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圖/來自網絡,侵刪
很多人都說:出嫁了的女人,娘家就是她最堅實的靠山。
這個觀點,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
對於有些女人來說,只要自己足夠強大,娘家人是否能成為「靠山」無足輕重,因為她自己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和底氣,所以,在婆家受到委屈時敢於直面、反擊。
但對於有些女人而言,脾性上的軟弱,或者是經濟、精神不能獨立,在被婆家人刁難時,如果沒有娘家人的「支持」,真的就有可能會被一直欺壓下去。這種情況下,娘家人若是「及時雨」,那麼,大多會改變她在婆家的「命運」。
就像我的堂妹,當初在婆家被肆意欺負,如今在婆家「昂首挺胸」,而這一切,都是得益於我的叔叔。
堂妹和妹夫結婚六年,才有的孩子,最初是妹夫不想生,一心忙著拼事業,後來,到了想生的時候卻發現「不能生」。
為此,兩個人輾轉去了很多醫院檢查,後來,查出堂妹的身體有些問題,她便聽從醫生的建議,辭去了工作,在家吃藥、專心調理身體。
聽到這個消息,堂妹的公婆自然意難平,他們時不時地去堂妹家,雖然表面上說是看小兩口需不需要幫忙,其實是打探堂妹是否如願懷孕。
剛開始公婆還能好言好語的和堂妹說話,然而,調理了大半年之後,看堂妹沒有絲毫「動靜」,老兩口便逐漸失去了耐心,不是難聽的譏諷堂妹「在家好吃懶做、還不能下蛋」,就是喝斥她「趕緊痛快、利索的挪地兒」。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自知理虧,再加上性子比較文靜,對於公婆的「刁難」,堂妹從來都是一笑而過,實在忍不了的時候,她也只是和妹夫提議「讓公婆少來幾次,畢竟自己也需要有一個好情緒。」
妹夫最初還知道體恤堂妹,也把堂妹的想法說給了公婆聽,希望他們可以有一些耐心,然而,不知是不是過於孝順,在被父母「教唆」了幾次之後,妹夫不但不再維護堂妹,反而會在她發牢騷時不耐煩的吼她幾句。
似乎婆家人誰都可以不滿的對堂妹發洩情緒,再加上她很少反抗,他們一次次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一天,公婆參加了一個親戚孩子的滿月宴,也許是看到別人有了孩子的那份喜悅,他們一回到家就夾槍帶棒地懟堂妹。
堂妹不想過多回應,也不想與公婆發生衝突,便關上門將自己鎖在了臥室裡,誰知,看到她的動作,公婆沒有收斂,反而直接站在了門外罵了起來。
忍無可忍之時,堂妹只好打開門和公婆理論,未曾想,她只開口說了一句「爸媽,你們說話能不能不要那麼難聽」,公公的巴掌就扇了過來。
「還敢頂嘴,滾出去!」
挨了一巴掌的堂妹,捂著臉躲在臥室邊哭邊給妹夫打電話,本來以為妹夫回到家可以給自己「出口氣」,誰知,他看了看堂妹的臉,輕描淡寫說了一句「爸媽性子急,你讓著他們,和他們較什麼勁!」
看到妹夫的態度,堂妹心塞不已,她指責妹夫愚孝,控訴他們一家欺人太甚。
堂妹的痛哭,公婆的罵罵咧咧,讓妹夫煩躁不已,眼看著無法勸說堂妹,妹夫便不耐煩地打了她:「好了,夠了,不要再鬧了!」
接連被公公、丈夫打了耳光,堂妹心灰意冷,無助之下便給叔叔打了電話,讓他把自己接回娘家。
那時,已是下午五點,從我們那裡到妹夫家最快也有四個小時的車程,可是,在接了堂妹的電話後,叔叔還是立即關了店,喊上了他兒子、我弟弟、大伯家的兩個堂哥,還有鄰居家的一個小夥子,一行人開著車趕了過去。
據我弟弟說,叔叔去到妹夫家以後,已是晚上九點多,妹夫一家人都很是震驚,他們遮遮掩掩、謊話連篇,不說發生了什麼事,只說是妹夫和堂妹鬧了矛盾。
後來,還是叔叔看到了堂妹臉上的掌印,他們才說了實話,但也是說一不小心碰到了堂妹。
叔叔把妹夫和公公叫到了樓道裡,厲聲厲色地說了一番話:
