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牌坊為「功德坊」,牌坊主人與漳州並無聯繫。 餘丹 攝
現代建築與傳統藝術的結合,讓不少網友直呼不協調。 餘丹 攝
中新網漳州6月4日電 (餘丹)近日,福建漳州一座新建的仿古石牌坊在坊間引發熱議,皆因該牌坊設立在一座現代化體育館西側廣場上,與體育館建築風格格格不入。而中新網記者採訪發現,該仿古牌坊的歷史淵源與漳州並無關係。對此,有關專家直言不諱:該牌坊理應拆除。
記者4日實地探訪該仿古石牌坊。只見在漳州市區漳州體育場西側,赫然出現一座巨大的石牌坊,牌坊名叫「功德坊」,正面為「聖旨」二字,背面為「御賜」二字及「上善若水」四字。
而在石牌坊的背後,是漳州市於去年為福建省運會而投建的一座多功能現代化的體育場館。一前一後,現代建築與傳統藝術的結合,讓不少網友直呼不協調。
在牌坊上,鐫刻著該牌坊主人的生平:「傅拉塔,滿洲鑲黃旗人。歷任內閣中書、內閣侍讀、御史、陝西布政使、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升任兩江總督。三十三年,贈太子太保。四十四年,康熙第五次南巡,賜御書『兩江遺愛』匾,懸傅拉塔之祠堂。」
據資料記載,傅拉塔一生為官廉正,頗受康熙皇帝的倚重,但與漳州沒有任何歷史聯繫。
記者了解到,石牌坊是「漳州味」展示展銷中心的門面。而這一項目由福建漳龍集團漳州味運營有限公司負責。項目施工單位一鄭姓工作人員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牌坊所在地點將打造成一個具有「漳州味」特色的展銷中心和美食街,仿古牌坊只是為打造「漳州味」而搭建的主大門。
「我們並不單單只是搭建石牌坊,美食街的建築我們也將打造成為具有閩南特色風格的建築。」該工作人員說,選擇石牌坊作為主大門是出於整體設計考慮,目前許多設施仍在建設中。
而問及為何選擇與漳州並無關聯的清朝官員的石牌坊時,該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教授鄭鏞則表示,該仿古石牌坊的設立存在景觀不協調、歷史淵源不協調、文化內涵不協調的問題,理應拆除。
「在這裡建造一個牌坊是要提倡什麼?倡導什麼?」鄭鏞質問,有關部門在對已建成的體育場館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時,是否有向市民徵求民意,是否有向專家學者徵求建議。
此外,有關專家表示,要體現「漳州味」可以有很多形式,且該仿古牌坊並不屬於閩南風格的牌坊,而更像是徽派建築風格的牌坊。
記者了解到,在距離該仿古石牌坊2、3公裡處,就有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的石牌坊四座,它們分別是位於市區香港路的明代石坊「尚書探花」坊和「三進宰貳」坊,以及位於新華東路嶽口街的清代石坊「勇士簡易」坊和「閩越雄聲」坊。
不少網友表示,石牌坊是漳州極富特色的古街區景觀,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往。而這座仿古石牌坊樹立在此,容易誤導外來遊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