,兩者可以協同演進。

南沙乃至廣州,仍然需要爭取自由貿易港,但不止需要爭取自由貿易港。

黃埔南沙之爭,廣州「兩極帶動」的新棋局

從地圖上望去,在中國南方,由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和廣州南沙三個正在開發的規劃區已然形成三角互拱之勢,而它們背後,則分別連接著澳門、香港和廣東。雖然根據規劃,它們扮演著不同角色,但有合作,亦有競爭。從廣州層面而言,如何塑造自貿區的新優勢,自貿區的擴容區域選擇是一個抓手。

近日,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接受南方日報等主流媒體專訪時,首度透露了廣州構建數字經濟核心區「一核引領」,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帶動」,空港、海港、鐵路港「三港輻射」,特色經濟價值園「多點支撐」的發展戰略布局,謀劃打造沿江、東南部、西部產業帶。

以中新知識城、南沙科學城為代表的廣州黃埔、南沙,是廣州努力建構獲得超速的動力和全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方向。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構成了「兩極帶動」的關鍵要素。

10年前,中新知識城正式啟動時被定位為廣州頭號工程,而當下的南沙自貿片區建設是廣州一把手工程。

競爭難免,知識城將全力建設「三集群兩高地」的創新發展格局中,生物製藥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化集群、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這三大產業集群,同樣也是南沙正在著力塑造的產業新優勢。

作為廣州「東進南拓」戰略發展的兩大主戰場,更多的應該是合作。南沙黃埔攜手,官方層面也多有信號釋放。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8年至今,兩區黨政代表團考察交流已有4次,而制度創新是兩區交流中最為頻繁出現的議題。

當大灣區高端要素與創新資源正不斷向環內灣集聚,廣州能否聯動黃埔與南沙,在打造面向全球的大灣區超級CBD中奪得先機,形成大灣區「增量功能」集中承載區的示範區,或許是當前廣州突圍的一個新思路。

