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讓大仲馬教您的孩子明辨人性善惡

2020-12-14 圖遊華夏

引子

《基督山伯爵》是一個以復仇為主線的小說, 在這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大作裡,法國作家大仲馬將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展露的淋漓盡致。自1844年8月28日連載問世,歷時1年5個月完成,跌宕起伏的情節,酣暢淋漓的呈現了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深受全世界讀者們的喜愛。

人性的善惡,中國古代先賢們早已爭論不息,一直延至後世,本文將以《基督山伯爵》中的人物為藍本,與大家一道辨析人性善惡是非。

一、 正方觀點:人性本善

孟子像

主辯:孟軻

孟子說:「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他老人家的看法很簡單,水隨意流向,但終究是往下而流,說到這裡,輕鬆一下,牛頓通過蘋果發現重力看來還是受孟子啟發啊。他又認為人性如水性,向善如同水向下,水流受衝擊雖然會向上激流,但那是受外界影響故,人偶爾作惡亦是受外界脅迫,但本性仍為善。

依孟子觀點,我們請來了幾位小說中的正方代表人物。

愛德蒙-唐泰斯

(1)小說中的男主:愛德蒙唐泰斯

故事發生時,他是馬賽從事航運業的莫雷爾父子公司所屬法老號輪船上的一名大副,小說中這樣描寫他:「他是一個身材瘦長的青年,年齡約莫有十九歲左右的樣子,有著一雙黑色的眼睛和一頭烏黑的頭髮;他的外表給人一種極其鎮定和堅毅的感覺,那種鎮定和堅毅的氣質是只有從小就經過大風大浪,艱難險阻的人才具有的。

在航行途中,他按照病亡的船長囑託送信給了拿破崙,也正因為這件事,後來受人謀害,被幽囚獄中14年,父親慘死,未婚妻另嫁,萬幸在獄中遇到傳奇的神父,最終逃脫大牢,並獲取神父留下的財富,引發了後來的復仇故事。

為什麼說小說中的唐泰斯符合孟子人性本善的觀點呢?

唐泰斯回家探望老父親

首先他是個孝順的孩子,與窮困潦倒的父親相依為命,當他順利完成航行任務回港,船主莫雷爾先生親邀其參加晚宴,他竟然婉言謝絕,說要回家先看望孤單的老父親,回家後,他將掙的錢拿給父親,並準備給父親蓋一座新房子。

其次他是個不貪心的人,船主莫雷爾要多獎勵他金錢,他說薪水已經發過不能再多要了。

第三他是個正直的人,從不阿諛奉承,處事公正,船員們都很佩服他,所以深得船主莫雷爾先生的喜愛,成為船主心目中法老號繼任船長的不二人選。

第四他是個感恩的人,當他越獄後,獲得獄友神父留下的財富,經過改頭換面,得知他入獄後,船主莫雷爾對他的營救和對父親的照顧,這時的莫雷爾因公司輪船全部沉沒,正處於破產邊緣,為了報恩,他立即出手匿名資助,清償了船主的全部債務,並打造一條新的法老號送給莫雷爾,挽救了莫雷爾先生一家。

第五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越獄之後,他改頭換面化身基督山伯爵,陷害他且奪走未婚妻的仇人費爾南多之子阿爾貝被綁架,他通過救下阿爾貝並成為朋友,當他一步步揭露費爾南多醜行時,引起阿爾貝的誤解被要求決鬥,此刻美塞苔絲已經察覺他的身份,為了保護兒子,她請求唐泰斯不要答應決鬥,而他為了名譽仍然堅持參加決鬥,又為了摯愛的她,答應不殺她的兒子,放棄了復仇,做好了被阿爾貝殺死的準備。

這些優點,完全符合孟子所認為的人性本善的定義。

美塞苔絲

(2)唐泰斯的未婚妻美塞苔絲

小說中她是這樣的形象:「一個年輕美貌的姑娘正斜靠在壁板上,她的頭髮黑得象烏玉一般,眼睛象羚羊的眼睛一般溫柔,她那富有古希臘雕刻之美的纖細的手指,正在撫弄一束石南花,那花瓣被撕碎了散播在地板上。她的手臂一直裸到肘部,露出了被日光曬成褐色的那部分,美得象維納斯女神的手一樣。