「你們要是嫌棄我閨女不能生,耽誤你們繁衍子嗣,不想要她了,可以給我打電話,我二話不說就跑過來把她帶回家,但是不能因此就動手打人!我把她嫁過來是好好過日子的,不是讓你們一家人欺負的!這次我過來,也不想鬧事,只是警告你們,我閨女雖然性子軟、好欺負,但她娘家人不好欺負!如果以後你們再因為一些小事就打她罵她,那麼,我若是知道了,就不會再這麼好說話了!實話講,當初我本來也沒看上這個女婿,如果不是因為閨女死活要嫁,我們也接不成親家,你們要知道:是你們兒子高攀,我閨女下嫁!她可以分分鐘找一個比你兒子強、又和我們門當戶對的人家!」
就這樣,叔叔當天連夜就把堂妹接回了家。
在這之後,妹夫也打了很多電話,又是道歉認錯又是求原諒,但堂妹全部置之不理。
大概過了三四天,妹夫和他父母帶著很多禮品,親自去了叔叔家,他當著雙方父母的面兒寫下了幾頁保證書,才把堂妹帶了回去。
後來,看到堂妹到家,她公婆很是識趣地回了老家,一直到她如願懷孕,婆婆才去照顧她,而她的公公,一直到現在,除了小孫女滿月宴時去過一次,從沒有再去過堂妹家。
至於我的那個妹夫,雖說和堂妹在生活中也少不了爭吵,但整個人收斂了很多,不會再動不動不耐煩、大吼,更沒有再動過手。
當然,除了叔叔的「震懾」,堂妹自己也有所覺悟,她不再如昔日那般「好說話」,再遇到不如意、不公平的事時,會毫不客氣地懟回去,同時,為了減少和婆婆不必要的紛爭,她努力工作,在女兒一歲時,她讓婆婆回了老家、執意找了保姆照看孩子。
或許是看到了娘家人的魄力,或許是看到了堂妹的改變,公婆和丈夫對她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說談不上很親近,但至少是客客氣氣,不再似昔日那般「豪橫」。
有時,想起這些,堂妹都很是感慨:「都說娘家是女人的靠山,的確如此!我真的很感謝父親在我被欺負時給了我一個依靠,那種感覺說不出的溫暖,讓我覺得就算嫁了出去我也不是潑出去的水。當然,我也不能一直都靠娘家,這樣不僅是給娘家添麻煩,而且還讓他們擔心,還得自己想辦法「爭氣」,有時候,女人在婚姻中還是要有一點虎氣,而不是做一隻太好說話的小綿羊。」
堂妹的話我很是認同:
對於女人來說,即便有娘家人作為靠山,自己也要有「豁得出去」的魄力,畢竟,沒有誰能護得了你一世,唯有自己才可以。
有一句話叫:人善被人欺。
當你太過軟弱,遇事只會哭哭啼啼,完全不敢、甚至是沒有一絲反抗的能力,那麼,只會助長他人的囂張氣焰,加劇自己被傷害的可能。
任何時候,「懂事」絕不是一味的「好說話」,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則、底線上,而善良,也必須要帶有一點鋒芒。
如果你自己都沒有發自內心「覺醒」的勇氣,在一次次被傷害中選擇了忍氣吞聲、大事化小,那麼,縱然娘家人再給力,也是無濟於事。
女兒遭遇家暴,父親的一番言行讓她在婆家得以「翻身」!
其實,作為女人,娘家人也只是幫你化解矛盾的「外力」,你可以借用一時,但不能借用一輩子,更多的還是自己要狠狠「爭氣」!
除了要努力做到經濟獨立,牢牢握住自己立命之本,也要從精神上獨立,不再想著事事依附於男人,一門心思圍繞著男人、孩子轉。
沒有誰離開了誰就活不下去,一個人能不能過得好,從來都不是想著依靠別人,而是完全取決於自己。
有時候,怕的不是有難處時沒人可以拉你一把,而是,不管別人怎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幫你,你自己卻始終沒有「敢於直面慘澹」的勇氣。
於女人而言,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娘家是錦上添花,如果沒有,也不必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只有不斷地積攢自己的底氣,遇到事情有敢於反抗、說不的勇氣,那麼,不管有沒有人幫忙,你都能大步向前。
大仲馬有這樣一句話:「獲得前程是由於自己的勇往直前,也僅僅由於自己的勇往直前。」
生活,永遠都是靠自己去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