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的超級偶像,可不只樊錦詩一人。
追隨「北大才女」樊錦詩,鍾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績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這個堅守敦煌、腳踏實地的「偶像」,引領著鍾芳蓉成為更好的自己。上周,我們回顧了樊錦詩的傳奇一生,點擊此處。
考古,是一門神秘的藝術,每個考古人的故事,都獨有千秋。手鏟釋天書,一代代考古人在田野間探索,用自己的力量為考古事業貢獻光與熱。
在許多「粉絲」的心中,下面的這些「寶藏偶像」比價值連城的文物都還要珍貴。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值得敬佩的超級「考古偶像天團」!
賈蘭坡:「非科班」考古學家的逆襲
他讀完高中就輟學,沒有經過正式的學術訓練,卻成為了三塊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發現者。他就是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
1931年,賈蘭坡在友人的推薦下,進入了中國地質調查所。當時的所長問他:「考古很苦很累,你幹這個是為了什麼呢?」他回答:「為了吃飯。」雖然目標很「簡單」,但他憑藉自己的好學和努力,成為中國考古學史上最為耀眼的名字之一。
1936年11月,一個工人把挖到的一塊核桃大小的碎骨片放進小荊條筐。賈蘭坡拿起一看,發現是人的頭蓋骨,於是,他將這個被砸碎的頭蓋骨一點點從土裡挖出,清理、烘乾、修復,再把碎片對粘起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便出現在人們眼前,這也成為中國人類考古學的標誌性起點。之後,他又先後發現了丁村人、藍田人,將中國大陸上的人類起源,往前推進了100多萬年。
除了考古工作,到了晚年,賈蘭坡還撰寫科普類文章,「和小朋友打交道」,他最擔心「這門清貧寂寞的學科出現人才的斷層,後繼無人」,所以親自培養和教導了一大批考古人才,後來這些人都成了考古工作的骨幹和專家。
夏鼐:「考古不是挖寶」
馬王堆漢墓的彩繪帛畫、定陵萬曆皇帝的金絲皇冠……這些考古發現的稀世珍寶,都是經由考古學家夏鼐之手而呈現於世,他也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夏鼐是最早用科學方法對遺址進行發掘的學者。1950年,他在河南輝縣琉璃閣主持戰國時代車馬坑的發掘,當時冰天雪地,在車馬坑裡一蹲就是好幾天,用木炭一邊烤一邊剔,最後19輛大型木車得以完整重見天日。其後他主持定陵、馬王堆漢墓等重要發掘,更是名震中外考古學界。
他還十分重視在考古中應用現代自然科學方法。1955年,他著手組建了我國第一所碳14實驗室,成為考古斷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為考古學研究帶來質的飛躍。
雖然經手多件國寶,但夏鼐一直堅持「考古不是挖寶」的準則。他認為,考古的價值不在於文物,而在於遺蹟遺物所能復原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情況。這樣的理念也一直影響著後來的考古人。
鄭振香:考古「女將軍」
1976年5月,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終於重現人間。這個墓的主人,就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而主持發掘工作的,正是被稱為考古「女將軍」的新中國第一位女考古學研究員——鄭振香。
1950年,鄭振香考入北京大學博物館專修科,並選擇了考古專業。當時有人說:「你一個姑娘家學考古,獨自一人看到那些骨頭不害怕嗎?」她回應:「不怕,在我看來,這些骨頭就跟陶罐一樣,沒什麼。」
1962年,懷著對田野考古的一腔熱忱,她來到安陽殷墟,一幹就是三十多年。其實,在發現婦好墓之前,考古隊已經很長時間未有收穫,時任隊長的鄭振香力排眾議堅持鑽探挖掘,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座商代社會的寶藏由此打開。墓葬轟動了考古學界,被評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之後,鄭振香依舊奮戰在殷墟考古的第一線,經歷了退休、返聘,直到2002年老伴生病、生活不便,這位女考古學家才離開了考古一線。
什麼是偶像?大概就是,你身上有我想要學習的美好品質,當我感到畏懼或想要放棄時,看到你,便可以充滿力量。
蔣廷黻&夏鼐
蔣廷黻的九一八國難演講,激發了夏鼐在擇定歷史為業的決心。從此夏鼐走上了考古之路,同時在求學過程中以蔣廷黻為師,成為著名的考古學家,為中國考古學的作出巨大貢獻,人稱"七國院士"。我們的偶像,也有他自己的偶像。因為信念,所以熱愛。
鄭振香&唐際根
唐際根,是鄭振香的學生。在鄭振香的言傳身教中,他愛上了考古,並以老師為榜樣,接力殷墟遺址的發掘工作。現任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在《國家寶藏》中,唐際根與老師鄭振香共同成為了國寶守護人。擇一事,盡一生,無悔。
樊錦詩&鍾芳蓉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星河滾燙,你是理想,因有熱愛不懼歲月漫長。
當然,偶像並不只在考古界中,還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袁隆平&劉淏林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學生劉淏林,高三時,因為看了一篇雜交水稻畝產增產的新聞報導,對袁隆平心生崇拜,決定報考農學。2019年10月,歷時5個多月,他終於吃到了親手種植的「大米」。「追星」不易,追夢不易,每一步都要踏實而堅定。
鍾南山 張文宏&張胥磊
「想和鍾南山合影,想跟張文宏吃飯。」2020年3月3日晚,在進方艙醫院前,來自江蘇南京的感染科醫生張胥磊,請「戰友」在隔離衣上寫下這句話。照片發到朋友圈後,被她的導師看到,導師幫她跟張文宏「約了飯局」,張胥磊說:「他們就是我心目中的明星。如果能見面,我會和他們說,雖然我可能這輩子都達不到您的高度,但我會向著那個方向,成為更好的醫生。」逐夢路上,我的「偶像」,可以給我力量。
易建聯&張家城
張家城,今年13歲,5歲時因一場意外失去右臂。自從迷上了籃球,易建聯成了他的偶像,未來希望成為像他那樣的專業籃球運動員。訓練不止,運球投球,行雲流水。2020年6月20日,CBA迎來複賽首個比賽日。張家城來到現場,站在跳球點,將球高高一拋,實現了為偶像跳球的願望。心,永遠都是身體最強壯的部位。心中有夢,誰都了不起。
這就是偶像的力量!我可能無法像你一樣優秀,但因為你,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來源:人民網、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