我們也來根據小說的情節來分析美塞苔絲的善之所在

首先她對愛情執著,家境貧寒的她與愛德蒙唐泰斯相戀,算是門當戶對,但她的表兄費爾南多卻瘋狂的追求她,多次遭到美塞苔絲嚴詞拒絕,竟然威脅要殺掉唐泰斯,深愛著唐泰斯的她,立即說:「假如他死了,我也跟著死。」,因而費爾南多對唐泰斯恨之入骨。

隨後,在美塞苔絲與唐泰斯結婚當天,受人陷害的唐泰斯被警察帶走,她和唐泰斯的父親焦急萬分,多方營救,當唐泰斯徹底消失後,她心如刀絞,天天以淚洗面。

其次她很善良,唐泰斯的老父親經受不住打擊,美塞苔絲要一直照顧他,但老人卻不肯,最後因為欠房租和窮困,於唐泰斯被捕5個月後,老人絕食死在了她的懷中,這樣只剩下美塞苔絲一個人孤零零地來面對這從未如此荒涼的大平原,和從未如此一望無際的大海了,如果不是宗教信仰不能自殺,她甚至早就輕生了。

美塞苔絲陪伴老唐泰斯

老唐泰斯生前不斷告訴她:「我們的愛德蒙已經死了,要不,他是會回到我們這兒來的。」,但美塞苔絲不相信,後來成為上尉的表兄費爾南多得知老人已死,前來求婚,她仍未放棄希望,繼續等了6個月,這樣一共等了唐泰斯18個月的消息,依然音信全無,此刻,她才相信唐泰斯死了,就這樣應允了表兄的求婚,即便這樣,她心中還是愛著唐泰斯。

第三她也是明大義的人,等她發現唐泰斯回歸復仇之時,得知丈夫費爾南多做下的卑劣往事,她毅然決然離開丈夫,並將所有實情告知兒子阿爾貝,使阿爾貝放棄了決鬥並誠心誠意的給唐泰斯道歉。

某種程度上說,美塞苔絲是個悲劇人物,青梅竹馬的戀人,未婚夫即將成為船長,事業有成,但是在結婚的典禮上卻被抓走,十幾個月杳無音信,悲苦之極,雖然萬般無奈嫁給了表兄費爾南多,但是她心中永遠的愛都是留給了唐泰斯,最後的結局是帶著兒子出走,終了一生。

唐泰斯與莫雷爾

(3)莫雷爾父子公司的老闆莫雷爾

莫雷爾家族世代經營船運,老莫雷爾是唐泰斯供職的法老號船主,他為人熱心,善良,守信,對年輕的唐泰斯非常賞識。

首先他樂於助人,他了解唐泰斯的品行,知道唐泰斯的家境不佳,所以準備讓唐泰斯繼任法老號的船長,當唐泰斯受陷害入獄,他積極奔走,就去找他認識的所有的朋友和城裡那些有錢有勢的朋友多方營救,寫信,請願,力爭,前後不下二十次,在希望渺茫的時候,經常安慰老唐泰斯和美塞苔絲。他曾去為愛德蒙說情。

其次他是個有擔當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唐泰斯的下落石沉大海,老唐泰斯傷心過度離開人世,莫雷爾料理了他的後事,還幫老人還清了生前債務,【一個很有溫度的情節,他送的錢袋一直放在老人的居所,後來唐泰斯報恩時將巨額錢票放入袋中,讓莫雷爾的女兒取後還清了債務。】這樣的舉措,不僅僅是慈悲,更重要的是需要勇氣,因為唐太斯是以拿破崙分子入獄的,在當時的波旁王朝復闢期間,幫助拿破崙黨的家人,很容易被人告密獲罪的。

