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星)報導:1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扶貧辦與南昌市人民政府舉行「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南昌專場,會上對南昌市決戰脫貧攻堅進展及脫貧經驗做法作了介紹。記者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南昌市共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發放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2017以來累計發放貧苦學生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據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樊三寶介紹,南昌市貧困戶人均收入從2015年底4102元增至2020年底14134元,連續五年年均增幅28.6%,遠超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貧困家庭學生因故輟學的情況不見了,上得起學,上得到學,成為南昌貧困群眾最基本的保障,有效切斷了貧困「代際傳遞」。2017年以來,該市共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發放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同時,該市實施農村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基層醫療水平更高效, 24家鄉鎮衛生院實施了基層醫聯體項目建設,55家迎來了市直綜合醫院選派的副院長,基本實現了貧困群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就醫報銷比例更適度,健康扶貧築起了「四道保障線」,貧困人口住院最終實際報銷補償比例達90%,實現了貧困群眾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全市農村低保標準和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高出全省標準
5年來,該市實施了40個萬人集中供水工程、170個千噸萬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和3585個分散式供水自然村建設,安全飲水水質檢測評定全覆蓋。
同時,該市逐年提高貧困群眾低保標準,2020年,全市農村低保標準提至每月530元、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至每月690元,分別高出全省標準60元、75元。同時,2020年為貧困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36443人次。
此外,在2017年實現貧困村新農村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該市結合「四精」美麗鄉村試點線打造、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全方位提升貧困村環境面貌。5年來,全市貧困村實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大變樣,全面補齊了貧困村人居環境「短板」。
所有脫貧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10萬元
這些年來,南昌產業就業幫扶一齊抓,念好了「兩業經」,唱好了「發展戲」。一方面,念好產業「致富經」。通過培養發展特色扶貧產業、強化產品利益聯結機制,以項目建設、企業帶動、能人帶頭,為貧困村、貧困戶種下了「搖錢樹」。截至目前,全市1297家新型經營主體直接參與產業扶貧,帶動影響9438戶、21726人,帶動貧困戶穩定就業2632人,基本實現了村村有扶貧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所有脫貧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10萬元。
另一方面,念好就業「增收經」。5年來,該市通過開設公益性崗位、創辦扶貧車間、開展專場招聘、實施技能培訓、落實小額信貸政策等,實現了小額信貸的「應貸盡貸」、有就業能力和意願貧困戶技能培訓和穩定就業的全覆蓋、貧困戶公益性崗位「因需設崗」、「因人定崗」和「一人一崗」、扶貧車間質效雙升,牢牢築起了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安全堤壩」。
此外,南昌還積極探索消費扶貧的「新路子」,推動脫貧攻堅結出了增收「新果子」。通過開展扶貧集市、「掌上脫貧、鄉村帶貨」、「百縣千品」、扶貧產品展示展銷會等形式多樣、渠道廣泛的消費扶貧活動,組織開展有帶貧效應的龍頭企業和產品認定,設立消費扶貧專區、專櫃、專館,讓貧困村、貧困戶的產品有市場、有渠道、賣得出、賣得好、能賺錢、可持續。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銷售扶貧產品總額達3.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