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挖數」(ID:washu66),作者:挖數,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潮汕人,初到廣州讀書時一直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為什麼粵語跟潮汕話差別那麼大,要不是從小看TVB,在廣州根本無法溝通;為什麼廣州飲食那麼清淡,腸粉只放醬油,為什麼那麼愛吃酸,姜醋蛋還有蘿蔔牛腩都是酸的,吃不慣啊。
後來我去了粵西一帶,佛山、雲浮、陽江,一直到廣西的梧州,發現都是說粵語,飲食也很像,很好奇自己作為廣東人跟他們怎麼差別那麼大,一直到看了廣府人和閩南人這2個民系的歷史,我才茅塞頓開。
根據維基百科,廣府人是嶺南漢族 「三大民系」 的第一大民系,廣泛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港澳及海外部分國家或地區,不同於外來的客家民系和閩民系,發祥自嶺南的廣府人人口佔廣東省內接近60%,並以廣州和佛山為「廣府文化」發祥地。
而潮汕人屬於閩民系的一支,西晉永嘉之亂(311年)、唐朝安史之亂(755-763年)、北宋靖康之亂(1126-1127年)時,閩南人從中原一路南遷,遷徙路線是從中原遷至江南,再入閩,到了宋元時期有大量人口從閩入潮汕,於是有了潮汕人。
(閩是福建的簡稱)
歷史上看,廣府人和潮汕人是不同的族群,語言和飲食習慣自然不一樣,地理上看,潮汕地區跟廣州佛山離得遠,跟福建的漳州廈門離得近。
(潮汕地區主要包括潮州、揭陽、汕頭3個地級市)
於是我開始了這趟從廈門到漳州的尋根之旅。
從廣州去廈門站坐高鐵大概5個小時。
廈門是一座優雅而精緻的城市,這種精緻從下高鐵那一刻就能感受到,走出高鐵站,對面是一條搭載BRT公交的天橋,天橋上爬滿了藤曼和鮮花,天橋後面是高低不一搭配起來卻那麼協調的高樓。
離高鐵站大概4公裡是著名的步行街-中山路,沿街有很多舊式的騎樓建築。
福建人對吃很在行,早上7點不到,沿街小吃店紛紛開鋪,油炸的滋滋聲,攪拌粥水的叮咚聲,一個勁刺激口腔唾液分泌。
看到這些炸物立刻有了家的感覺,炸蝦餅蝦卷、炸饅頭,這些潮汕的街頭也到處都是。
廈門的腸粉跟潮汕一樣,也喜歡放很多東西,這份放了蠔、蝦、肉卷、香腸和瘦肉,醬也是潮汕那種花生醬和醬油勾兌的濃醬,口味很相似。
不同的是廈門這裡貴多了,這樣一份腸粉16元。
開遍全國的沙縣小吃就起源於福建省三明市的沙縣。
中山路的每一棟建築都那麼有歷史韻味,這座思明影院是1927年由華僑所建。
一塵不染的路面大概是所有旅遊城市的優點。
離中山路3公裡處有一個廈鼓碼頭,50元的船票就可以來回鼓浪嶼。
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人口約2萬,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曾將鼓浪嶼評為中國最美城區第一名,也是5A級景區。
1902年,鼓浪嶼曾是英國、美國、日本等9國的公共租界,陸續有13個國家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這是島上有那麼多外國式建築的原因。
很多建築被改成飯館和民宿,掃地的阿伯說這棟房子10年前被人花1千萬買下改成民宿。
城區是樓比樹多,鼓浪嶼是樹比樓多,樹才是島上的原住民。
沿街很多小吃和飲料店,店主熱情地招呼遊客,讓我們停下品嘗自製的花茶,閩南式普通話軟軟的仿佛有魔力,讓你忍不住駐足。
很多建築被塗成五顏六色,有種愛麗絲糖果屋的感覺。
植物與建築融為一體。
不知不覺走到一條長長的隧道。
驚喜地發現隧道裡很多有愛的塗鴉。
其他景區到此一遊的刻字讓人討厭,這裡的塗鴉卻讓人暖暖的。
穿過隧道不遠就是海邊,沙子白而細膩,海上有遊艇供遊人租用。
逛完海邊,我們從鼓浪嶼的三丘禾碼頭回市區。
晚上吃了海鮮大餐,白灼魷魚、小黃魚湯和紫菜煮蠔。
在廈門跟滴滴司機聊,司機說廈門繁華地段的房價去到10萬以上,普通房子都要4、5萬,查了某平臺廈門二手房均價高達48432元一平米,是廣州的1.5倍,直逼深圳,一座二線城市的房價居然比一線城市還高!