莫雷爾準備自殺

第三他是一個非常講誠信的人,莫雷爾在航運業苦幹了二十一年,本來發展的很壯大,但是風雲突變,在兩年內沉沒五條船,為了不逃避債務,他傾盡所有的財源,還把妻子和女兒的珠寶賣了,當最後一條法老號也連船帶貨沉沒時,導致了他完全破產,而他根本就沒打算攜帶財富遠走逃跑,當然,幸虧唐泰斯報恩,在他準備走上自殺之路的時候,不僅雪中送炭還清了莫雷爾的債務,救了他的生命,甚至還買了一條新法老號送給他,讓他一家的幸福生活有了保障。

法利亞神父

(4)獄友法利亞神父

法利亞神甫是羅馬人,給紅衣主教斯巴達當過二十年秘書。一直追求義大利王國的統一,而這一點為拿破崙所不容,因為統一強大的義大利會對法國產生威脅,而神甫又掌握著一筆巨大的財富埋藏信息,所以他被捕入獄多年,由於他學識淵博,在獄中不甘被囚,一直在想方設法越獄,等到唐泰斯入獄,他們成為相鄰囚室的獄友,孤單寂寞的神甫成了唐泰斯的老師和父親的角色,他同情唐泰斯的遭遇,在獄中,他教會了唐泰斯很多知識,並分析出誰陷害了唐泰斯,最後神甫因為重病無法逃脫,告知了唐泰斯的藏寶地,在他死後,唐泰斯利用金蟬脫殼之計,與死去的神甫互換牢房,被獄卒當作神甫仍下大海,從而逃生。

為何把神甫作為佐證人性本善的人物,因為小說中他在唐泰斯提出殺獄卒越獄的計劃後,他這樣說:「不,但我不希望變成個罪人。到目前為止,我始終以為是在同環境作戰,但現在你卻提出一個同人作戰的計劃。我能夠挖通一堵牆,或拆毀一座樓梯,但我不願意去刺穿一個人的胸膛,或毀掉一個生命。

譬如說老虎吧,它本性嗜血,所以只要用鼻子一嗅,就可以知道它的犧牲品已經進了它的範圍了,於是,它撲向犧牲品的身上,把它撕得粉碎。那就是它的本能,它在按本能行事。但人卻正相反,人是怕見血的。謀殺不但為社會的法律所不容而且也是自然的法則所不容的。

雖然亂世易作惡,但人類的天性是不願犯罪的。可是,文明使我們產生了欲望,惡習和不良的嗜好,這種種因素有時會扼殺我們善良的本性,最終引導我們走上犯罪之路。

神甫的觀點,恰恰說明了人性本善,偶爾的惡還是受環境和後天影響所致。

二、反方觀點:人性本惡

荀子畫像

主辯:荀況

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

白話的意思:人性本來就是惡的,如果有善的一面那也是後天人為,如今,人的本性自從出生就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控制的話,大家都相互爭利,所謂的謙讓就會無影無蹤;人出生又有嫉恨的惡性,不控制就會殘害別人,忠厚誠信也跑不見了。

同樣我們找出小說中的幾大惡人,看看他們的行為能否印證荀子的觀點。

騰格拉爾

(1) 法老號上的押運員騰格拉爾

小說這樣描寫:「他約莫有二十五六歲,天生一副對上諂媚對下輕視無禮,不討人喜歡的面孔。他在船上擔任押運員,本來就惹水手們討厭,他個人的一些作派也是惹人討厭的一個因素,船員都憎惡他。

作為一名押運員,騰格拉爾一直想當船長,對年輕的唐泰斯很不服氣,當他發現了唐泰斯送信的事情,法老號返港後,他向船主告密,但船主莫雷爾非常信任唐泰斯,不僅未責怪,還讓唐泰斯接任船長,這引起了他的強烈嫉妒。

卡德魯斯、騰格拉爾、費爾南多在密謀

為了扳倒唐泰斯,讓其當不了船長,他和唐泰斯的鄰居卡德魯斯一起,挑動因為喜歡美塞苔絲而對唐泰斯恨之入骨的費爾南多,三人密謀陷害唐泰斯,騰格拉爾用左手寫了匿名信,舉報唐泰斯是拿破崙的眼線,並故意丟掉舉報信,讓費爾南多拾起寄出,直接導致唐泰斯被抓,他自己也如願當上了船長。

