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堅冰第一人:1986年,他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

2020-12-14 不精準的人

《西遊記》裡寫道,唐僧奉命去西天取經時,臨走前,皇帝送給他一份珍貴的禮物,大唐的一抔土。對他說:「寧念本鄉一捻土,莫貪他鄉萬兩金」。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故鄉的眷戀,從未改變。

年少離鄉

王錫爵的故鄉是四川省的遂寧市,1943年他進入空軍學院初中部就讀,成績十分優異。1949年因解放戰爭勝利,他只能隨校遷去臺灣東港,這一走,就是37年,從此遠離故土親人,再也聽不到熟悉的鄉音。

從空軍軍官學校畢業之後,王錫爵成為了一名飛行員,正式進入空軍部隊服役,服役期間還曾獲頒「1957年度中華民國國軍第八屆克難英雄」的榮譽,1963年赴美受訓後,他加入了臺灣空軍35中隊,因中隊的隊徽是一隻黑貓,又名黑貓中隊。

他開始出生入死執行中情局的U-2飛行偵察任務。因為任務的高度危險性和機密性,中情局規定飛滿10次就可以「功成身退」。黑貓中隊只有3人飛滿了10次,王錫爵便是其中之一。

1967年王錫爵從部隊退役,進入了中華航空公司,正式成為了一名民航飛行員。中華航空對飛行員的福利待遇很好,彼時,王錫爵在臺灣已經成家,生活條件上十分優越,家庭和諧幸福,但舒適的生活並沒有磨滅他思鄉的愁緒。

夜深人靜時,王錫爵躺在床上卻經常無法入睡,他總是回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不是已經年邁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們還活著嗎?自己親如手足的兄弟姐妹,他們過得還好嗎?

他們是不是也在想念,他這個身在異鄉的兒子,他們是不是像我惦記著他們一樣,也時時刻刻的惦記著我,夜不能寐。每當想起這些,王錫爵就心痛難忍,情緒十分的低落。

久別重逢

八十年代初期,通過海外轉寄的方式,王錫爵終於和四川的親人們通了信。得知高齡的父親還在人世,他高興的喜極而泣,他迫不及待地想見父親一面,又幾經周折,在1984年,他終於和家人在香港見了一面。這更增加了他回到大陸,與親人共同生活的決心。

人生是這樣的短暫,父親已經年邁,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等待?可當時,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是那樣的僵硬,「通商、通郵、通航」也不知道在遙遠的未來能不能實現。有生之年,他還能不能承歡於父母膝下?耄耋之年的雙親還能不能等到團聚的那一天?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裡產生了。

震驚世界

在1986年5月3日,一個平靜的下午,卻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一架本應該由曼谷飛往香港最終降落在臺灣桃園機場的波音747號貨機,卻突然降臨在了廣州白雲機場。

飛機上走下一個神色激動的人,他正是747號貨機的機長王錫爵,時隔三十七之年之後,他終於又一次站到了故鄉的土地上,他深吸了一口故鄉的空氣……對剛剛得到消息趕來的當地負責人心情激動的說:「我要和家人團聚 ,我要求到祖國大陸定居。」

這便是當時震驚海峽兩岸的「華航事件」的始末,也是兩岸溝通歷史上的一次裡程碑事件,王錫爵也因此被譽為「兩岸直航第一人」。

當時,廣東省委書記、省長聞訊趕來,對王錫爵一行人表示了誠摯的問候,歡迎他駕機飛回祖國大陸。與王錫爵一同到達的還有被拷的副駕駛和一名機械師,另外有22萬磅的貨物。如何妥善處理的人和貨物,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爭論不斷。

解放戰爭後的三十幾年裡,一奶同胞的海峽兩岸之間,卻處在完全封閉的狀態。在飛機著陸的當天,中國大陸馬上就指派專人致電華航方,闡明事件性質,並邀請他們儘快派人來北京,商量人員和貨物的最終歸屬。

但當時的臺灣則是極力避免與大陸的接觸,華航方寄希望於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或國際紅十字會等與大陸交涉。而我方則重點說明這是兩個航空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並不涉及政治問題,堅持「不讓第三者插手」。臺方最終妥協,雙方選定香港作為談判地點。

我方藉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與臺方展開了四次會談。最終會議決定,除了強烈要求在大陸定居長留故土的王錫爵,其他人、機、物均送還給臺灣當局,這樣的決定在海內外受到了普遍讚譽。

23日,華航的客機抵達香港,大陸方按照協定,將副機長董光興和機械師邱明志兩人的體檢表、飛機檢修記錄以及貨物清單,交給華航的工作人員,接完畢後,大陸方面祝福董、邱兩位早日與家人團聚,還贈送了禮物,不過被婉拒,董說:心意感受到了,但禮物實在不能接受。隨後,雙方代表高興地握手告別。

王錫爵的行動,表達了炎黃子孫想要落葉歸根的欲望,他想念祖國美好的河山,古老的文化,他渴望聽到熟悉的鄉音,吃那一口熟悉的芥末春卷,王錫爵的行動,直接點燃了老兵們一波又一波的回歸故土的激情。成功促使了87年老兵探親政策的成功。

