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4月26日,《三體》漫畫官方發布消息,萬眾期待的《三體》電影版即將開拍,據相關了解,電影《三體》項目已經籌備了4年有餘,之所以花費時間這麼久,主要原因是在劇本和概念圖以及特效製作上,這3方面需要不斷的打磨,可見前期需要做海量的準備工作,雖然製作計劃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但是這次官方並沒有公開導演相關信息。
2015年開始,《三體》小說在網絡以及線下走紅,不但在國內走紅,而且在國際上已經印刷了多語言版本,在國外小說銷售情況也非常優秀,可以說是中國本土科幻小說第一次走出國內進入國際科幻主流市場,很多國外讀者都驚嘆劉慈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隨著《三體》的走紅,將小說電影化的呼聲也日漸高漲,至於為何遲遲沒能開拍,前面已經提到,有許多工作需要做準備,無論是劉慈欣還是製片方都希望能夠力圖還原小說的震撼場景以及故事構架,雖然早前《流浪地球》取得了超高的票房成績,但是嚴格意義上講《流浪地球》並不能代表《三體》,《流浪地球》在三體面前,也不過是一個改編過的《三體》故事分支,然而已經相當震撼,而真正的《三體》電影將描繪一個宏偉的宇宙藍圖,且經過縝密的邏輯形成的科幻電影宇宙觀。
正因為《三體》的宏大,所以在電影上展示出這樣的效果難度可想而知,無論是在造型設計或者是特效打磨上,都需要向好萊塢科幻電影看齊,否則一個好的IP故事可能就此終結,除了準備大量的道具模型之外,概念圖設計上也是破費周章,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概念圖就相當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需要很多美工結合電影小說來從新進行畫面的構建,按照好萊塢電影要求來看,概念草圖將多大幾十萬張,簡直是天文數字,這需要幾百美工的創意和夜以繼日的工作才能短時間內取得突破。
另外《三體》在演員的選擇上也要儘可能貼近原著,選擇角色相當重要,除了特效之外《三體》也需要演員的演技擔當,這樣才有可能避免重蹈《上海堡壘》的覆轍,同時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對於這樣一部大型系列科幻電影來說,無論是演員、導演、投資方都需要強勢介入才能促成電影拍攝成功,而光線傳媒入局《三體》將快速推動電影實際拍攝計劃,據光線傳媒2019年的年報顯示,拍攝計劃除了《大魚海棠2》之外,《三體》就赫然其中,可見《三體》這次即將開拍並非空穴來風,顯然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
其實《三體》電影的即將開拍,對於廣大科幻電影迷來說是真真的利好消息,長期以來美國好萊塢一直壟斷全球科幻電影市場,從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開始好萊塢已經在國內培養了一批科幻英雄電影的忠實觀眾,而中國本土科幻電影缺少自己的系列電影,而《三體》開拍後將打破這一壟斷局面,與此同時國內也有多數科幻影迷早已看膩了好萊塢的電影工廠模式,劇情雷同大多缺少新意,模式化痕跡太重,而科幻電影市場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而劉慈欣的《三體》則完全能夠滿足科幻電影迷的新要求,並且通過電影可視化從新領略《三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