當拿破崙打回來的時候,他害怕唐泰斯可能被釋放而報復,在船主莫雷爾的推薦下,逃去了西班牙,通過做投機生意發了財,然後陸續娶了富人的女兒,以後還娶了有錢的寡婦,成了一個富翁,即便成了有身份的富人,他還是不忘本性詐騙別人錢財,積累了巨額財富。當莫雷爾處於破產邊緣時,莫雷爾走投無路向他求助,卻直接遭到他的無情拒絕。

後來唐泰斯化名基督山伯爵,施計讓騰格拉爾破產,導致其逃跑,逃亡路上派人抓住他,不給食物,讓他用欺騙別人得來的錢財換取食物,等他的錢財全部換完後,唐泰斯最後還是原諒了,沒有餓死他,放了之後的騰格拉爾最終妻離女散。

卡德魯斯

(2) 唐泰斯的鄰居卡德魯斯

卡德魯斯約莫二十五六歲時,是一個裁縫,住在老唐泰斯的樓下,由於眼紅唐泰斯即將當船長會變得富裕,他有了嫉妒之心,與騰格拉爾、費爾南多三人喝酒時,借著酒勁挑起費爾南多對唐泰斯的強烈恨意,參與了密謀陷害唐泰斯,次日由於唐太斯友善的款待,他又開始後悔三人的陰謀,當得知騰格拉爾扔掉了舉報信,他放心了許多,當信被費爾南多寄出,唐泰斯在婚禮上被捕,他大罵騰格拉爾威脅要說出實情,這又表現出他善的一面,但正因為他本性的惡,嫉妒心作祟,參與了密謀,從而導致唐泰斯入獄蒙冤14年。

卡德魯斯後來當了兵,回來後開了一所小客棧,當唐泰斯化身教士找到他,告訴唐泰斯在大牢中已死,他也為唐泰斯的命運傷心,教士身份的唐泰斯利用一顆鑽石撬開了他的嘴,卡德魯斯一五一十交待了當時陷害唐泰斯的全部過程,以及後來老唐泰斯、美塞苔絲、和其他仇人們的遭遇。唐泰斯看到他是真心悔過,原諒了他,並給他價值5萬法郎的鑽石。

可惜此惡人生性為惡,他在賣鑽石時,珠寶商付過錢後,因天氣糟糕留宿在小客棧,卡德魯斯又起謀財害命之念,殺死了珠寶商逃跑,最後被抓住,判處在奴隸船終生做苦役,之後他和獄友貝尼代託(檢察官維爾福的私生子)被唐泰斯救出,不安分的他後來多次敲詐貝尼代託而被其殺死,終結了罪惡的一生。

這個人物形象充分證明了人性本惡。

費爾南多和美塞苔絲

(3)美塞苔絲的表兄費爾南多

把唐泰斯視作情敵的費爾南多,因為追求美塞苔絲不果,極為嫉恨唐泰斯,得知唐泰斯的婚事後,他更加瘋狂,都想殺掉唐泰斯,招到了美塞苔絲的強烈反應,告訴他如果唐泰斯死了,她也不活了,所以當他得知騰格拉爾知道唐泰斯曾經給拿破崙送過信,他毫不猶豫的就心起陷害之念,在騰格拉爾寫好檢舉信故意扔到垃圾堆後,他偷偷撿起寄出到警察局,導致唐泰斯被抓。當唐泰斯入獄,美塞苔絲不知其下落,他乘機落井下石,在她認為唐泰斯已死不會回來後,娶了她結婚。

後來他參軍在亞尼納總督阿里手下服役,阿里對其極為信任,當土耳其人來攻城時,弗爾南多不僅不抵抗,反而充當內奸,將亞尼納堡拱手出讓,出賣並殺害他的恩主總督阿里,尤其歹毒的是,他還將總督的女兒和妻子當作奴隸出賣,獲利四十萬法郎。

後來唐泰斯復仇時,揭露了他的罪行,讓他身敗名裂,費爾南多走投無路舉槍自殺。

從費爾南多的所作所為來看,信奉的惡人信條,只要誰擋了他的路,不管是女人,還是財富、地位,就會不擇手段,升至採取殺人的方式,道德良知全拋到腦後。這就是典型的人性本惡。