所以,王錫爵又被人們親切稱為「打破兩岸堅冰第一人」。

如今,年近耄耋之年的王錫爵雖然已經退休,但是他依然關注著海峽兩岸風雲。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目睹祖國的統一。

明月何曾照兩鄉,對王錫爵來說,生根發芽是家,落葉歸根也是家。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一輩輩人不能忘祖輩,不能忘生養自己的土地,無論走得再遠,故土難離,只要你回來,廣袤的黃土地都會張開她溫柔的臂彎,葉落歸根。

相關焦點

  • 34年前,他突然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向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在抗戰之後,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帶著自己的手下,逃到了臺灣,至此大部分人都留在了臺灣,但那些從大陸去臺灣的人卻非常思念自己的故土。34年前,曾經有一位男子,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往大陸,只為回到故土看一眼,那麼,他最後的結局又如何了呢?王錫爵出生於四川,他從小在國民黨軍校接受訓練,成為了一位飛行員。
  • 飛行員黃綱存,主動駕駛飛機回歸大陸,最後只要了八千元安家費!
    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部逃到臺灣,他並不僅帶去了軍隊,還把一些學校也遷到臺灣,因此有很多學生被迫與蔣介石一起逃到臺灣,比如黃綱存。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辦了很多學校,敗退臺灣時,很多學校也一起跟隨國民黨搬到了臺灣,黃綱存就是其中一所航空學校的學生。
  • 1989年,林賢順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不過人的思想都是難以揣摩的,在我國就出現了條件明顯較好的臺灣飛行員願意回歸當時條件相對落後的中國大陸的情況。那是在1989年,飛行員林賢順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回大陸,那麼他後來的結局如何?但是隨著自己越發朝著目標前進,他也越發不能理解,為何大陸和臺灣,明明都是一家人,為何還要互相針對。他在這一時期,內心就埋下了對大陸的嚮往,這也是為什麼,在1989年,林賢順能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向大陸,歸根結底都是源自於對國家的熱愛。少年時期樹立的軍人夢想,在他用十幾年的努力學習和辛苦訓練的光陰付出下,終究得到了回報。
  • 黃綱存從臺灣駕駛戰機回歸大陸,祖國獎給他黃金,他卻婉言謝絕了
    黃綱存從臺灣駕駛戰機回歸大陸,祖國獎給他黃金,他卻婉言謝絕了文/觀心通史1949年,中國解放軍解放南京後,國民黨高層見狀不妙,紛紛逃往臺灣。蔣介石在臨走前不但把大陸的大量古董黃金運到了臺灣,還遷走了大陸的許多高校。蔣介石執掌軍事時,非常重視空軍力量,所以他在臨走前遷走了多個航空學院。那些航空學院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大陸人,但是迫於無奈只能隨著學校前往臺灣,從此與大陸分別,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這些遷往臺灣的航空生中有一位學生叫黃綱存,他於1919年出生在山東德州。
  • 那個把臺灣高級教練機帶回大陸的飛行員黃綱存,後來的結局如何?
    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把很多大陸的學校也遷到了臺灣,蔣介石重視空軍力量,因此很多航空學校也一併隨國民黨遷到臺灣。而那些在航空學校讀書的學生雖然家在大陸,但也無奈跟隨學校遷移,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故鄉。黃綱存就是這些航校學生中的一位。
  • 1989年,此人駕駛戰鬥機直飛大陸,十二架臺灣戰機瘋狂追擊
    新中國建立之後,由於有外部勢力的幹涉,致使我國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能夠收復臺灣,但是解放軍一直都沒有放棄武立收復臺灣的計劃。後來兩岸開始風平浪靜,但是明爭暗鬥並不少,尤其是空軍方面,雙方互相叛逃的事件時有發生,一直到1989年,都有臺灣飛機駕機起義,飛往大陸,此人就是林順賢。
  •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第一個駕駛戰鬥機回歸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誰嗎?此人名叫徐廷澤,於1963年6月1日駕駛戰鬥機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主動回歸大陸。國民黨敗退臺灣時,作為特殊人才的徐廷澤被迫跟隨國民黨逃到臺灣。徐廷澤屬於技術型人才,因此到臺灣後備受重用,並被送到臺灣空軍軍官學校培訓。1955年,徐廷澤從空軍軍官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飛行員。按理說,作為飛行員的徐廷澤在臺灣生活應該不錯,不過,對徐廷澤來說,他在大陸長大,臺灣雖然生活好,卻不是自己的故鄉,他對故鄉的那份思念難以割捨。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戰機回大陸,獲得65萬元獎勵,他後來生活怎樣
    這是詩人表達思念祖國的方法,蔣介石逃到臺灣時帶走了很多軍隊,他們中有很多人的家鄉都是在大陸,軍人對家鄉的思念更加直接,例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空軍黃植誠,他直接駕駛飛機飛回大陸。黃植誠,1952年在臺灣出生,他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沒有參與過之前的抗日和解放戰爭,但是他的祖籍是廣西橫縣。