當廣佛同城走入第11個年頭開始探討財稅分成,當廣深組CP閃耀大灣區共同引領都市圈合作再升級時,廣州市內的兩個轄區合作,應當不難。

中新廣州知識城謀劃入局自貿區,無關乎廣州「C位之爭」,攜手推動廣州以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擔當發揮核心引擎作用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從黃埔南沙競合看廣州新格局
    中新廣州知識城又一次成為公眾關注焦點,起因源於廣州黃埔區官網發布的一則招標公告。公告提出爭取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申報納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提質擴容範疇。中新廣州知識城如成功納入,加之近日黃埔提出與南沙科學城共同推動5G和量子通信等新基建互聯互通,開通從中新廣州知識城到南沙全球第一條無人駕駛航線,南沙提出強化南沙科學城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關鍵科技創新節點互聯互通,黃埔南沙的競合關係將加速廣州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格局的形成。
  • 37號線來了,知識城到廣州東僅僅只需12分鐘!
    廣州已經開通的地鐵,已有13條,在建地鐵,已經到22號線,而且廣州地鐵規劃已經到了37號線了近日,天河區高速軌道引入影響分析及規劃控制研究開始招標。天河區將引入3條高速軌道,包括廣中珠澳高鐵、廣汕鐵路(新塘至廣州東ⅤⅥ線、廣州東至廣州站ⅢⅣ線)以及廣州東至知識城快線(即37號線)。
  • ...知識城到南沙正研究開通快速交通,或將建磁懸浮、高鐵或者高速...
    12月19日,由市委宣傳部與知識城管委會聯合舉辦的 《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政策解讀會(廣東專場) 在知識城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舉辦。專家學者、重點企業及科研機構代表為新發展格局下的知識城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本次政策解讀會是繼國務院批覆同意《規劃》、省政府正式發布《規劃》、商務部舉辦知識城專題發布會、在北京解讀《規劃》之後,廣東專場的政策解讀會。  解讀會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產城融合成為專家們眼中中新廣州知識城未來發展之路的三大關鍵詞。
  • 廣州知識城10年擴容30倍,「吃掉」近半個黃埔,未來勢如破竹
    很多涉及黃埔的自媒體,又要掀起一股學習的熱潮啦。12月19日,黃埔官方號發文說,知識城十年蝶變,從8.08到232平方公裡,版圖擴大了近30倍!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據。這意味著:知識城範圍迎來了新一輪擴張,版圖擴容至232平方公裡。
  • 2020廣州黃埔馬拉松上新了!27日開賽 參賽規模2萬人
    本屆賽事由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辦,黃埔區體育局、廣東新中體體育集團承辦,廣州農商銀行冠名贊助,廣汽本田、廣發證券作為官方合作夥伴提供支持。  據組委會介紹,賽事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2020黃馬將以高水準的賽事服務讓全體參賽選手在黃埔享受一場精彩紛呈的奔跑盛宴,用激情和汗水獻禮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10周年。
  • 勤誠達+國耀將籤下黃埔洋田村!今年知識城舊改大爆發!
    廣州公共交易中心剛剛發出公告顯示,(主)深圳市勤誠達集團有限公司,(成)廣州國曜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了黃埔新龍鎮洋田村舊村更新改造引入合作的資格審查。
  • 2020年提前鎖定歷史成交亞軍廣州新房成交破10萬僅次於2016年
    上周廣州一手房銷量成交top4:南沙保利城最大賣點:1、均價2萬多元每平方米,相對市區價格較優惠。2、靠近黃閣地鐵站。3、自貿區品牌大盤。雞蛋裡挑骨頭:南沙保利城的售價在該區域相對較高,此外,黃閣板塊目前居住型大型樓盤少,生活配套主要依賴樓盤的內部配套。業主居住在此,來往廣州中心市區時間較長。樓盤詳情:南沙保利城是保利進軍國家自貿區的首個重頭戲項目,榮獲廣州2015年上半年單盤銷量第六,南沙單盤銷量第一的佳績。
  • 中新知識城基礎交通建設提速!
    線路建成後將加強廣州中心城區與黃埔區、從化區的連接。此外,從埔高速將會經過廣州中新知識城,極大提升知識城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近期,中新知識城交通利好不斷,目前已建設形成「8軌+5高+7快」的交通網絡體系。地鐵21號線已全線投入運營,快線5站即可達天河。
  • 2020黃埔馬拉松再來知識城
    2020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將於12月27日開跑參賽規模兩萬人設全馬、半馬、迷你馬時隔一年金牌黃馬,載譽歸來光是聽到這個消息就令人今年的「黃馬」開跑在即跑友可通過「到黃埔去」APP及「廣州黃埔發布」微信公眾號「黃埔馬拉松」微信公眾號了解關於賽事的最新動態哦~「黃馬」3年實現「三連跳
  • 廣州科技創新軸:通向城市新未來
    為此,廣州把優化創新空間布局擺在了首要位置。具體舉措中,首次提到「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規劃建設連結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  ;「三城」包括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南沙科學城等重大發展平臺;「十三節點」則為廣州國際生物島等十三個片區。
  • 11月廣州新房成交13339套!創近5年同期新高!黃埔首超增城和南沙
    而從周度網籤數據來看,雙十一前後數據最為亮眼,伴隨著今年雙十一的線上購房節以及各大房企紛紛推出的各項折扣,線上購房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並在第三周和第四周達到新高。11月29日-11月30日僅兩天內,更是以1247套逼近第一周總和。由此可見,雙十一各項折扣對成交量影響明顯。
  • 廣州打造軌道上的兩縱一橫產業帶