維爾福

(4)檢察官維爾福

維爾福是個內心邪惡的偽善君子,唐泰斯受誣告是拿破崙間諜,他貌似正直,因為他的父親正是拿破崙黨,就安慰唐泰斯,說這個案子不算什麼,解釋清楚很快就可以回家,當他發現唐泰斯送的信收件人就是他父親,他怕其父和自己受牽連,毫不猶豫的就將唐泰斯送入大牢,而且做了手腳,讓他的案件信息消失,讓唐泰斯一案無人知曉,在牢中過了黑暗的14年。

唐泰斯在獄中,神甫通過縝密的分析,推斷出維爾福檢察官是唐泰斯悲慘遭遇的主要黑手,所以越獄後的唐泰斯,多方調查,得知維爾福的系列醜行,騰格拉爾第二個妻子,在前一段婚姻中便和維爾福通姦,有了私生子,出生的時候孩子呼吸衰弱,維爾福為防止暴露,埋了孩子,卻被他的仇人發現,以為埋的是財物偷去,後來孩子存活長大,名為貝尼代託,成為罪犯與卡德魯斯相識,最後滅口卡德魯斯抓住,被維爾福判了死刑,唐泰斯得知隱情,揭露了維爾福的所有醜惡行徑,維爾福未能承受這一系列的打擊而發了瘋。

從維爾福的所作所為來看,表面上是紳士,公正掛在臉上,但他骨子裡是惡人,為了自己的私利,陰險虛偽,殘害他人。也是荀子所認為的人性本惡的又一代表。

三、 結語

零零碎碎,從小說中拎出來的8位人物,正方、反方好像打了個平手,還是互相不能說服,不過,採取和稀泥的態度,我們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孟子和荀子的說法都沒有錯,只是他們的觀點有些以偏概全,將兩位中國古代聖賢的觀點綜合起來,才是正解。

那就是:人自出生,天性已定,不過,此天性各有不同,非固定為善,亦非固定為惡,其不論善惡,皆受後天環境與教化之影響,從而演化出惡行與善行。

人性本善的人,後天受到一些影響時,也許會做出錯事,但他的良心不會讓他一直錯下去,比如唐泰斯作為人性本善的代表人物,他被陷害關到大牢,遇到神甫後,他想通過殺掉獄卒逃生,而神甫認為不能濫殺無辜,這樣的念頭對唐泰斯來說就是後天的一種惡,後來他對待仇人,幾乎沒有斬盡殺絕,將他們從肉體上消滅,只是讓仇人們身敗名裂,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而神甫、船主、未婚妻同樣是性本善良,神甫的博愛,船主的守信,未婚妻的明理,都體現著這一人類群體的良知。

那我們再來看看人性本惡的人,天生有著嫉恨之心,見不得別人比他好,自己想得到的財富地位愛情,不分原則的就去搶,如卡德魯斯就這樣告訴化身教士的唐泰斯:「嫉妒他的兩個人,先生,一個是為了愛,另外一個是由於野心,是弗爾南多和騰格拉爾。」,而卡德魯斯自己則更離譜,唐泰斯給了其多次機會,最終他仍然惡行不止,以致殺身之禍。

費爾南多開始為了所謂的愛,後來為了金錢地位叛變殺人,騰格拉爾為了想當船長的野心,後來有了錢之後,還想著詐騙別人,維爾福更是如此,只要有受到威脅的可能,毫不猶豫清除別人,可見本性為惡的人,所有的行徑都讓人憎惡。

說到這裡,本文也該結束了,兩位儒家的大思想家孟子和荀子都說的沒錯,具體我們該怎麼做,我想借用佛家的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來共勉,當然這句話劉備也這樣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期待你我,身體力行!