  • 1989年,臺灣飛行員林賢順駕駛戰鬥機飛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因為蔣介石的關係,海峽兩岸的人民曾有一段時間無法互相往來,有些人因為實在忍不住就偷偷利用各種渠道跑回了大陸。1989年,一個叫林賢順的飛行員駕機從臺灣逃了出來,據說臺灣方面為了攔截他,竟派出了整整12架戰機,那麼最後他成功在大陸降落了嗎?大家跟我一起往下看就知道了。
  • 他是大飛機制動第一人,拒絕美國80倍工資,歸國20年打破技術封鎖
    他拒絕了美國八十倍的工資,毅然回國,花二十年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這個人就叫黃伯雲,1945年11月24日,他出生於湖南省南縣一個農民家庭。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也讓他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底色,為他將來的成就定下基礎。黃伯雲所在的年代,是貧苦的一代,那時的苦是現在難以想像的。因此他格外努力,以望將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是改變祖國的命運。
  • F-16戰機失聯,蔡英文下令空軍飛機禁飛,到底害怕什麼?
    11月17日,臺灣空軍主力部隊「第26作戰隊」隊長蔣正志上校駕駛的F-16戰鬥機,在17日晚間起飛2分鐘後突然失聯。在此之前,10月29日,臺灣空軍一架F-5E戰鬥機墜機,飛行員朱冠甍落海後搶救無效死亡。
  • 建國後,他毅然選擇駕戰機從臺灣回歸大陸,突破重重後來為國效力
    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敗北,蔣介石知道自己已無法在大陸繼續呆下去,便帶著大批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逃往臺灣,當時許多離境軍人及家屬都認為,他們只是短暫地留在臺灣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重返大陸。不過,不料事情越演越烈,雖然離大陸不算太遠,但由於內戰,大陸和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隔海相望。
  • 大陸一共擊落了五架U2偵察機,飛機上飛行員各自有什麼結局?
    U2偵察機是高空偵察機中的佼佼者,這種飛機因為善於高空飛行而被廣泛裝備於美國空軍。上世紀60年代,臺灣專門成立了一個組織,名字叫黑貓中隊。黑貓中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駕駛U2偵察機偵察機前往大陸偵察。雖然U2偵察機性能出色,但是大陸依然擊落過五架U2偵察機。那麼,這五架U2偵察機被擊落後,飛機上的飛行員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 臺灣「黑蝙蝠」:偵察大陸有來無回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沒有月亮的夜晚,常常會有一些外表漆黑的飛機從臺灣新竹空軍基地起飛,飛躍海峽,悄悄潛入大陸上空。這些飛機就是美制的P-2V電子偵察機。它們的機身用含有鐵氧體錫箔材料的特殊塗層漆成黑色,加上又晝伏夜出,習性如同蝙蝠一般,故被稱為「黑蝙蝠」。它們頻繁的進入大陸領空,意欲何為?
  • 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回歸大陸,獲得65萬獎勵,後來怎樣了?
    黃植誠出生於1952年,雖然他出生於臺灣,但其實是廣西人。他的父親和二哥都是國民黨的空軍,出身於空軍世家的黃植誠,自然也成為了一名空軍。他就讀於臺灣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畢業後順利成為了國民黨空軍。
  • 飛機堅冰的「終結者」——走近機場「除冰師」
    新華社哈爾濱1月8日電題:飛機堅冰的「終結者」——走近機場「除冰師」新華社記者楊喆、王松清晨的黑龍江省大慶薩爾圖機場,氣溫低至近零下30攝氏度。6時許,天還未亮,大慶薩爾圖機場管理有限公司機務隊隊長郭鑫就已和同事來到車庫,為一天的飛機除防冰和機務工作做準備。
  • 蔣介石76歲生日,嶽振華打下臺灣飛機做賀禮,晉升為大校營長
    這反而引得一些國家的駐華記者頻繁活動,總想弄明白中國究竟是用什麼武器、什麼手段打下U-2飛機的,臺灣當局及西方的軍事專家也挖空心思地猜測,但大陸對此守口如瓶。直到30年後,當年的軍事絕密才公布於眾:擊落美制臺灣U-2高空偵察機的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彈部隊二營。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人類超音速飛行第一人:能開361型飛機,89歲還在飛超音速
    除了作為超音速飛行的先驅者外,耶格爾也是20世紀飛行經歷最為豐富的飛行員之一,從1941年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到1975年以空軍準將軍銜退役,耶格爾的職業飛行生涯長達30多年,累積飛行時間超過10000小時,駕駛過的機型高達361種,這種記錄讓很多飛行員難以望其項背。實際上,耶格爾的輝煌成就印證了人類航空技術的進步歷程,本文就盤點一下他一生中飛過的最重要的17種飛機。
  • 跨越27年 1986年月曆今年又可以用了(圖)
    拍賣網站eBay售賣 1986年的月曆。(截取自eBay)  中國臺灣網1月2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1986年的月曆雖然陳舊,卻有懷舊的美感,很多有想像力的網友日前拿出舊月曆上eBay拍賣。因為1986年的日期和2014年完全一致,1月1日同樣落在星期三,2月一樣只有28天。