看了知乎上 廈門房價為什麼會那麼高?這個問題下的答案,大概有以下原因:
1、廈門對福建省內精英吸附力極強,有錢有勢的人多少都在廈門有一套房;
2、島民思維,一定要有房;
3、捂地,土地供應少。
這些原因估計都只是冰山一角,下圖可以看到廈門的房價收入比跟北京差不多。
(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數值越高越買不起房)
如果房價收入比等同於幸福感,大概在長沙、烏魯木齊和韶關工作生活的人最幸福。
漳州是離潮汕最近的福建地級市,高鐵潮汕站去漳州不到1個小時。
廈門站給人精緻的感覺,漳州站給人大氣的感覺。
漳州的公交車會用閩南語報站,仔細聽我居然能聽懂,查了一下原來潮汕話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
漳州到處是沙茶麵館。
所謂沙茶麵就是用沙茶醬混合牛骨湯,拿來燙麵條和牛肉,吃起來鮮鹹甜辣都有,很開胃。
中間濃濃那一鍋是沙茶湯。
沙茶醬早期流行於東南亞,後傳入閩南和潮汕,維基百科顯示沙茶醬是用熬熟的花生油與花生醬、芝麻醬調稀後,調以煸香的蒜泥、洋蔥末、蝦醬、豆瓣醬、辣椒粉、五香粉、芸香粉、草果粉、薑黃粉、香蔥末、香菜籽末、芥末粉、蝦米末、香葉末、丁香末、香茅末等香料,佐以白糖、生抽、椰汁、精鹽、味精、辣椒油,用文火炒透取出,冷卻而成。
潮州也有沙茶粿,不同的是潮州是用沙茶幹拌,沒有湯湯水水。
潮州沙茶粿
漳州雖沒廈門繁華,但路面一樣的乾淨。
城區西邊有一座古城,裡邊很多建築據說從唐宋時期保存到現在。
初進入的感覺跟其他古城比如大理古城差不多,沒什麼區分度。
再一看,牌坊很有特色,字都是繁體,而且是從右向左寫的,應該是民國時期的東西。
浮雕有種外國雜糅中國的詭異感。
拐個彎,看到這個牌坊街心裡一顫,這不跟潮州的牌坊街一個樣麼?!
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立牌坊以表彰城鄉間節義、功德、科第突出者。
不同的是潮州牌坊街的牌坊是近幾年重修的,這裡的看痕跡貌似歷史悠久。
古城之外高樓林立,上百年後,那些高樓也就成了未來人的古城。
古城邊一座片仔癀博物館特別搶鏡。
片仔癀是漳州特產,也是僅有的4個國家一級保護的中藥之一,另3個是阿膠、龍牡壯骨衝劑、雲南白藥。
片仔癀自明朝就有,最近幾年被市場爆炒,一粒片仔癀的市場價格飆到500多,漳州城區有很多片仔癀國藥堂。
漳州是一座多廟的城市,市區幾乎每個樓盤隔壁都有一座廟,這一點跟潮汕也比較像。
漳州也是一座多美食的城市,街上走一圈總有合適你的美食。
漳州的房子喜歡修這種三角形的頂。
從潮汕坐高鐵過來,一路看到這種頂就知道福建到了。
漳州萬達廣場附近屬於比較繁華的地段,這裡高樓大廈的間距比較寬,沒有大城市的壓抑。
1、房價收入比上漳州碾壓廈門。
2019年廈門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97193元,漳州77870。
某平臺顯示目前廈門二手房均價48432,漳州12865。
如果用二手房均價除以平均工資來當作房價收入比,廈門是0.5,漳州0.165,廈門是漳州的3倍多。
當然這只是籠統對比,就業機會和上升空間廈門優於漳州許多,畢竟總部在廈門的企業遠遠多於漳州。
但在漳州工作,最後能買房定居的概率肯定遠遠高於廈門。
2、買房除了歸屬感和安全感,很大部分也是因為房子捆綁孩子的教育,那麼漳州的教育質量和廈門對比如何呢?
網上找到一張2019年高考福建各高中文科進入前50,理科前100的學生人數。
統計了一下,有以下數據:
廈門有5所學校上榜,分別是廈門一中32人、雙十中學17人、廈門外國語學校5人、英才學校2人、同安一中1人,共57人;
漳州有4所學校上榜,漳州實驗中學5人、漳浦一中1人、漳州一中1人、漳州正興學校1人,共8人。
(廈門和漳州人口數相似,都是500萬左右)
以上數據側面可以看出廈門的教育應該優於漳州許多。
另一角度看,數據顯示廈門一中和漳州實驗中學分別是2座城市最好的高中,假設廈門一中是10分的話,漳州實驗中學應該有7.5分。
再假設小孩從小學開始就讀2座城市最好小學,未來大概率能進入以上2所高中的話。
網上查到廈門最好小學是廈門實驗小學,學位房84195-131533元一平米,平均數是10萬;
漳州最好小學是漳州實驗小學,學位房均價1萬6千一平米左右。
廈門是漳州的6.25倍,漳州教育的性價比碾壓廈門。
3、建成區面積廈門334平方公裡,漳州只有54平方公裡,但城區面積大僅代表可以逛的地方多,漳州實際上應有盡有,萬達廣場、星巴克等,呆過大城和小城的我覺得這些商城有一個就夠了。
當然廈門城區靠海這個加分許多,漳州也靠海,不過是下屬的漳浦縣,城區離海有一段距離。
4、醫療上廈門有9所三甲醫院,漳州3所,從福建省醫院排名上看,廈門4所醫院上榜,漳州2所,感覺差距不大。
以上是作為外地人的我去了2座城市後的感受和數據調研,期待有本地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