相關焦點

  • 探班國家大劇院話劇《基督山伯爵》
    探班國家大劇院話劇《基督山伯爵》
  • 你有多了解《基督山伯爵》?丨新京報×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將於11月10日至18日亮相,這部劇由喻榮軍編劇、王曉鷹執導,演員于洋、孫莉、王衛國等主演合作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這部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完成的長篇小說成為經典,其間的很多語句在今日來看並不過時,甚至有著對現代生活的普世價值。
  • 史上最好看、最成功、最快意的復仇小說:《基督山伯爵》
    費爾南本來寄希望於兒子阿爾貝,希望他能夠同基督山伯爵決鬥,以此雪"恥",但他的妻子(唐泰斯的未婚妻梅爾塞苔絲)早就認出了基督山伯爵就是唐泰斯,她把真相告訴了阿爾貝。最後阿爾貝不顧自己的名聲,與基督山伯爵講和,並決定同母親一起拋棄沾滿了鮮血的家產,不辭而別。無奈之下,費爾南只有自己去找基督山伯爵決鬥。決鬥時,基督山伯爵用很冷淡的口吻嘲諷地說:"您不就是那個在滑鐵盧之戰前夕開小差逃走的小兵費爾南嗎?
  • 看不透的男人——《基督山伯爵》
    (水手辛伯達、布索尼神甫、威爾莫勳爵、德-基督山伯爵)原先是馬塞莫雷爾公司法老號上的一名優秀的水手。阿爾貝遭到綁架,基督山伯爵救下了他,並約定三個月後到法國重聚。三個月後,阿貝爾在法國接見了基督山伯爵,並將他引見給各位朋友和父母,莫爾塞夫夫人一眼就認出了基督山伯爵。伯爵在法國買下了一棟別墅,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這棟別墅不是一般的別墅,它是維爾福和丹格拉爾夫人早年幽會的地方,生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他管家領養的侄子。
  • 世界著作《基督山伯爵》最深刻的10句話,人生所求,致富和自由
    人性的善惡,中國古代先賢們早已爭論不息,一直延至後世。《基督山伯爵》是一個以復仇為主線的小說, 在這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大作裡,法國作家大仲馬將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展露的淋漓盡致。《基督山伯爵》究竟有多厲害?《活著》的作者餘華曾受邀為讀者推薦幾本書,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基督山伯爵》。我是二十來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它的,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狂地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
  • 《基督山伯爵》:為何讓餘華不吃不喝不睡,幾乎瘋狂地讀完?
    這本巨著就是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餘華對這本巨著的喜愛曾不掩飾,他曾經多次將大仲馬的書推薦給自己的讀者,餘華的閱讀經典文學的入門書就是大仲馬的《三劍客》和《基督山伯爵》,在他兒子十一歲的時候,餘華也為他選擇了這兩本書來讀
  • 請以我的名字呼喚我—《基督山伯爵》探班紀實
    視頻來源:國家大劇院影視節目製作部 《基督山伯爵》 美茜苔絲:我該怎麼稱呼您呢? 基督山伯爵:怎麼叫都可以。
  • 《基督山伯爵》|蘊含人性的復仇者 假借上帝之手的罪與罰
    曾風靡全球近乎兩百多年的《基督山伯爵》便是這樣的一個豐富、璀璨的法國文化展覽。這部小說看起來就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埃德蒙·唐泰斯是一名水手,他曾天真爛漫、年輕能幹,在他對未來充滿憧憬時遭到了他人的陷害而身陷死牢,而冤案的罪魁禍首卻從此飛黃騰達,擺脫了嫌疑。在歷經千辛萬苦以後,唐泰斯逃出牢獄,化身為基督山伯爵,並巧妙地懲治了壞人,取得了勝利的結局。
  • 于洋、孫莉聯袂 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首演
    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首演 國家大劇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高凱)11月10日晚,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
  • 國家大劇院話劇《基督山伯爵》即將登臺 以重構聯繫經典與當下
    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高凱)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2020年度巨獻——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將亮相戲劇場舞臺,致敬原著作者大仲馬逝世150周年,再現那段為世人所熟知和喜愛的傳奇復仇故事。  21日,該劇進行了首輪演出的新聞發布。
  • 讀完《基督山伯爵》才明白:世界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究竟有多厲害呢?《活著》的作者餘華曾受邀為讀者推薦幾本書,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基督山伯爵》。我是二十來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它的,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狂地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