    記者梳理廣州在建及規劃的高速軌道線路後發現,「兩縱一橫」產業帶的交通骨架布局已基本成形。從橫向看,時速160公裡的廣州地鐵28號線基本與沿江產業帶走向吻合;從縱向看,同為時速160公裡的22號線則串聯起西部產業帶的主要組團,近日啟動研究的「知識城-南沙快線」或採用磁懸浮列車,成為支撐東南部產業帶的大動脈。
  • 合景·悠方(廣州知識城)出席商業體驗造物節
    據組委會最新快訊,合景·悠方(廣州知識城)將出席2020中國商業體驗造物節,一起為商業加Buff!      合景·悠方(廣州知識城)   Ufu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聚焦廣州黃埔中新知識城 地鐵14號線旺村站上蓋   作為中國-新加坡國際級雙邊合作項目,知識城的規劃建設和未來發展萬眾矚目。
  • 合景·悠方(廣州知識城)亮相,打造三大主題樂園
    發布會上,合景悠活商業華南區首座悠方項目——合景·悠方(廣州知識城)驚豔亮相,據悉,項目致力於從潮流青年、菁英白領和品質家庭的審美和需求出發,將城市生態景觀、IP主題樂園、樂活社交空間及品質生活聚場相結合,打造全維度、立體式的全民生活遊樂場,為中新知識城的發展貢獻嶄新的商業力量。發布會現場更是特邀到建築規劃、園林景觀等重量級合作公司代表,以沙龍形式深度解讀項目規劃的亮點與初心。
  • 九舞數字匠心鑄品質服務,助力中新廣州知識城「加速度」
    近日,備受矚目的由商務部舉行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發布會詳細解讀了《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闡釋知識城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工作重點等。國家聚焦,專業品質促發展中新廣州知識城作為中新政府跨國合作標誌性項目,是新加坡以及廣東省政府共同倡導創立的廣東省經濟轉型的樣板和廣東省戰略發展新平臺。中新廣州知識城以知識經濟為創新模式,匯聚高端產業與人才,打造一座經濟、人文與生態高度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 重塑產業空間版圖 兩縱一橫描繪「大廣州」
    人才、技術、產業、資金,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集齊了發展數字經濟的必備要素;以中新知識城、南沙科學城為代表的廣州黃埔、南沙,是廣州努力建構獲得超速的動力和全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方向;世界級空港、軌道上的都市圈、國際一流強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發揮綜合性門戶城市和大灣區發展核心引擎帶動作用的重大戰略舉措;星羅棋布的特色經濟價值園區,更體現了廣州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活力
  • 2020黃埔馬拉松將於12月27日開跑! 到黃埔去,跑向幸福
    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石,黃埔區體育局局長何宇鴻,廣州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張健,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正周,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程林,廣東新中體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廣東新中體育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海波等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本屆賽事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由黃埔區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長葉國主持。
  • 又一新地鐵將通沙灣?17號線也有新消息了!
    26號線連接白雲、番禺、南沙三個區大概走向為太和-沙灣-南沙沙灣再一次擁有了名字白雲區大源片區交通規劃圖,顯示了18號線支線、26號線的部分線路走向據廣州參考資料顯示廣州地鐵26號線可能即是廣州大道線本線基本與廣州地鐵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1、廣州南沙 打造雙「示範區」的南沙,為廣州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創造新空間 廣州南沙,可謂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最高頻的廣州元素之一。南沙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天然地理優勢,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方面亮點頻出。 此外,建議還提出要制定實施廣東自貿試驗區4.0版方案,這同樣與南沙息息相關。建議提出要積極推動擴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當中釋放出的重磅信號不言而喻。此次將擴區寫入規劃建議,對於廣州而言,也將進一步增強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輻射帶動效應。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1、廣州南沙打造雙「示範區」的南沙,為廣州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創造新空間廣州南沙,可謂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最高頻的廣州元素之一南沙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天然地理優勢,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方面亮點頻出。此外,建議還提出要制定實施廣東自貿試驗區4.0版方案,這同樣與南沙息息相關。建議提出要積極推動擴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當中釋放出的重磅信號不言而喻。此次將擴區寫入規劃建議,對於廣州而言,也將進一步增強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輻射帶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