  • 《基督山伯爵》書評:有了錢之後,一切都顛覆了?
    但是如果你足夠幸運地帶著《基督山伯爵》回家,那麼就會遇到另外一種情況,熬夜也想要把這本書看完。畢竟,就連著名作家餘華都不能免俗地,哪怕不吃不喝不睡也要瘋狂讀完《基督山伯爵》。馬爾克斯在受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邀請去白宮做客的時候,柯林頓請他推薦一部最偉大的作品,他推薦了《基督山伯爵》。有了這兩位重量級作者的背書,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往下看了。
  • 10年後再讀《基督山伯爵》,我才發現,它講的不僅僅是復仇
    早在大學的時候,就讀過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如果說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讀這本書的感受,我想應該是「一旦開了頭,就忍不住想一口氣把它讀完。」《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男主人公愛德蒙的復仇之路。最開始愛德蒙是受到老船長委託,去給拿破崙親信送信的年輕代理船長,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卻被嫉妒他的兩個無恥小人(唐格拉斯和弗爾南)陷害,在一處海島度過了14年的黑暗監獄生活。
  • 再讀《基督山伯爵》,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基督山伯爵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愛恨分明,有仇必報,有恩必還。他在帶著心愛的海黛乘船遠去之後,留給馬西米蘭的信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讓人久久無法平靜,「這個世界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有的只是一種境況和另一種境況的比較,如此而已。
  • 《傳奇之王》抄襲名著 成中國版《基督山伯爵》?
    由柳雲龍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傳奇之王》作為江蘇衛視的開年大劇在元旦小假期和大家見面了。借著元旦假日,這部劇剛登上螢屏,就成為電視劇市場的焦點,不過在受到眾多好評的同時,也有觀眾提出了自己的質疑:「這部劇看起來怎麼那麼眼熟,是不是和法國大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差不多啊?」
  • 《基督山伯爵》|世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十九世紀中葉,這部小說是當時排行榜上的「暢銷書」,而大仲馬本人,亦可謂當時法國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中的典範。這部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基督山伯爵》使我們跟隨主人公曆經了被陷害、入獄、越獄、報恩、復仇,最終回歸幸福的全部歷程。
  • 世界讀書日|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好書推薦書籍簡介《基督山伯爵》以法國波旁王朝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報恩復仇的故事。十四年後,他帶著獄友紅衣主教法利亞臨死前告訴他的秘密,越獄逃生,找到其在基督山島藏匿的寶藏後成為巨富,至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神父布索尼、勳爵威爾莫,經過精心策劃,報恩復仇,懲罰了三個曾想置他於死地的仇人,獲得了重生。
  • 國家大劇院《基督山伯爵》11月亮相 于洋孫莉趙嶺等實力派演員加盟
    中國網北京10月22日訊 (記者 秦金月)記者從國家大劇院獲悉,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國家大劇院2020年度巨獻——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將亮相戲劇場舞臺,致敬原著作者大仲馬逝世150周年,再現這段為世人所熟知和喜愛的傳奇復仇故事。
  • 話劇版《基督山伯爵》 改得讓你意想不到
    原標題:話劇版《基督山伯爵》改得讓你意想不到   為紀念法國文學家大仲馬逝世150周年,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基督山伯爵》11月10日開始首輪演出。   男主人公   被拆分成三個角色   趙鐵春在談到該劇的創作初衷時表示:「早在2014年,國家大劇院便將《基督山伯爵》納入舞臺製作規劃當中,歷經六年醞釀,精益求精。如今這部劇的上演,既是對大仲馬的致敬,也體現著國家大劇院經典製作的延續性和持久性。
  • 大仲馬的傳奇一生:雖以《基督山伯爵》聲名鵲起,卻是潦草收場
    1844年8月28日,生性豪爽且風流的大仲馬,憑藉《基督山伯爵》的第一部分在巴黎的一家報紙上刊登,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此後一生盛名不衰。可是,大仲馬的一生,似乎也敗在了「基督山伯爵」手中。可謂是成也《基督山伯爵》,敗也「基督山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